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庙号、年号!看中国古代历史不能不了解的三个知识点

今天现代人对古代皇帝的称呼有很多,有的叫“某某帝”,例如汉武帝刘彻。有的叫“某某宗”,例如唐高宗李治。还有叫“某某祖”,例如汉太祖刘邦。

这么多称呼确实搞得现代人很头晕,但是在了解中国历史却不能搞混了这几个称呼,甚至你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想象。

唐朝以前的皇帝大多称呼谥号,例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隋文帝杨坚等;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则大多称呼庙号,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梁太祖朱温、宋太祖赵匡胤;明清时期的皇帝则大多称呼年号,例如洪武帝朱元璋、永乐帝朱棣。这种差别喜欢历史的小伙伴千万不能混淆了。

谥号、庙号、年号!看中国古代历史不能不了解的三个知识点

庙号

起源于商代,是君王驾崩后被供奉于宗庙中的名字。比如说“某某宗”“某某祖”都是庙号。

通常情况下,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都被称之为“某某祖”,开国皇帝的祖先也被追封为“某某祖”。比如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就叫汉太祖(这里要注意一般说的汉高祖是个简称,准确来说是汉太祖高皇帝而不是什么汉高祖)

除了开国皇帝以外,其他的皇帝都叫“某某宗”,比如宋太宗赵匡义、清高宗乾隆。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如此,在实际中许多朝代都出现了多个“祖”,特别是满清鞑子,因为他们不要脸,毕竟是鞑子,不能把他们当人看。

但是在隋代之前,庙号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周朝和秦朝就直接废除了庙号,直到汉朝才开始恢复,而且必须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才有庙号。比如汉武帝刘彻,“武帝”是他的谥号,而他的庙号叫“汉世宗”。

谥号、庙号、年号!看中国古代历史不能不了解的三个知识点

谥号

谥号是周朝发明的,周朝建立后放弃了商代的庙号,转而使用谥号来称呼先王。

谥号带有很强的评价性质,是对一个君主生前所作所为的盖棺定论。后连衍生至诸侯、王公、大臣死后都会给个谥号。

当然谥号是有好坏之分,分:上谥、下谥、平谥,这个就看君主生前的人缘了。比如导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周王姬宫湦,其死后就被上谥号为“幽”,表示“壅遏不通”。

谥号周朝开始一直到清末,几乎每一位君主都会有(秦朝除外,秦朝即无庙号,也无谥号)。

所以对于一些没有庙号的皇帝,我们就以谥号称呼他。或者一些即使有庙号的皇帝,但是个人的形象太深刻了我们也以谥号来称呼,例如汉武帝,就是谥号。

谥号、庙号、年号!看中国古代历史不能不了解的三个知识点

年号

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

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君臣朝野为之瞩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肠,绞尽脑汁。 这东西是汉武帝发明的,但是发明以后吧,皇帝们是可以有很多年号的,因此没办法用年号的来称呼皇帝。

到了明代,朱元璋又立了个新规矩,一个皇帝只允许拥有一个年号(此前皇帝的年号可以随便换)。于是此后的明清两朝皆习惯以年号称呼皇帝,比如永乐皇帝、万历皇帝、崇祯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等。

谥号、庙号、年号!看中国古代历史不能不了解的三个知识点

至于人们后来统称什么则是由于皇帝们越发不要脸的原因。

本来庙号是给有作为的皇帝的,结果隋朝以后每个皇帝都不要脸的给自己的先皇加了一个庙号,所以后来为了统一称呼,索性对唐朝以的前所有皇帝都用谥号称呼,以免发生混乱。而唐朝以后(包含唐朝)的皇帝则都用庙号称呼。

但是用谥号也不行,因为满清的皇帝更加不要脸了,谥号越来越长,而明清时期由于只有一个年号,人们干脆用年号来称呼明清时期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