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乡村振兴第一仗:抓住“五点”搞整治 突出“五化”美环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颜景献 见习记者 于彦鹏 萌友 刘超/文

内黄县乡村振兴第一仗:抓住“五点”搞整治 突出“五化”美环境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鸟语花香。

3月14日,内黄县召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一季度观摩推进会,先后对南北快速通道、张龙乡林子村、后河镇余庄村、二安镇等地进行了实地观摩。所到之处绿树成荫、花香鸟鸣、景色宜人,让人眼前一亮。

在张龙乡林子村,内黄县委主要负责人说:“这就是我们打造的示范村,也是未来我们追求的方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我们必须紧盯目标,抓住‘五点’搞整治,突出‘五化’美环境,以更大的决心、更足的干劲、更强的力度、更硬的措施,全力以赴打好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

“五点”即通道环境整治“弱”点、乡镇政府所在地整治“盲”点、村容村貌整治“难”点、弱电治理及残垣断壁整治“乱”点、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痛”点,“五化”即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美化。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黄县将通过通道整治、乡镇政府所在地整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厕所革命等,切实给广大农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干干净净迎小康。

该县将抓住通道环境整治这一“弱”点,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抓好辖区内沿线道路、建筑、环境等重点,坚持综合施策、建管并重,全面清理垃圾杂物、拆迁工地、残垣断壁建筑物,平整、绿化、硬化沿线土地,治理乱扯乱挂现象,确保通道环境整治工作实效。抓住当前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提前谋划,多措并举,大力开展通道绿化工作,确保通道环境在短时间内实现大的提升。

抓住乡镇政府所在地整治这一“盲”点,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持续强化镇区环境整治和文明创建。紧紧围绕治脏、治乱、绿化、美化、弱电入地、立面改造等重点做文章,进一步拉高标杆,提高标准,坚持一米一米的过,一个建筑一个建筑的过,做到街道车辆摆放整齐、沿线门店统一规范、弱电管网全部入地、建筑立面整齐划一,实现乡镇政府所在地无垃圾杂物、无违章设施、无污水横流,着力打造干净整洁、特色鲜明、耳目一新的美丽镇区。

抓住村容村貌整治这一“难”点,按照“净、齐、亮、美、畅”原则,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向庭院延伸、向背街小巷延伸、向干线道路延伸,全力改善村容村貌。完善村庄路网,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提高村内道路和公共场所绿化率,改善村庄整体形象。加强乡村建筑风格引导,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加强特色农房、特色院落等乡村元素的保护,防止千村一面。要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有计划地清理空心村,让村庄整洁起来、漂亮起来,真正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抓住弱电治理及残垣断壁整治这一“乱”点,开展农村弱电集中整治行动。移动、联通、电信、豫广网络等责任单位要主动配合乡镇推进弱电入地工作,通过打造试点村,树立标杆,积累经验,推动全县村庄弱电治理顺利实施。全面清理残垣断,提升乡村颜值,对村中长期无人居住、凋零破败的老旧房屋及残垣断壁,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以租代管、收回复垦等办法,进行统一整治规划,努力打造一批小游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彻底清除残垣断壁,恢复乡村田园本色。

抓住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这一“痛”点,切实做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三大革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应改尽改的原则,加快全县农户改厕工作进度,确保完成全年改厕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工作目标。同时,健全管护机制,发挥市场作用,鼓励探索使用农家肥等举措,解决好粪污的“出口”问题,决不能让改厕成为农村环境新的污染源。集中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扎实开展农村白色垃圾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垃圾堆放点场地管理,开展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严禁产生新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坚持“疏”“堵”结合,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污水治理模式,抓好污染源头治理,培养群众良好生活习惯;同时要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污水处理和资源利用水平,力争2020年底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0%以上。

“我们一定要以务实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有效的举措,全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内黄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