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線上教學

全面開展教學工作不掉線 教學質量不打折

經過周密部署和精細準備,石景山社區學院利用多種網絡教學形式,打造起“雲端”的三尺講臺,2020年春季學期本專科學歷教育線上教學順利開課。

在第一個教學週中,41名教師通過直播平臺完成了66科次網上授課,專本科學生共計3078人次參加了線上直播學習。週二是當週內開課場次最多、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集中線上教學直播時段,約700人次同時參加線上學習,經過前期測試和近兩週師生的共同努力,學院全部線上直播課的教學過程平穩有序,達到了預期的課堂效果。

院長楊文霞、副院長黃長久等領導參與跟班聽課,掌握在線教學開展的一手資料,教務處安排13名教務人員、班主任跟班提供“ 一對一”教學支持服務工作,與任課教師密切溝通,確保在線直播授課的順利開展。

“雲課堂”線上開播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學生直播間聽課 做好隨堂記錄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01課前:精心設計,充分準備

在全體教師的群策群力下,教學團隊發揮集體優勢,研討多種教學直播平臺。

結合班級特點與模擬授課後,學院確定業餘大學教學以雨課堂為主,開放大學教學以QQ群分享屏幕為主,合班課採用騰訊課堂的形式。

授課教師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計劃,完善教學設計,準備網絡教學設備,積極投入備戰直播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反饋 師生互動流暢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02課上:全力以赴,確保質量

老師們精神飽滿,化身“當紅主播”,努力以優質的線上教學水平引導學生投入學習。

由5個班199人組成的大合班課《商務英語4》的直播課堂中,授課教師李欣操作起來同樣遊刃有餘,得心應手;學生們濟濟一堂,電腦、手機、iPad等工具齊上陣湧入“主播”的直播間,時而專注聽講,時而俯身記筆記,時而通過彈幕、留言或語音等方式與老師們互動。

趙寶生、趙秀豔等老師以學堂雲平臺為依託,利用雨課堂直播工具授課,解決了業大學生合班課的問題,上課時他們還用手機進行反錄,實時監控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時調整節奏,保證教學效果。

譚曉老師在《鋼琴即興伴奏》課程中使用鋼琴教學,全程直播,學生使用手機模擬鍵盤跟學,使同學們體會鋼琴即興伴奏的學習內容。

李哲老師的舞蹈課通過直播影像,隔屏邊做邊講舞蹈動作,學生在屏幕的另一端跟做動作,認真體會動作要領。課堂氣氛輕鬆活躍,提升了學生線上學習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03課後:積極探討,持續改進

授課教師在教學群中交流心得,分享得失,做到“一課一反饋”,共同探討各個直播平臺的優劣勢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確保後期“教學工作不掉線,教學質量不打折”。

雲課堂“主播”的交流分享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教師分享學生“停工不停學”的感動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 及時瞭解學生的課堂評價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超暖!41名“主播”亮相石景山社區學院“雲課堂”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一堂堂流暢的“直播課”裡,師生們體驗著全新的教學方式,一間間暖心的“雲課堂”內,凝結著石景山社區學院教師的集體智慧與付出。疫情之下在線直播課的順利開展,將加快推動學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的進程,助力社區學院的學歷遠程教育發展邁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