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出台:职务、职级、级别,这些与公务员相关的知识,你都懂吗

继2019年《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颁布实行以来,2020年3月13日,也就是前天,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公布《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对新规下公务员的职务、职级、级别的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

可能很多对公务员系统不太熟悉的朋友就要晕了,职务、职级、级别,这么多的专用名词,相互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呢?曼姐为您解读如下。


新规出台:职务、职级、级别,这些与公务员相关的知识,你都懂吗

<code>职务、职级与级别是实施公务员管理,确定公务员工资以及其他待遇的依据。/<code>

一、公务员的职务

公务员的职务是国家根据规定的机构规格、编制限额、职位设置的,它是职位名称的具体化。在我国,职务由高到低设置的层次为:

按国家、省部、厅局、县处、乡科级分别设置正职和副职。

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应该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

1.晋升乡科级正职职务的,应当任乡科级副职职务2年以上,或者任乡科级副职职务和3级、4级主任科员及相当层次职级累计2年以上,或者任3级、4级主任科员及相当层次职级累计2年以上,或者任4级主任科员及相当层次职级2年以上。

2.晋升乡科级副职职务的,应当任1级科员及相当层次职级3年以上。

新规出台:职务、职级、级别,这些与公务员相关的知识,你都懂吗

二、公务员的职级

公务员的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是与职务并行的晋升通道。它是在职务之外,为公务员开辟的一个新的晋升渠道,目的是为解决基层公务员晋升天花板和渠道狭窄、无法通过职务晋升提升待遇的问题。职级不具有职务的职责,不承担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只享受经济待遇。以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为例,共设置有12个职级:

1级巡视员、2级巡视员、1级调研员、2级调研员、3级调研员、4级调研员、1级主任科员、2级主任科员、3级主任科员、4级主任科员、1级科员、2级科员。

公务员职级晋升,应具备的基本资格条件:

1.晋升1级巡视员,应当任厅局级副职或者2级巡视员4年以上。

2.晋升2级巡视员,应当任1级调研员4年以上;

3.晋升1级调研员,应当任县处级正职或者2级调研员3年以上;

4.晋升2级调研员及以下职级,应当任下一职级或其对应的职务2年以上。

新规出台:职务、职级、级别,这些与公务员相关的知识,你都懂吗

三、公务员的级别

公务员的级别,体现了公务员所任职务的高低、责任轻重和职位难易程度,职级层次以及本人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我国公务员级别由低至高依次为27级至1级。

公务员累计5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可以在职务、职级对应级别范围内晋升一个级别。

四、公务员职务、职称、级别的对应关系

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曼姐根据有关文件,整理出三者的对应关系如下:

新规出台:职务、职级、级别,这些与公务员相关的知识,你都懂吗

五、职级与非领导职务的区别

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之前,公务员实行的是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那么,新实行的职级与废除的非领导职务有什么区别呢?概括地讲,区别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职数设置的参照不同。非领导职务的职数是以本单位领导干部的职数为基数来核定。比如一个正厅级单位,可按本单位厅级领导职务职数的1/3设置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按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设置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

而职级的职数是以单位公务员编制人数为基数配备的。一个正厅级单位,可以按单位公务员编制的5%配置1级、2级巡视员,45%配置1-4级调研员。

新规出台:职务、职级、级别,这些与公务员相关的知识,你都懂吗

由于一个单位的领导职数是比较少的,所以职级并行后,职级的职数总体比原来非领导职务的职数提升了不少。

2. 晋升程序不同。原来的非领导职务晋升是参照领导职务晋升的程序,动议、公布方案、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组织研究、任前公示,一共有6步。而改革后,职级晋升程序为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党组织研究、任前公示,相对更简单。

3. 层级设置不同。原来的非领导职务设置8个层级,而新的职级设置12个层级。增加的4个层级减少了跨度和难度,有利于基层公务员快速晋升享受待遇,是新公务员法改变以往基层公务员提拔难晋升难的重要举措。


新规出台:职务、职级、级别,这些与公务员相关的知识,你都懂吗

通过以上解读和比较,相信你对公务员的职务、职级和级别已有了较深的了解。新的制度对调动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