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國字號”新區聯手搞事:打造“雙引擎”做好六件事

兩個“國字號”新區聯手搞事:打造“雙引擎”做好六件事

△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陳勇 攝

巴蜀千載情,川渝一家親。

3月17日下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舉行第一次會議,部署共同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點工作。

聯席會議在重慶兩江新區、成都天府新區引發熱烈反響。

兩個“國字號”新區將攜手擔當重大責任和重要使命,快馬加鞭,把戰略要求化為工作機制、發展規劃、支持政策、合作項目、具體事項。

對標世界頂尖水平

打造輻射內陸地區“雙引擎”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傑表示,兩江新區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領會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戰略意義、戰略內涵、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

按照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工作部署,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對標世界頂尖水平,不斷提高兩江新區的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與天府新區一道加強合作,共同做好建設內陸開放門戶這篇大文章。

雙方將共同打造輻射內陸地區的“雙引擎”,助力成渝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同為國家級新區,在兩地發展中肩負強勁引擎作用。雙方強強聯手,既勢出必然、也使命光榮。

近段時間以來,兩江新區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機遇,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部署,更好地發揮國家級新區的示範引領和戰略引擎作用,與天府新區牽手,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舉全區之力推動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

兩個新區攜起手來

圍繞六方面重點任務共同發力

今年2月28日,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以“屏對屏”“線連線”的方式,遠程召開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一次聯席會議。

這次連線會議明確,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將進行戰略合作,圍繞共建共促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在大通道、大項目、大產業、大政策方面強化規劃協同、政策互動,共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引擎和內陸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

兩江新區將攜手天府新區,圍繞加強規劃戰略協同、探索內陸開放新模式、推進交通互聯互通、推進產業聯動發展、共建西部科技創新中心、深化多領域改革合作等6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共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引擎和內陸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

當前,重慶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面對雙方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普遍面臨供應鏈、產業鏈配套和用工物流保障不足等問題,兩大國家級新區兩區將加強產業、開放、創新、建設、改革、規劃六個方面的聯動,攜手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在重慶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意武看來,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兩大國家級開發新區合作是雙城經濟圈合作的重要平臺,可以起到先行先試作用,可以發揮引導周邊城市、帶動全面合作的功能,藉助國家級新區的政策優勢,將開啟雙城兩區的交通、產業、人才、項目、平臺、政策合作新階段,成為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的樣板和示範。

搶抓機遇趁勢而上

將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門戶

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是兩個新區合作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比如,兩江新區和天府新區都將依託在航空樞紐、中歐班列等方面的互補優勢,全面加強航空互聯、陸江聯運等方面的合作,同時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共同探索建立對標世界先進水平、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的制度體系,加強聯動試驗、共享改革經驗,聯合打造西部對外開放合作的新標杆。雙方將加強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共同助力成渝地區成為最具全國影響力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在改革創新方面,兩江新區將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展協同創新、開放創新體制、公共服務等領域研究,聯動天府新區,整合吸引科技資源,加快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建設。此外,兩江新區還將加強與天府新區在自貿區建設、口岸、物流等領域合作,攜手探索內陸開放新模式,推進交通互聯互通。

在產業發展方面,兩江新區將圍繞共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開展一系列專題研究,在汽車、電子、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等優勢領域開展一批項目合作,率先打通兩個新區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並謀劃推進金融、會展等現代服務業領域的合作,探索建立兩個新區聯合招商、利益共享機制。

在規劃建設方面,兩江新區將聯動天府新區共同策劃推進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環保項目,率先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加大城市空間供給。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翰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