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中国抗疫照 ——意大利共和日报在社交网上的封面

截止到3月17日上午,意大利累计确诊人数已达27980人。从2月份开始,意大利就是除中国外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意大利向欧盟求助无果之后,逐渐好转的中国向意大利伸出了援手,也是第一个向意大利伸出救援的国家……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中国抗疫专家组赴意大利 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3月10日意大利向中国发出紧急求助。3月13日,我国立马就派出9人专家携带医疗物资和设备飞抵罗马。从决定援助到立刻出发再到抵达疫区,跨越9600公里,携带了31吨的医疗物资,我们用了不到3天时间。

当晚18时许意大利罗马A线地铁站Re di Roma附近的小区响起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并有人大声高喊 “Grazie Cina!”(感谢中国)周围居民纷纷鼓掌致谢中国。


中国第一时间“舍命”援救意大利,为的是哪般?


1970年11月,意大利顶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和中国经过一年的谈判之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88年,意大利成为了欧洲第一个无偿援助中国,并且建立了好几个医疗急救中心的国家;

2003年,中国爆发非典型肺炎疫情,意大利顶着压力,继续向中国的医疗和经济等伸出支援之手;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在中国外交部向国际发出求救信号后的第三天,意大利带着救援物资和技术人员抵达四川,随后又派出17人的救援队抵达成都。当时的它是首批向中国提供救灾援助的国家之一。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2008.5.12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2020.3.13

“得人恩果千年记”——这是中国由来已久并口口相传的教育理念。从小家到大家,这个理念也一直被中国用实际行动传承着。所以此次疫情,意大利向中国告急,中国也定当鼎力相助!


你好!意大利

Ciao Italia!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意大利是一个欧洲国家,三面环海,北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

论国土面积,比云南省小8万平方公里,但却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

谈经济,意大利虽不在世界前五名内,却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也是欧盟和北约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议艺术文化,意大利却可以一直处于世界领导地位。意大利是欧洲民族及文化的摇篮,曾孕育出罗马文化,十三世纪末的意大利更是成为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的版图酷似一只靴子,踏着时空一步步走到今天,时间带给他的不仅是沧桑,更多的是徜徉历史近乎穿越时空的快感。喝一杯别有风味的意大利咖啡,微醉怡情,淡淡的艺术气息弥漫在广场上,就可以让人醉倒在时空之中,不可自拔。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庞贝古城、比萨斜塔、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风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古罗马竞技场……意大利的名片不仅仅只有这些。

突发的疫情造就了一大批的“中华小当家”,也让”人人皆艺术家“的意大利式隔离迅速在网上串红。毕竟对于这个爱热闹的民族来说,在家隔离也是阻挡不了其“艺术细菌”的发挥,不然岂不是辜负了“世界艺术担当“之名。

阳台变舞台,艺术永不落幕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而爱热闹的意大利,年年举办的音乐比赛和节日也是数不胜数…...

比如说...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意大利巡回国际青少年音乐节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意大利里米尼国际舞蹈音乐节

致意大利: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国际民俗艺术节

诸如此类的,无论是合唱、乐器还是舞蹈的节日活动,意大利总能根据你的喜好或者擅长的拿出来跟你说 “Come on, my friend"。

“来吧,我的朋友” —— 希望我们的“川军”能助你们尽快战胜疫情;

“来吧,我的朋友” —— 希望我们能尽早再会,继续“切磋”我们各自的文化。


加油! 意大利

Forza, Ital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