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差的日本武器,八路軍繳獲了都不屑一顧!人送外號 自殺槍

若論一戰或二戰時期的優秀手槍,德國的魯格P08手槍必定榜上有名。而日本人對於優秀的魯格手槍使用的 仿製——改進——自產 模式下卻誕生了一款質量低劣的怪胎,並被後世嘲笑,公認為二戰最差的武器——南部十四式,或許說“王八盒子”,中國的讀者們可以更好地知曉這款槍。

先說南部十四式的“老師”魯格手槍。

二戰最差的日本武器,八路軍繳獲了都不屑一顧!人送外號 自殺槍

圖為德軍的魯格手槍

魯格P08是一戰,二戰最具有代表性的手槍。魯格P08最初由DWM(Deutsche Waffen und Munitionsfabriken 德國武器與彈藥兵工廠)一家公司生產,從1911年開始德國的其他兵工廠也開始生產。

魯格P08於1908年被選為德軍的制式手槍並命名為Parabellum08(一說"P"代表Pistole),並作為制式自衛武器,在德軍服役達30年之久。也就是說,作為一款優秀的軍用的手槍,它陪伴著德國軍隊一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

它也被人們稱為是是一戰,二戰最具有代表性的手槍

由於手槍往往是軍官身份的象徵,因此歐洲戰場的盟軍士兵都把魯格手槍視為最珍貴的戰爭紀念品之一。

二戰最差的日本武器,八路軍繳獲了都不屑一顧!人送外號 自殺槍

撿到德軍手槍開心不已的美軍士兵

作為世界上第一把制式軍用半自動手槍,魯格手槍以其精湛的工藝成為了普魯士工匠精神的代表,如此一把世界名槍自然不乏仿製品。1925年(大正十四年),日本槍械設計師南部麒次郎就仿造魯格P08製造出南部十四式手槍(十四年式拳銃),也就是在抗戰片裡大家所熟知的“王八盒子”。

1925年列為日本陸軍制式武器,二戰期間裝備於將校級軍官,該槍俗稱“王八盒子”。在美軍中該槍有一個“東方魯格”的稱號,但並不是因為該手槍性能有多優越,而是因為該槍外形酷似德制魯格手槍而得名。

在優秀抗日劇《亮劍》當中也曾出現

二戰最差的日本武器,八路軍繳獲了都不屑一顧!人送外號 自殺槍

圖為囂張的李團長

作為一把在戰場上使用的武器,南部十四式手槍的可靠性簡直就是個笑話。這款手槍主要的毛病是撞針設計上有很嚴重的問題,硬度不夠而且還較脆,實戰中經常出現撞針擊發無力或撞針折斷的情況,可靠性很差。美軍士兵曾經嘲笑南部手槍連自己都打不死,因為自殺時也會出現故障。


此槍設計者為南部麒次郎大佐,設計上幾乎全盤模仿德國魯格P08式手槍。但設計得比較失敗,卡殼頻繁,由於彈匣卡筍設計上的失誤導致射擊時彈夾易脫落,容易走火。距離一遠子彈就亂飛,穿透力極差,連厚一點的木板門都無法擊穿。這實在一款設計得糟糕的手槍。

二戰最差的日本武器,八路軍繳獲了都不屑一顧!人送外號 自殺槍

圖中可以看出,南部的彈匣卡筍所在位置非常尷尬,射擊時極易誤觸

南部麒次郎所研發的槍械,似乎都談不上什麼經典,這把南部十四式手槍,反倒成了南部麒次郎所設計的奇葩之作。南部十四式手槍本身品質較差,擊針易斷曾一度困擾著使用者,供彈系統引發可靠性問題,容易出現第2發子彈上膛不到位的現象,有時需要手動上膛。且卡殼頻繁,射擊時彈夾易脫落,容易走火,距離稍遠,穿透力就下降,網絡上說是二戰時最差的一把手槍。

“王八盒子”何以冠名?首先當然要從中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與憎惡說起。眾所周知,在中國民間語言裡,“王八”這個詞帶有絕對的貶義。中國抗日軍民用“王八”這個貶義詞來表達對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在常理之中。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國民黨直接參加對日作戰的正規部隊中,雖然繳獲的“王八盒子”較多,而直接使用的卻非常少,只是少量地供偵察人員在便衣偵察中使用。而在廣大的抗日遊擊隊以及各種地方抗日武裝力量中,使用“王八盒子”的倒真不少,但也決不與那個“王八”槍套一起使用。幾乎所有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一輩軍人在談及戰鬥故事,特別是談槍論炮之時,雖說都有說不完的經典,道不盡的感慨,卻唯獨很少提及“王八盒子”。每每好奇問之,往往大多抱以鄙夷神情,足見對於這種手槍的複雜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