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抗疫引發新“食尚” 浙江將全面推行“公筷公勺”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高佩靜)中國人吃飯講究圍桌聚餐、其樂融融,互相夾菜更是體現家庭親密氛圍的一種表現形式。然而醫學表明,許多疾病都是通過唾液進行傳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圍桌共食、不用公筷,這種就餐方式隱藏著巨大的風險,給病毒傳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因此,使用公筷公勺的必要性得到了來自各方的重視。

  3月16日,浙江省文明辦、省直機關工委、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婦聯、省餐飲行業協會等十家省級單位聯合發出倡議: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在此基礎上,浙江將制定出臺《推進“公筷公勺”行動工作方案》,通過浙江各級部門、單位和相關行業協會聯動,推進這項工作落地落實。6月起,浙江省將全面推行。

  《推進“公筷公勺”行動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中指出,浙江將經過半年左右時間的努力,力爭做到全省的所有星級賓館、大中型酒店(飯店)及農家樂(民宿)、機關事業單位食堂實現“公筷公勺”配備率達到100%,家庭“公筷公勺”配備率明顯提升,人們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更加自覺。

  據瞭解,早前,浙江就已經把推進“公筷公勺”行動作為今年實施文明好習慣養成工程的突破口。1月30日,結合疫情防控宣傳實際,浙江省文明辦在浙江部署開展疫情防控期間文明好習慣養成公益宣傳行動。3月5日曾發出《文明就餐 公筷公勺》網絡倡議書。

  《文明就餐 公筷公勺》網絡倡議書提出了七點倡議。倡導“公筷公勺”行動、實行分餐制、不用自己的筷子相互夾菜、不咀嚼食物餵食嬰幼兒、實行“光盤行動”、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以及堅決抵制“野味”誘惑。

  浙江各地文明辦聯合有關部門結合此項倡議書,紛紛展開行動。杭州市向市民發出倡議書,倡導市民在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倡議餐飲企業設“公筷公勺專區”、主動提供並引導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嘉興海寧發出“公筷公勺、健康分餐”倡議,並同時發佈“公筷公勺”服務指南,公佈首批21家參與的餐飲企業“紅榜”;台州市星級旅遊餐飲單位按照標準實行“公筷公勺”制,用微信對市民進行“公筷公勺”的宣傳,不具備分餐條件的旅遊餐館推行“雙筷制”、“公筷制”,通過溫馨提示卡等方式友善引導提醒客人使用公勺公筷……

  目前,浙江省“公筷公勺”行動已取得積極成效,公筷公勺等文明好習慣正由高傳播率向高認知率、高認可率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