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2020年武漢GDP將跌出前十,中部第一恐被鄭州,長沙奪去!

據國家衛健委通報,截至3月17日24時,武漢新增確診人數連續7天保持個位數。3月17日,41支國家醫療隊3675人陸續分批從武漢撤離。隨著疫情逐漸穩定,人們不禁開始思索這次疫情對湖北尤其是武漢經濟有多大影響,武漢的經濟何時恢復?


專家稱2020年武漢GDP將跌出前十,中部第一恐被鄭州,長沙奪去!


專家分析稱這次疫情將對武漢第二、三產業造成重創

這次疫情限制了人們的出行,很大程度上也就限制住了很多日常消費。餐飲、交通、住宿、旅遊、娛樂等行業首當其衝。參考2003年SARS疫情,當時第三產業增速僅為0.8%。其中零售行業更是出現斷崖式下跌。

那麼這些行業對武漢經濟有多重要呢?根據武漢2019年前三季度產業構成來看,武漢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到GDP的54.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當於第三產業增加值的84.14%。

根據2018年武漢居民消費構成來看,武漢居民主要消費在居住、飲食、交通和娛樂這幾大塊。這些行業恰恰也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

所以,此次新冠肺炎必然深刻地影響了武漢居民消費和相關行業的經濟增長,同時也限制了武漢經濟核心發動機的運作,極有可能將直接導致武漢第一季度GDP出現明顯下滑。

專家稱2020年武漢GDP將跌出前十,中部第一恐被鄭州,長沙奪去!

2018年武漢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從短期看,第三產業受限是疫情影響最明顯、最直接的表現,從長期看,製造業等第二產業也將受到牽連,中小企業將出現破產潮

專家稱2020年武漢GDP將跌出前十,中部第一恐被鄭州,長沙奪去!

武漢在電子、汽車、醫藥等領域擁有成規模的產業集群,而且還是中國製造業關鍵的一環。倘若企業長時間未復工,不僅影響生產,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都有可能面臨斷供停產和滯銷問題。

比如在汽車行業,武漢是中國六大車都之一,擁有完整的汽車產業佈局,東風本田、東風乘用車和東風雷諾100%的產能在武漢,神龍汽車76%和上汽通用23%的產能在武漢。目前,武漢的停工已經導致220萬輛產能停擺,1300家零部件企業受到嚴重影響。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武漢不僅有東風汽車這樣的大型企業,還有為武漢經濟貢獻了42.7% GDP的民營企業以及中小微企業。

他們是武漢經濟的活力源泉,但同時,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到疫情衝擊和影響的企業。如果他們經歷持續的停產停工,將有可能面臨資金鍊緊張,甚至斷裂、破產的可能。

如此一來,這不僅會給武漢經濟帶來重創,還會進一步導致失業人口增加,引發一系列就業和民生問題。

除此之外,日內瓦當地時間3月11日,WHO宣佈新冠肺炎為全球大流行疾病。由此,武漢在出口商品時也可能將受到更加嚴格的檢查。這極大可能會影響到武漢的對外貿易。


在抗擊疫情是最大的zhengzhi下,武漢的自我救贖之路註定艱難

在新冠疫情嚴防嚴控要求下,全國各地進入復產復工階段。

專家稱2020年武漢GDP將跌出前十,中部第一恐被鄭州,長沙奪去!


即使就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全省而言,疫情級別低的地級市也開始著手部署有序復工,經濟期待重啟。

但對於首個封城的武漢市來說,全面復工尚不樂觀。目前的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鉅,大面積復工的時間尚不明朗,其經濟損失有逐漸呈擴大的趨勢,並有可能對武漢的經濟運行帶來中長期影響。

“一季度影響肯定很大。”近日,武漢市發改委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向《中國新聞週刊》表達了擔憂,目前很多數據基本為零,像武漢這樣的南方城市,按照往年的情況,一季度是要實現開門紅的。但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的各項經濟指標基本落空,後續經濟如何補救,如何幫助企業生存下去,對於武漢市政府來說,將是巨大的考驗。

專家預計武漢經濟走出疫情陰霾,迴歸正軌最早要到到明年6月份之後!2020年武漢GDP將跌出前十,中部第一地位恐將不保,或被鄭州,長沙奪去!

專家稱2020年武漢GDP將跌出前十,中部第一恐被鄭州,長沙奪去!

消費減少、經濟停擺、貿易受限、失業率提高,經濟增長減速,將是這次疫情極有可能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最終此次疫情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既取決於疫情多久才能結束,也取決於武漢本身如何能夠快速恢復經濟活力,刺激經濟增長與釋放消費。

糟糕的是,隨著疫情暴發,政府財政收入銳減,加上去年為籌辦軍運會也耗費了大量財力,今年武漢市財政支出實現“三保”(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尚且困難,武漢想靠自身力量恢復經濟增長基本就是妄想了

從外部動力來看,武漢要想擺脫經濟困境,一方面靠民間投資,另一方面靠中央政策扶持。

從民間投資來看,如何合理利用武漢龐大的校友和楚商資源,考驗著政府的智慧。

此次疫情對整個湖北省都是重創,全國其他地方雖然沒有湖北嚴重,可也損失不小,中央究竟能給予武漢多大的扶持都要嚴重的打個問號!武漢中部第一地位這次真的恐將不保,或被鄭州,長沙奪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