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痔”,關於痔瘡不得不說的事!

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雖然這樣的說法有些誇張,但據調查統計,平均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遭受痔瘡的困擾,尤其是孕婦懷孕、生產後痔瘡發病率更可達到50%。

想告訴大家,痔瘡也得早治療,預防才是硬方法。

原因:痔瘡的致病原因是什麼?

痔瘡的發病部位是肛墊,是人體直腸下段人人都有的正常組織結構,主要成分是血管,痔瘡的形成則是因為這段組織發生病理改變和下移,導致裡面的痔靜脈叢隨之發生迂曲、擴張和淤血所致的。

人老得痔瘡正常嗎?

隨著年齡增大,肛墊組織會逐漸老化而下移,一般認為30歲就開始出現老化了,所以成年人容易得痔瘡,人老了得痔瘡也屬於正常事。但如今痔瘡發病人群逐漸年輕化。

年輕化:為什麼發病人群年輕化?

現代人工作壓力比較大,經常出現便秘和排便困難,直腸肛門部位會經常充血受壓,久而久之肛墊的肌肉組織會鬆弛,從而脫出肛門外形成痔瘡。積勞也會導致支持肛墊的纖維鬆弛,從而使得肛墊脫落。

除了工作壓力大,需要經常加班熬夜,現代人還有很多不良的飲食習慣,如經常酗酒,喜歡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這會導致直腸黏膜局部充血,肛門皮膚受到刺激從而誘發痔瘡。

判斷:如何判斷是否得痔瘡?

1. 排便後觀察大便的情況,注意有無出血,出血的方式和顏色是否新鮮

便血是判斷有無痔瘡的主要指標。得痔瘡後的便血一般顏色鮮紅,有的依附在大便表面,有的擦屁股時紙上會帶血,嚴重者還會如水滴甚至如箭噴,但多數都不會感到疼痛。門診坐診時,經常遇到兩類病人,一種是看到自己有便血就很慌張,以為得了“絕症”,畏疾忌醫。另一種是認為便血是排洩物太乾太硬所致的“小病”,根本不去理會,結果耽誤了病情。

2. 注意排便時肛門是否有脫出物

3. 用手觸摸肛門部位看是否有突出物

大便時有脫出物也是判斷的標準之一,一般便後能自行恢復或用手託入肛門去恢復,更嚴重的就託不回去了。有脫出或突起物,大便後擦屁股有不乾淨感和異物感時,最好到醫院肛腸專科去檢查。

很多人會誤以為得了痔瘡,就必須要手術才能痊癒。

“對於痔瘡的觀點,因為肛門本身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能不切除儘量不去切除,而且有非常豐富的神經,痛覺異常敏銳,手術後患者會覺得比較疼痛,況且傷口癒合時間較長,應該以非手術治療為首選。”

痔瘡治療一般分四步,分別是保守治療、硬化劑注射治療、微創自動痔瘡套扎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1. 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保守治療、硬化劑注射治療

最常用的方法除了局部用栓劑、軟膏、乳膏和洗劑等外用藥外,還有就是使用硬化劑注射治療,這種療法對治療內痔有較強的效果:首先往有內痔核的靜脈組織裡注入藥物,這些藥物會引起無菌性輕微發炎,然後讓內痔核纖維化長瘢痕,從而讓痔核硬化萎縮,對內痔出血和較小的脫出有很好的效果。

2. 手術治療手段,主要包括微創自動痔瘡套扎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如果非手術手段都無法治好痔瘡,就需要採用手術手段。很多病人的痔瘡切除手術只是常規小手術,一般十幾分鍾即可完成,如果是套扎手術的話更是一分鐘即可完成。在河南省中醫院每年有500多例痔瘡手術,大部分病人術後在院觀察30到60分鐘即可回家,無需住院。不過,痔瘡手術後患者可能會出現出血、小便困難、疼痛等症狀,出於患者的安全考慮不少醫生也會要求患者留院觀察。

怎麼做才能緩解術後疼痛呢?

動痔瘡手術的痛苦是“享負盛名”的,其實痔瘡手術的痛苦,主要集中在術後,為了減輕痛苦,手術後有幾個問題是需要注意的。

(1)手術當天不宜大便,因為當天排便容易導致新鮮的創面出血。有很多人認為手術後第一次大便是非常痛苦的,這些想法多慮了,因為醫生會讓患者服用潤腸通便的藥,所以患者不用擔心排便時會用力過猛。此外,第一次排便時千萬不能蹲廁過久,還要注意清洗肛門。每次排便後及時用溫水坐浴,這樣不僅能清潔肛門,同時還可以消腫止痛。

(2)手術後不必節制飲食,當天最好吃容易消化的食物。術後幾天,最好食用一些有助於創口癒合、營養豐富和富含纖維素的蔬果,如土豆、豆角、菠菜、西紅柿、白菜、蘋果、水蜜桃和香蕉等。

(3)注意勞逸結合,有些病人怕手術後坐下會影響創口癒合,於是長時間站立,久站對創口的恢復也會有不良的影響。相反,手術後要避免活動過多,操勞過度,免得影響術後的恢復。病人還要遵照醫生的囑咐溫水坐浴清潔創面,同時還要塗抹少量軟膏減輕痛楚,然後用女用衛生巾墊保護創面。

根治:手術就能“根治”痔瘡嗎?

我們在網絡或電視上會經常看到一些肛腸疾病的廣告,他們說只要到那邊動手術就能根治痔瘡頑疾,這些廣告是不可信的。因為即使是用手術方法,也無法對痔瘡進行根治。

痔瘡的“根”源於肛墊,而肛墊是每人都必須有的組織結構,它起到協助肛門閉合的作用,人失去了它將會大便失禁。要“根治”痔瘡,就要切除肛墊,這是不現實不懂科學的做法。

因此,雖患者當時動手術消除了痔瘡的症狀,但他如果還堅持不良的飲食和排便習慣,過一段時間必然又會復發。所以,養成良好的飲食和排便習慣,才是“根治”痔瘡的最好方法。

預防:如何預防痔瘡的發生?

針對引起痔瘡的原因,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預防痔瘡的發生:

(1)加強身體鍛鍊,堅持做自我收肛運動,每天1~2次,每次3~5分鐘,這種有助於增加血液循環,改善痔靜脈迴流,促進大便排洩。

(2)養成每天早晨短時間排便的習慣,此時排便會比較暢順。平時不要忍便,做到有便意就上廁所,排便時也不要看書報,久蹲不起會導致痔靜脈曲張,誘發痔瘡。

(3)在排便後,一定要清潔肛門,最好用溫水去清洗。同時還要及時治療大腸炎症,避免長期腹瀉或炎性分泌物刺激肛門。

(4)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酗酒,少熬夜。這些行為會使得直腸肛門血管充血、擴張,導致排便時疼痛,長期下去會誘發痔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