招標採購行業一週要聞(3月9日-3月15日)


招標採購行業一週要聞(3月9日-3月15日)

01 住建部:建設工程企業資質有效期延期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精準穩妥推進建設工程企業復工復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市場監管司近日印發通知,建設工程企業資質有效期延期。

根據通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核發的工程勘察、工程設計、建築業企業、工程監理企業資質,有效期於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滿的,統一延期至2020年7月31日。相關建設工程企業資質有效期將在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自動延期,資質證書無需換髮,在此期間仍可用於工程招標投標等活動。

02 北京:政府投資工程受疫情防控影響 應合理順延工期


招標採購行業一週要聞(3月9日-3月15日)


為防範和化解疫情影響下工程復工後可能存在的工程履約矛盾,3月6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印發《關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工程造價和工期調整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屬於不可抗力,由疫情管控造成的工程延期復工或停工的損失和費用增加,適用不可抗力條款。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造成工程延期復工或停工的,應合理順延工期。受疫情防控影響,工程延期復工或停工期間,承包人在施工場地的施工機械設備損壞及機械停滯臺班、週轉材料和臨時設施攤銷費用等需計取稅金後列入工程造價,據實調整合同價款;受疫情影響增加的勞務工人工資,由發承包雙方根據建築工人實名登記結果、市場人工工資和疫情影響期間完成的工程量確定。

對受疫情影響,可能發生的材料設備、機械價格的波動問題,《意見》也進行了明確。發承包雙方應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款調整的相關條款執行。合同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由發承包雙方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簽訂補充協議,合理確定價格調整辦法。同時,工程發承包雙方在招投標和施工合同簽訂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人工、材料設備等可能的價格波動因素,簽訂合理的價格風險控制條款,切實保障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

03 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交易服務保障


招標採購行業一週要聞(3月9日-3月15日)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決策部署,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積極應對疫情 創新做好招投標工作保障經濟平穩運行的通知》(發改電〔2020〕170號)要求,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揮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和綜合技術支撐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保障,有力支撐各地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有序開展。

強化交易信息公開,全力做好公共服務保障。2月10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佈《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保障工作的公告》,加強動態監測和應急值守,密切跟蹤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行情況,做好全國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彙集和發佈服務。春節至今,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網站發佈新聞動態120餘篇,交易公告公示4萬餘條,變更延期公告近萬條,網站訪問量3700萬次。同時,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暢通社會監督渠道,對社會公眾和市場主體提出的意見建議及時予以回覆,涉及到政策協調的困難問題和意見建議,及時報送有關部門處理。

推出抗疫專題版塊,提供精準化個性化服務。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微信服務號充分發揮移動服務便捷性強、交互性高的特點,2月15日上線推出“共同抗疫”專題版塊。截至2月20日,“共同抗疫”專題版塊集中發佈各地公共醫療衛生、新冠肺炎防控等相關的招標採購項目交易公告公示1.3萬餘條,各地因疫情延期和暫停的交易項目公告5800餘條,有關部門和地方防疫期間涉及公共資源交易的政策、通告、辦理指南等74條。微信服務號提供訂閱推送服務5萬餘次,為市場主體精準獲取公共醫療衛生、新冠肺炎防控等招標採購項目信息提供了有力保障。

提供疫情數據共享,助力各地交易服務有序運行。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保障公共資源交易活動開展,對交易現場人員管控和風險預警有迫切需求。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積極與國辦電子政務辦公室對接,依託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和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為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開通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可能密切接觸者數據共享和查詢服務。在國辦電子政務辦公室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指導下,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2月19日印發《關於申請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疫情數據共享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當天浙江、貴州、黑龍江等9個省平臺即申請使用。下一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將繼續加強共享服務和技術指導,助力各地方平臺“戰疫”、交易“兩不誤”,為復工復產提供積極支援。

04 湖北:中標的中小企業可憑合同直接申請貸款 無需擔保


招標採購行業一週要聞(3月9日-3月15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日前下發了《關於印發湖北省促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鄂政發〔2020〕6號,以下簡稱《通知》),並隨《通知》印發了《湖北省促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措施》從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切實為市場主體降本減負;千方百計促進穩崗就業;加快暢通經濟循環;精準擴大有效投資;抓好春耕和農業生產;保障和改善民生;優化營商環境等八方面提出了三十項政策措施。

在“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方面中,《措施》提出要加強融資擔保支持。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對服務疫情防控的相關企業免收擔保費、再擔保費;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小微企業,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再擔保費減半徵收。政府採購中標的中小企業可以憑政府採購合同直接向合作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無需提供任何形式擔保,合作金融機構提供利率優惠和綠色通道。

05 重慶招投標實現“一張網”辦理


招標採購行業一週要聞(3月9日-3月15日)


無需到交易現場,就可完成招投標——3月12日,從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重慶市升級改造的全流程電子招投標交易系統正式上線運行,這意味著今後依法進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投標的房屋市政工程施工類、貨物服務類項目將實現全流程電子化。

相關負責人稱,重慶市全流程電子招投標指招投標項目入場登記、公告公示、資格審查等整個交易流程,全部以電子化方式進行。此舉將對優化招投標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交易成本、規範招投標市場帶來積極影響。2019年11月,重慶出臺了《關於深化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改革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簡稱“1+4+9”系列文件)。“全新升級改版的重慶市電子招投標交易系統,就是加快推進改革落地的重要載體。”該負責人稱。

據介紹,升級後的系統,實現全市招投標“一張網”,市區(縣)兩級平臺真正實現了交易規則統一、服務流程統一、業務規範統一。這可為每個區縣節約500萬元系統平臺建設交易費用,全市節省超過2億元。對投標人來說,也更加省時省事。“現在投標人不用製作紙質標書,只需要在規定的時間節點登錄系統,在線獲取招標文件、製作並遞交投標文件。”該負責人稱。由於整個過程實現了“無紙化”“不見面”,交易過程也更加透明,可有效防範圍標串標,淨化招投標市場環境。系統會自動記錄和保存招投標過程中各環節信息,自動採集交易環節的數據,全程留痕,全程可溯,可有效防止人為篡改、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現象。



關注 : 建設庫——建設行業全能專家 !定時更新全國各省中標100強!第一時間獲取最新建築資訊!

查建築企業資質、榮譽與不良就上建設庫!

招標採購行業一週要聞(3月9日-3月1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