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如何與家公家婆相處的?

瑾子玥


你結婚以後不會和公婆同住的吧,不然的話就為難你了

要是為了語言不通你可以請教你的男朋友或年青的弟弟還有他姐姐當翻譯

你說:覺得你和他們都有代勾的話

我說:可以儘量做到少說話,因為話多必失的

你說:和他嬸嬸你也不知道說什麼?

我說:你遇到她時就笑笑了事好了,更不必多說了

你說:他們說的我聽不懂啊

我說:這不很好嗎?聽不懂就很少有代溝了

在做事的時候要儘量小心,因為老人都比較節約的,就以用水為例吧,你洗東西是用流水的,他們是用結水的,所以用水量的差距會很大,要是你在他們家打個電話,儘量長話短說,不然他們會以分妙計算的,即使不能對你說.心裡會很痛的,因為他們已經習慣節約了


娟娟農村生活記錄


你們是如何跟家公家婆相處的?

說起跟媳婦和家公家婆的相處,相信很多的人都有一肚子苦水,想要吐槽。

因為基本上他們那一代都很節約,閒不下來,而且頑固不化,他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有些教育程度比較高的公公婆婆,相對來說婆媳問題比較少,一般都是落後的農村,產生矛盾比較多。

我來說說我家的吧。

我剛嫁過來的時候,還沒分家,哥嫂在外面上班,一個月寄一千塊錢回家,他家三個小孩。

一千塊錢肯定是不夠開支的,所以家婆上山砍柴,一地種田,養了很多雞,來維持生活。

但是因為這樣,她們就沒有時間來照顧嫂子的小孩了,一個個髒兮兮的,也沒人管教。

我剛嫁過來不久,懷孕了,婆婆也不好讓我做什麼,我做一下,她還罵我,讓我照顧好嫂子的小孩就行了。

每次我看到公公婆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時候,我就很心疼,跟老公說,以後我們的小孩出生了,就爸媽他們專門帶小孩,不要那麼辛苦了,賺錢的事,交給我們年輕人。

孩子出生後,才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

婆婆開始每天喊累,當著我的面打電話跟我嫂子說,她從做人媳婦開始到做婆婆,從來沒過過一天享福的日子。

嫂子就跟我說,做人要孝順,讓我代替婆婆做她的那些事。

我做不動,就讓我老公去做,然後婆婆就不樂意,說我來了一年多還不會幹活。

於是我趁機提議,讓公公婆婆不要做農活了,專心把小孩帶好,(嫂子三個,我一個),家裡的伙食我和嫂子家平攤,然後用在自己小孩身上的費用各自自己拿出來。

我嫂子就不願意了,說我錢多,讓婆婆不要做事,那就我多掏一點。

而家婆也站嫂子那邊,說我心地不好,見不得她幫哥哥。

因為談不攏,就不了了之了,還給哥嫂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後來矛盾升級了,哥嫂提出分家,婆婆帶了大嫂,家公帶了我們家。

這樣原本也挺好的,婆婆繼續幫我嫂子,做她以前做的事,公公在我家,幫我看看小孩,做做飯,年輕人去上班。

後來嫂子不幹了,她說為什麼我公公這麼疼我,每次把飯菜煮好,而我家婆,每天只有到了吃飯的時候才出現,說老人家偏心。

婆婆跟她大吵一架,於是就說要來我家,說實話,我挺害怕我婆婆的,所以我不同意,於是我跟老闆調節了一下時間,每天自己回家煮飯。

有一次我家公生病了,要住院,我請了一個月的假,在家帶小孩,婆婆就去照顧家公,老公也停下工作時不時去送點東西,我哥嫂就是口頭上問一下。

我們當時說好的,父母生病,要一起分擔。

於是我跟他們講道理,結果他們說,家公在你家,本來就應該你們出力,還怪我沒照顧好家公,害他生病。

後來婆婆開始對我有些好感,有一次我兒子一個月連續發了幾次高燒,我在上班,不能及時趕來,她就跟我家公一起帶小孩去看病了。

我嫂子就有意見了,說分家了不能幫我帶,還說我都不要她(婆婆)了,她還吃力不討好,讓我婆婆走人。

後來我家婆直接把床鋪搬了出來,到了以前的老房子去住,她還把我家公也叫上去一起開伙,說他們兩個老人不跟我們過。

於是我辭職了,在家裡帶小孩,網上找了一些兼職,加上老公的收入,日子還算過的去。

自從家婆不帶嫂子後,婆婆的工作全部都她自己做,大哥也不幫忙,其實也挺辛苦的,家婆有時候看不過去,也會去幫她。

於是嫂子又叫她回去,家婆說分開過比較好,在一起做再多都是應該的,就不願意回去。

我看到家婆住老房子有點不忍,想把她接回來,但是我又很害怕她回來了又要多事,而且嫂子還覺得婆婆來我家我佔了便宜。

加上我家的房子二樓還沒裝修,一樓只有兩個房間,一個房間我家公住,還有一個我一家四口住,所以這事就耽擱了。

現在我每天自己做飯,買菜都買多一點,家裡殺雞殺鴨的,我都會讓我兒子端上去一份,過年過節,他們生日,我也會準備紅包,老公平時沒事,就上去陪他們聊天,我家裡來客人了,我就會叫他們下來一起吃飯。

嫂子一個人養家,大哥又不願意上班,一個月三千塊,所以很少給婆婆端菜,過節紅包也是給100意思一下。

婆婆很想幫我的忙,可是我家除了一日三餐帶小孩沒什麼要做的,所以她也幫不上。

所以我覺得,和家公家婆相處,真的是距離產生美,有條件最好的分開住,而且要多去關心他們。

假如要在一起住的話,最好大家都能真心的關心對方,換位思考,就像我家婆說的,有牛不知牛辛苦,沒牛才知牛受苦。


小妖尚未成精


01

善於站在老人的立場上替對方著想,這也是我與公公婆婆的相處之道。所幸我的公公婆婆都是非常善良的人,就是不會做家務,不太能幹。說實在的,我下班回到家已經非常累,面對一大堆的家務事,我也很煩惱,很憋屈,但也不好在公公婆婆面前發洩,畢竟是受過教育的人,怎麼好意

思對老人發怒呢。他們辛苦了一輩子,盼著能過上幾天好日子,這樣一想我心裡就坦然多了,我自己累就累點吧。好在我的公公婆婆都不愛挑剔,我做什麼飯菜他們就吃什麼。

02

要跟家公家婆相處得好,必須學會用細節感化對方。比如說看電視,我正在追劇,看到家公家婆坐到電視機前,我都會主動問一句他們想看什麼節目,就放給他們看。我吃蘋果的時候,都會把蘋果先遞給他們,有時他們也不吃,但他們已經體會到自己是被媳婦尊敬的。有時老公已經給過婆婆一些錢,我還是遞上三四百

元給她,哪怕她不要也硬塞給她。儘可能的對老人多”敬”一些,婆媳關係沒有相處不好的。建議你心更細一些,比如婆婆不喜歡吃蛋糕,那你就買多一份婆婆愛吃的食物給她,用細節感化她。

03

婆媳相處之道,是一門大大的學問,要做好這門學問,必須”敬”字先上,你沒做到敬,其他都是空談。


獨愛秋月


婆媳關係好像是個沒有終點的永恆話題,各種各種的說法都有,各種各樣的煩惱也有,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我和公公婆婆關係不錯,先生是家中獨子,公婆是60後,受過高等教育,是公務員,和公公的關係沒什麼可說的,我們見面最多就是在飯桌上,他話不多,說話緩緩的,就是那種透著慈祥的長輩。和家婆相處就多些,沒嫁過來前家裡應該就是被家婆掌控著,她在家裡說話有著說一不二的威嚴。我嫁過來不久她就說:“孩子,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以後就把這裡當作你的家吧,我就當多了個女兒你也當多個媽,我愛我兒子你也愛他,我們儘量好好相處不讓他為難,生活習慣不同我們都慢慢改變,你對我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對我說,我會認真考慮的。”因著家婆的明事理,我很快融入了這個家,一家人和和諧諧的,相處的還不錯,看得出家婆做事情會顧及我的感受,受她的感染,我也尊重她,能遷就的就遷就她,節日送些小禮物,假日開車邀他們在附近旅遊,哄得老兩口笑眯眯的,因為他們百年之後所有的財產都將是我們的,他們撫養先生的艱辛正如我父母撫養我一樣,心懷感恩的和他們相處,大家都開心,何樂而不為呢?將你心比她心,世界就好變得更美好。



雨夜咖啡


我的婆婆是傳統的人:

我剛嫁過來時,有婆婆,沒有公公了。我是因剛嫁過去時,不是很會聽閩南語,婆婆是一個南部比較傅統的人。人很老實,也很節省的人。因臺灣宗教不同關係,他們的祖先牌位,都放在家客廳供奉的。剛嫁過去,又不能工作。要有工作証和身份証才能工作。

平時都是我一個人在家,白天還好,晚上五點,天就快黑了。心裡就感到害怕,本應我在家就得煮飯,可我一個人關著門在房間,根本不敢一個人出來走動。等我婆婆回來,我才敢起來。我會跟她說:媽我炒菜,她已經洗米煮飯她聽不懂國語,我只能在廚房指菜和炒鍋。她知道了,就說好。我婆婆不愛說話,也不會計較什麼,妳煮她就去洗澡。我不煮,她就煮,做好飯後,也會叫我一起先吃飯。還有小叔和我老公比較晚回來,就另外留菜。每天都一樣,沒什話語,就安安靜靜過一天!

沒有婆媳問題,日子平淡而寧靜:

對我來說:不知道什麼是婆媳問題?有時侯她去買菜,看到我沒吃過的小吃,或喜歡吃的,總會買回來給我吃。有時候生病了,她會煮稀飯,買蔭瓜給我吃。我也會把她當做母親一樣看待。相互體諒,互相關心的過曰子。我覚的婆婆真的不錯了,雖然她沒辦法照顧我小孩,是因為年青生小孩留下來的病症,手有一點抖。所以,比較少照顧小孩。可她從來不會說妳,應該怎麼做,或不滿意妳什麼。不象別人說有什麼婆媳問題,我很慶幸有一個象她這樣的婆婆。可惜才相處十幾年,因長期身休不好,已經去世了好幾年了。不過我到現在還想著她的好,是那樣一個無慾無求,容易滿足的一個人,安於平淡而感到幸福的人。


揮揚二媽


你好!

我沒有婆婆,說說我的侄媳婦吧!

我覺得她嫁給我侄兒子和我哥哥嫂子相處自認不錯。

她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出門進門都喜歡喊媽媽爸爸就像喊她自己親爸親媽一樣,看不出來有半點做作,經常打下手做飯切菜,有時候也做飯,對別人都很熱情,和婆家一大家族人相處的很親熱,每次回孃家就最多一天就打電話給她老公催他去接回來,也打麻將但是不會輸很多錢,火氣不好就喊她老公接手,我們一家都喜歡她。


六朵


我是男士,沒資格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回答如何與岳父家相處的,或許對你有啟發,有幫助。對待岳父家如何,我的老師是我胡姓姑父,他幾十年如一日,把岳父家大大小小當成自家人,有啥說啥,缺啥幫啥,從無內外之分。他的示範感動了我,到我有岳父家時,我一直的姑父為榜樣,力爭當好“半個兒”。岳父家任何事我都盡力去做好。我操心過岳父母,操心過妻哥、妻姐、操心過妻侄男女,甚至連妻侄孫也操心,總之,力所能及,決不推委。理由很簡單,岳父母就是我父母,其家人都是我家人,幫得了不幫則心中有愧,愧對妻子,愧對老師的言傳身教。“種花賞花”,幾十年來,岳父家大大小的都愛我、疼我、敬我。我覺得自己找對了老師做對了事。

現在試圖回答應你,把家公家婆當自己親爹孃相處,其樂融融!等你當家公家婆時,會回味無窮。



漢江庸叟


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也是對婆婆的懷念。我公公是一個脾氣暴躁有暴力傾向的人,我婆婆恰恰相反她有一副菩薩心腸對誰都好只可惜遇到公公這樣的人受了一輩子。我和公公之間基本都沒什麼交流,但是他在我面前欺負我婆婆我會毫不客氣幫婆婆,有一次還差點打起來,雖說這麼做不應該但不後悔只會欺負老婆的沒用男人不管他是長輩還是什麼我都不會尊敬他的。我我和婆婆之間就不用說有什麼婆媳矛盾了,她對我是沒的說,有什麼好吃好用的都會先給我,沒有可跳的好婆婆,我對她也很好該給她買的都會買,偶爾和老公鬧彆扭還會埋怨她沒把兒子調教好[捂臉]。可惜婆婆也沒過幾年好日子就得了腸癌,受了幾個月的罪就走了,願她在另一個世界能過上好日子[祈禱][祈禱][祈禱]。



W樂逍遙m



感恩所有的遇見


我是慢慢磨合過來的,一開始還是有很多矛盾,婆婆經常挑刺,看見家裡沒有搞衛生要罵,沒有做飯要吵,吃飯從不洗碗,週末休息的時候會說我睡懶覺,老公對我好一點了,就吃醋,說兒子不孝啊什麼的,慢慢的我忍不住了,,就先找老公溝通,讓他去說服他母親,一次一次慢慢的就收斂了許多,其實婆媳關係好不好,真的要看自己的老公怎麼處事,不是說老公要偏向誰,而是要明事理,站出來指證不對的那方才能解決問題,也才具有說服力。從一開始的見都不想見到,到現在的天天無話不談,也許幸福就是這樣吧!慢慢熬過來的,多一分包容多一分理解,多看別人的優點,一切還是挺美好的。最重要的一定要特能忍[呲牙][呲牙][呲牙][呲牙],有矛盾的時候千萬不要馬上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