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沟通,要先冷静下来,才能捕获对方的想法

与人沟通,要先冷静下来,才能捕获对方的想法 | 《鬼谷子》讲解(七)

与人沟通,要先冷静下来,才能捕获对方的想法 | 鬼谷子(七)

【粤若稽古】

《鬼谷子》是一本讲为人处世、沟通交流、经营管理的重要奇书。

下面进入《鬼谷子·反应篇》中的原文讲解。

【阐经述典】

很抱歉,由于最近非常忙,导致了鬼谷子的讲解速度降下来了,请见谅。

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

情,指的是对方的真情实意。既然有真情实意,那必定也会有虚情假意。在沟通中,别人说的话,很多都是带有虚假成分的,想要得到别人的真心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鬼谷子认为,要想打动对方,那么就要象以及比的方式。象,指的是把这件事情的情况给描述出来。比,指的是分析这件事情。苏秦在游说六国的时候,首先是将六国合纵这件事情,给君主详细地说明。之后,又讲出了合纵的好处,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如何去做这件事情的分析架构。通过利弊的讨论,再通过行为的观察,能够判断对方对这件事情究竟有没有动心。

牧,这个字用得特别好。将对方完全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辞,指的是对方的内心真实想法。

例如,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切中客户的需求。把这件产品的功能给说出来,描绘出来,跟客户说明用了这件产品之后,能够得到什么受益。而不是滔滔不绝地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跟客户对话。

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

同声,我方的分析以及描述,打动到了对方。那么对方就会有相应的表现。例如点头表示同意,例如微笑表示赞同。有了这一步之后,接着就可以往下再将对方的需求、痛点给挖掘出来。这就是同声相呼。

实理,指的是得到了对方的信任,获得了新的信息,就要进行下一步规划与推进了。这件产品已经得到了客户的喜爱与满意,接下来就要进入成交的一步了。这就是实理同归。

因此因彼,指的是对方有了任何的反应,我方都要仔细把握,避免时机错失。例如,客户在听你讲话的时候,眉头都皱了起来,那么就要改变游说的策略以及方向了。

事上,牧下,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与上级、下级进行相处。

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

真伪,指的是对方说的话,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

同异,指的是双方是否在一个频道上,信息是否对称。在面对普通百姓的时候,丢掉那些繁杂的专有名词。而在面对专业人士的时候,则需要运用好专业名词了。

诈,表示对方说的话,可能带有欺骗性质,说明对方与我方的信任,又拉远了。这时候,则要返回到上面,再次使用“象而比之”的方式,将双方的信任,再次拉近。

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

一举一动,说话沉默,都是可以代表到对方的内心与想法的。高兴快乐难受,也代表了对方的内心拨动。所以,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能够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而是“牧”住对方。

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自己要平定下来。对方说了一句激怒的话,你马上就撂下摊子不干了,那么这桩生意也就慌了。安静下来,则能够避免冲动。可以进一步讨论下,对方为什么会生气,是否我方的计谋跟对方的需求产生了冲突,是否可以讨论一下如何改进。这时候,就要用到反复之法,来获得对方的内心想法。

察其事,指的是对整件事情有着足够深刻的理解。论万物,指的是对事物的可能性都能够进行预判与评估。雌雄,指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就好比一个人去面试,面试官一问,什么都不知道。这就说明,面试者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被筛选掉也是理所应当的。当然,有时候态度好一点,能够顺着面试官的话,把他问这个问题的理由给挖掘出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结果。

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

非其事,指的是对方将话题扯到了别的方向。这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揣摩一下,他为什么要往这个方向去扯,从更细微的细节,去进一步洞悉对方的想法。这就是见微知类。

鬼谷子认为,最厉害的操纵手段,是住在对方的心里,对方一有想法,马上就第一时间得到。

在上文中,通过“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的方式,已经将整个计谋、过程、可能性全部都理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就要从我方的角度,来看看对方对这些计谋,究竟有没有把控能力,能不能够按照我方所设计的计谋,往下进行推进。这就是量其能。

量能之后,就要射意。我方的整个计划,都像是一把箭一样,牢牢地射入到对方的内心当中。

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符,对方的反应、外在表现。应,对方的内心想法。螣蛇,即星宿,每一个季节有不同的指向。根据不同的表现,命中对方的真实想法,即后羿射箭一般准确。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若舌之取燔骨。

知之始己,要听明白对方的语言,看懂对方的动作,即我方对对方的了解程度。就像是比目鱼一样,了解对方的所有情况。对方一说话,就能够了解背后的含义,就像是声音与回声一样。对方的情绪、动作,都能够准确地理解,就像是光与阴影一样,就像是用磁铁取铁针,用舌头吃骨头上的肉一样。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

微,指的是微妙玄通。当我方与对方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善于隐藏自己,不能够将自己完全暴露给对方,否则就变成了我方被对方看光、操控。也就是说,我方是一个观察者、倾听者。而对方是一个倾诉者、暴露者。

很多人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并不善于倾听。一旦对方讲了些什么,总要插上几句话,这样给对方的感觉非常不好。正确的做法,是安静地倾听,等到对方讲得差不多的时候,再讲几句话,拨动一下对方的内心,让对方把心里的想法继续讲出来。

如阴与阳,如圆与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

我方处在阴的一面,微妙玄同、深不可识。对方处在阳的一面,我方可以一览无余。圆,与阴一样,深不可识。方,指的是展现出来的言行举止。

未见形,指的是对方还没有表现出来任何的言行举止。圆以道之,就像大道荣畜万物一样,此时我方应该要沉寂下来,不要轻举妄动。等到对方有了言行举止之后,再根据对方的表现,进行相应的操控。

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

对方没有行动,我方要退。对方有了行动,我方要进。通过进退左右,来操控对方。首先,要做到最重要一点,就是把心安静下来,不要被对方的情绪所带动。无论对方说了什么,我方都一定要冷静思考,避免冲动。

如果自己不能够安定下来了,那么会被对方带走,也容易出现错误。

己先审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策而勿形容,我方进行谋划的时候,进入对方内心,探测对方的意图的时候,对方毫不知觉。对方无法进入我方内心,即莫见其门。

《反应篇》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要记住一点,那就是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冷静。冷静并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将我方的内心安定下来,去揣摩对方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经典原文】

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

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

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若舌之取燔骨。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圆与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先审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触类旁通】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稽圣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与人沟通,要先冷静下来,才能捕获对方的想法 | 鬼谷子(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