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跌不夠30%不買法”

說實話這段時間的下跌給我整的也挺鬱悶,明明買的都是低估值的公司,卻還是跟著市場一起往下出溜,不過好在是閒錢,這就是我們個人投資者的最大優勢,沒有業績比拼壓力,沒有贖回壓力,除了老婆都不需要向誰彙報,挺著唄。然而,在覆盤自己股票的同時,突然發現一個可以大幅避免買高的風險,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名字就叫“跌不夠30%不買法”,這裡分享出來,各位看看是否在理。

我的“跌不夠30%不買法”

首先,我得強調,我的這個“跌不夠30%不買法”的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滿足我對好公司和低估值的定義,也就是在前面寫的“怎樣選擇優質股票,看完收藏”,然後我再去看是否滿足跌了30%。如果看到跌了30%就殺進去,那就是亂來了。

我們看看舉幾個龍頭股票的歷史數據吧,作為證明(數據都是除權數據計算的,復權會把前面的股價算的差別非常大,沒法還原當時的情況,除權計算的漲跌幅還是比較客觀的)。下面列舉的都是跌幅超過30%的時間,未到30%的時間不列出來。

貴州茅臺(10年內有4次大機會)-白酒行業龍頭

2018年,最高803,最低509,最大回撤36.3%

2015年,最高290,最低166,最大回撤42.7%

2012~2014年,最高266,最低118,最大回撤44.3%

2008年,最高228,最低84,最大回撤56%

恆瑞醫藥(10年內有5次大機會)-醫藥行業龍頭

2018年,最高102,最低49,最大回撤51.9%

2015年,最高68,最低34,最大回撤50%

2012~2014年,最高64,最低24,最大回撤64.7%

2010年,最高52,最低35,最大回撤32.6%

2008年,最高60,最低30,最大回撤50%

格力電器(10年內有6次大機會)-白色家電行業龍頭

2018年,最高58.7,最低35.3,最大回撤39.8%

2015年,最高66,最低15.7,最大回撤76.2%

2011,最高24.6,最低16.1,最大回撤34.5%

2010年,最高29.6,最低12.65,最大回撤57.2%

2009年,最高32.9,最低17.9,最大回撤45.5%

2008年,最高38,最低13.9,最大回撤63.4%

中國平安(10年內有6次大機會)-保險行業龍頭

2018年,最高81,最低54,最大回撤33.3%

2015年,最高94,最低24.6,最大回撤73.8%

2013,最高53,最低31.6,最大回撤40.3%

2010年,最高67,最低33,最大回撤50.7%

2009年,最高64,最低42.8,最大回撤33.1%

2008年,最高149,最低19.9,最大回撤86.6%

恆順醋業(10年內有7次大機會)-醋調味品龍頭

2019年,最高19.9,最低13.13,最大回撤34%

2018年,最高14.1,最低8.25,最大回撤41%

2016年,最高26.6,最低9.17,最大回撤65.5%

2015年,最高40.18,最低16.8,最大回撤73.8%

2013,最高38.9,最低14.08,最大回撤58.1%

2012年,最高22.27,最低9.05,最大回撤40.6%

2008年,最高22.69,最低5.4,最大回撤76.2%


市面上現有的價值投資理論大部分拒絕擇時,我對擇時這個事情也是比較不認可的。但是,我們等待股價下跌充分,這本身不是擇時,而是一種防守。那你看巴菲特為啥手裡那麼多現金,就是不肯買,美股難道沒有低估的公司,肯定有,但是還不夠便宜,還不能便宜的讓人喜極而泣,他每次一定要等到一個市場近乎崩潰的拋售時候才大筆收購,我們為什麼不學習人家這點呢?

看看上面的龍頭公司在年份不好的時候,照樣跌個40%,而且這種下跌每隔一兩年發生一次,這就意味著,你兩年前買在頂上,即便是好公司,照樣兩年不掙錢,那我們幹嘛非要搶著那麼早進場呢,意義何在呢?又要仍受可能的市場暴跌,如果在只跌了10%~20%的地方進去,後面可能還有至少20%等著你,這個市場瘋狂起來是不認你的股票是不是低估的,通通賣,通通賣,就像現在,全球資本賣股票,賣黃金,賣原油,啥都賣,什麼優質資產能不跌。一般投資者對於15%的下跌是心裡痛苦的開始,再跌很多人都會心理壓力暴增。看看年初補倉的公司,確實便宜,平安,格力,招商,興業,五糧液,但是現在即將進入30%的區域,有的已經進入,如果當時有這個方法,等到現在正是撿便宜時機啊!當然,即便現在進去,誰也不能保證後面是不是還有20%的下探,我也不知道,但起碼,你不用承受那麼多的下跌啊,心態也會好很多。買不到不要緊,買貴了很要命。

現在開始,這條一定要加到我的投資體系中去:

先確定是不是好公司,然後低估值達到我的收益率區間,同時必須滿足已經回撤了30%。否則,我就等,就等,不給就不要。



【特別說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限交流作用,本人不對信息的不準確或遺漏承擔任何責任;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不構成交易和投資的依據。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