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的留美經歷讓我明白:留學是面照妖鏡

6年前,當我拿到UCLA錄取通知書當那一刻,我在心裡默默地對自己說:去吧,征服美利堅,榮歸故里指日可待。

現在想想當時那個不滿十八歲的小屁孩,敢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地誇下海口也真是有點“傻的可愛”。

其實之所以能有那樣的想法,也跟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有關。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當班幹部,學習成績幾乎從來不讓父母操心,我就是大家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長時間泡在同學的羨慕、老師的偏愛、父母的無條件支持,親戚朋友的誇讚中,自己身上那股自然而然的優越感也被一天天的滋養起來。

六年的留美經歷讓我明白:留學是面照妖鏡

所以當我只身踏入美國加州,來到這所全美排名TOP20的學校時,雖然人生地不熟,但是我堅信,在國內的那些光環遲早會在這裡重新被點亮。然而現實卻告訴我:對不起,你誤會了。

很多人都說美本申請如同西天取經,有九九八十一難,想要申到好的大學必須要經歷重重關卡,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夠到夢校。殊不知,即便你拿到offer,想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落定站穩,依然是“行路難”。

我沒想到的是,剛開始的兩年,堅強如自己,也有過不下十次想要放棄回國的年頭。

而其中困擾自己最久的一個問題就是:從別人家的孩子到課堂上的“小透明”

其實在國內的時候,我已經做過功課了,我知道美國大學的課堂跟中國不一樣,想要拿到學分,不能只是沉默安靜地聽老師講課,必須積極發言,但我也相信自己,即便表達能力不是特別出色,倒也不至於怯場,不敢開口講話,所以出國之前我對這一點對擔心倒並不是很多。

六年的留美經歷讓我明白:留學是面照妖鏡

然而不曾想到的是,我依然陷入了中國留學生“課堂透明人”的怪圈。原本預想的自己以一口流利的英文“舌戰群儒”的場面並沒有如願發生,事實上我的第一次課堂發言簡直可以說是一場噩夢,其實當時教授的問題並不難,只是在回答之前,我偏偏開始糾結自己的發音問題,太想在老外同學面前展現自己,太想表現完美,反而讓自己的回答變得磕磕巴巴,等我說完,手心裡已經攥了一手的汗,當時鄰桌的一個來自紐約的男生還還開我的玩笑“喬,我認識一個專門治口吃的醫生”其實後來相處下來我發現他就是一個大大咧咧愛開玩笑的大嘴巴,並沒有什麼壞心,但當時我一瞬間但感覺確是,整個UCLA都開始變得對我充滿敵意……

六年的留美經歷讓我明白:留學是面照妖鏡

因為第一次不愉快都發言經歷,之後都課上我變得越來越沉默,漸漸的,在老師和同學都眼中成了一個“小透明”

一直活在周圍人誇獎中的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陷在這種落差感裡,無法自拔。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太過在意別人的目光,越想在別人面前證明自己,越追求完美,反而越容易出錯,其實這也是很多中國留學生的通病。能進入到美國排名比較靠前的大學的同學,在國內其實都是“眾星捧月”般的存在,大家的經歷大都相似,多年以來,在國內傳統的教育氛圍中,我們習慣了為了獎狀,為了父母老師的誇讚而學習,反而太少關注於學習本身對於自己的價值,所以才會放錯了焦點,為一些原本不必要在意的事情費盡心力。

六年的留美經歷讓我明白:留學是面照妖鏡

除此之外,老想著要融入美國,害怕自己與別人不同也是一大問題。其實這也是與崇尚個性化的美國文化背道而馳的,美國原本就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美國大學之所以會招收世界各地的學生也正是處於多元化的考慮,如果我們老想著融入和趨同,反而丟掉了我們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所以,對於將來想來美國唸書的同學,想清楚上面兩個問題,是成功留學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