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知識什麼是文化,二者有什麼區別?

布儀


一、二者的聯繫:獲取途徑不同。知識的來源在於認知和積累,對文化起支撐作用。而文化的蓄蘊則在於知識的昇華和修養的提升。知識是通過知識點與面的主動學習進行的主觀活動,而文化是隨著知識點與面的增長與積累而潛移默化的。

二、二者的區別:知識是人們通過認知體驗以後獲得的主觀感受,即經驗。文化是一種現象,它包含知識,是一種更為廣闊的知識。知識重在知識本身,文化不僅包含知識,還包含歷史、又來、發展、關聯等。

三、作家梁曉聲給文化的定義:1.根植於內心的修養;2.無需提醒的自覺;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九鍋十蓋


什麼是知識?

知識是人們探索未知世界的總和,是人們所掌握的學識,見識的深度和廣度,是得到了印證的,科學的,被現實世界所認證的。

什麼是文化?

文化是知識的昇華,是修為,是修養,是自我淨化,是境界。常常聽人說:"有知識,沒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麼呢?是學歷,是經歷,是閱歷,都不是。真正的解釋,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二者的區別:有知識不一定有文化,而有文化也不是一定沒有知識,二者有關聯,但不一定能夠統一。


我心飛翔向日月ytm


知識是指對某種物質和事件的認知,而文化則是要通過化解人類的野性,使之有別於禽獸,文化的目的是要讓人類過上沒有戰爭,奴役和壓迫的文明生活,而知識本身並不具備化解人性的作用。

有知識的人未必有文化,有文化的人未必有知識,如果一個知識人不懂與他人和社會相處的道理,不知道正義和邪惡為何物,那麼他仍然是一個沒有文化的野蠻人,他就有可能成為被野心家利用的工具,他就會去研製各種殺人的武器,就會去制定不符合人類需求的宏大規劃。

如果一個沒有知識的人,知道該如何與他人和社會和諧相處,能夠自覺遵守道德規範,能夠自覺維護公平正義,那麼他仍然不失為一個有文化的文明人。

做為教育者首先應該注重學生的文化修養,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讓學生能夠有明確的價值判斷,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文明與野蠻,什麼是正義與邪惡,什麼是道德和信仰,什麼是體面的生活,只有如此,他們才能不再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沉醉的文人


知識,這個詞語也有她的自己世界,如果你是理性主義者(康康哲學與弗洛伊德分析精神學),在改造世界與世界相處的過程中,則思維,科學,唯物辯證法等等就是你的知識,而這些知識都是意識心靈下的知識,而以此知識為理念,則是個客觀理性主義者,如果以此來修行自己的靈魂,那麼你就會像佛家聖徒一樣非常的悲壯與情感分裂。這是一種文化,一種有教養的文化。因此純粹的理性主義者絕不能持久,在長時間集中精力思維之後,馬上就要轉換到無意識的快樂時刻或無意識的習性之中。

……如果你是情感主義者(尼采非理性哲學與榮格潛意識心靈學),則心靈,靈魂,情感,生命等等就是你的知識,而這些知識都是潛意識心靈下的知識,而以這些知識為理念,則是一個客觀唯心主義者,如果以此來修行自己的靈魂,那麼你就會像是一個融化在美與飛鴹的靈魂中的藝術家。而這樣的人無疑是一個最幸福的人,完整人格的人。但這樣的時刻不能持久,當美妙的快樂高潮時刻發洩完之後,馬上又跌落到現實世界之中,而現實世界的生活又喚起了理性思維。因此這是一種文化,人性化的文化。

……綜上所說,知識是一種思想,是一種在此思想之下如何達成心靈與世界和諧相處的行為與方式。而文化卻是一種境界,一種理念,一種人生觀,價值觀。文化有等級高低之分。在心靈與外部世界相處的行為中,如果達到了二者完全一致的程度 ,那麼這種文化就是比較高級價值的文化。也許儒家《中庸》思想的致中和就是最高之文化了。

……實際上完美的知識與文化考驗的就是我們在意識心靈與潛意識心靈之間,理性與情感之間如何做到無障礙地流暢地轉換。而野蠻粗暴卻既無理性的剋制,又無情感的快樂。而且是一種毀滅性的情慾發洩。



國學思維


“知識”和“文化”二者的區別在於:

知識:

就是見識、學識、經驗,知識的實物體現在“文憑”。

文化:

沒有實物體現,它表現為一個人的道德、良心、審美情趣、藝術修養, 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好的人品!

這就是知識和文化的人文區別, 一個國家有生產製造的能力還不夠, 還要有自身文化傳統,民族藝術傳承 教育,教化,信仰, 以及這諸多因素結合在一起形成的強大創造力和創新力, 並能廣泛地影響到其他國家和民族, 這就是光有知識所不能達到的文化的力量!

二者的理論區別:

一、知識泛指一切經人驗證過的有用信息。

二、文化則指科學、藝術、哲學、宗教等,既廣泛又系統的人類知識成果,它內涵了人類對真善美價值結構的一切探求成果。

三、知識只是文化的相對局部和初級層次的內容,而文化既包涵了一切知識,又是對一切知識的把握和審現。

文化高於知識,知識只能隸屬於文化!

知識:

知識是指信息的擁有,或快速定位信息的能力。

第一本全面的英語字典的知識有兩種:

我們自己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或我們知道在哪兒我們可以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在企業或個人電腦用戶中,知識不僅意味著實際信息的擁有或如何得到他們的擁有,還意味著更高級一些的“知道怎樣”。

企業近來漸漸開始將他們積累的知識視為一種資產,並且開始開發知識管理計劃和應用了。有一種新的應用叫做數據挖掘,它試圖從公司積累的商業事務和其它數據中開發出知識。

在哲學中,知識的理論被稱為認識論,它用於處理有多少知識來源於經歷或來源於天生的推理能力;知識是否需要經過確認,還是可以被簡單的使用;以及當關於同一事實集的新思想產生時知識如何改變的。

文化:

文化是天地萬物(包括人)的信息的產生融匯滲透(過程)。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

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

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遊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

知識與文化的本質區別:

知識以物為本,文化以人為本!

“文化知識”是人們非常熟悉也慣於連用的一個詞。

長期以來,人們經常互用“文化”和“知識”的概念甚至將其作為一個概念,只不過偶有側重而已。

“文化”和“知識”這兩個概念是有區別的。近現代以來,隨著知識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知識事實上正以它鮮明的特質從文化的羽翼下脫穎而出,並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和速度衝擊乃至顛覆著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

當前,我們既要辨析知識與文化的區別,又要使兩者在實踐中相輔相成、實現融通。

知識以物為本,文化以人為本:

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闡述了靈魂把握真理的“五個能力”。

一是“科學”,即從物質世界中探索而來又被實踐證明了的永恆不變的必然規律,以及從應用研究中所獲得的專業技術;

二是把科學應用到勞動生產中獲得的“技藝(技能)”;

三是“明智”,即權衡利弊得失的選擇,猶如人們常說的“識時務者為俊傑”;

四是在重大罕見的、超乎尋常的關頭能前瞻未來、順應趨勢的“智慧”;

五是從終極意義來反思人生和社會後的“大徹大悟”。

知識是以物為本的求真,以物為本的知識具有客觀性、科學性、專業性。

而文化卻是以人為本的求善求美,以人為本的文化具有主觀性、經驗性、歷史性、社會性。從科學實驗到應用研究所形成的知識,可以從學校或書本中獲取。

文化當然也需要學習,但更需要從民族歷史、社會生活與人情世故中去感悟。

尤其是中國文化,從“修”到“悟”的歷練過程。要讀懂中國文化,需要有一個在漫長社會生活實踐與複雜人情世故中去感悟的過程;僅僅依靠書本學習,很難領會文化的真諦。

知識以物為本,物以類同,這決定了知識無國界,具有通用性;文化以人為本,人以群分,這決定了文化有異同,具有民族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

知識需要以文化來統領:

從“知識就是力量”,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再到今天知識經濟風起雲湧,知識顯現出越來越強大的力量。

如果說知識是術與器,那麼,文化就是道與德;人的價值觀、道德觀等決定著知識的使用方向。

老子曰:“勝人者力,自勝者強。”勝人之力可以用知識、用科技來提高,而自勝則更多需要精神意志來支撐。

文化決不僅僅是消遣之事,而是人自我完善、自我調整、自我平衡、自我修煉的力量源泉,它對知識有著統領意義。

文化需要用知識來開闢新途: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與生存哲學,是一種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這決定了文化具有惰性與慣性。強調知識應以文化來統領,並不是要厚文化而輕知識。事實上,文化表現為歷史經驗的沉澱,知識表現為永不停息的開新,知識的創造對於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在人類歷史上,“文而不明”、文化被無知所矇蔽的現象不乏其例。

當今時代,雖然人類科技發展已經取得很大成就,但科技進步依然是日新月異,尤其對物質本質、宇宙本源、生命本性等的探索不斷深入,甚至有可能出現革命性突破,相關科學成果不斷湧現,人類認識的疆域在不斷拓展,知識在不斷增加。

這些新知識的增加不可避免將對人類的文化觀念產生重大影響。對此,我們應該有豐富的想象力,也應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推動人類文明發展是知識與文化的共同使命。把知識與文化融會貫通起來,是我們應該具有的態度。

知識是一種智慧開礦也是一種技能力量。

文化是一種外表體現的素質教育,也是一種道德修養成果。兩者同義不同意,同行不同道,有近意義,意思有區別!

不喜勿噴哦😊





跋涉者蘭州


什麼是知識什麼是文化,二者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知識什麼是文化

知識是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

“知識”,就是“知道”了的“見識”,是指人類通過自身探索發現了客觀存在的見識學問。這些見識是一個一個發現的,所以我們可以稱其為“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包括了物質世界的現象、規律,當然也包括了精神世界已知的各種法則。

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文化就是某個地區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但又不僅僅是對應這些事物的實體。文化是一種相對抽象的概念,存在於精神層面卻又包括了對應這些概念的實體。

簡單來說,文化就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產物以及衍生出來的實物。

文化務虛,知識務實

知識理性,文化感性。文化包含知識,卻無法量化,只有依靠知識來給文化以標準。

就好像我們說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到底怎麼樣,不通過考試和文憑是無法量化的。文化也是如此,我們說一個人有文化,該如何給出判斷依據?知識通過考核量化給我們一個最直觀的,雖然不精準但是大體上比較靠譜的判斷依據。

從粗線條上來說,一個人讀書多少代表了他對知識的吸收量,而對知識的吸收量則代表了他是否有文化。

當然有些人讀了並不吸收,吸收了並不轉化,最終對文化的融入和貢獻也 不高。這樣的例子也非常多,但是讀書多少能夠判斷一個人有無文化是到目前為止最簡單、大數據中最合理的方式。

要不然為什麼好文憑那麼值錢呢?

知識可以量化文化水平,但是文化絕對不止於知識學習。文化高出知識的所在就是個人的、社會的思考,是精神層面的東西。

知識可共享,文化區域性強

我們說“漢文化”,其實涵括了漢民族所有方面的知識,以及各種思想流派——這就是精神層面上的東西——並且反過來指導我們的衣食住行,加強漢文化的特色和行為準則。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文化其實就是社會化、區域化特別明顯的一個定義。即使全球的文化,在面對整個宇宙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稱作“地球文化”。

所以,文化這個東西雖然廣博,但是在根本意識中是一種對自我的肯定和保護。校園文化、企業文化、湖湘文化、中原文化、漢文化、歐洲文化、亞洲文化,哪一種不是在文化的名頭下加強區域性保護和發展?

為什麼我們呼籲加強文化交流?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文化的區域性會互相戒備、互相獨立、互相敵視。唯有交流、消融,才能共同發展。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

宗教知識和宗教文化。這個例子舉出來,估計也不用細說,大家都知道知識和文化的區別在哪裡了吧。

對於宗教來說,知識是見識,文化是控制。知識是知道宗教的起源、歷史、歷程和可能的未來以及各種宗教儀式,而要走入宗教文化,你必須用身心去接受他的控制。

知識是實用的,文化有實用的知識,也有無用的知識,還有超出知識的哲學、宗教的其他內容。知識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相對有客觀邏輯判斷,而文化主要是從心來斷。

所以我們都說接受新知識,追求新知識,但並不怎麼看好異域文化。文化滲透、文化演變,都不是什麼好詞,因為這意味著其他文化的入侵,也就意味著自身文化生存概率的降低。

知識可以無條件接納,而文化就得考慮清楚。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都知先生帶你,知曉世界文化

知識和文化,單從字面來看,他們好像不是一個概念,但實際上,當你細細的去品的時候,去研究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可以說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可以這樣說:文化靠知識累積來的,知識靠文化來才能發展的。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請我用最簡單的方式說一下

什麼是知識

知識是人類發展中解決的一切困難後,所累積下來的經驗。所有記錄在冊的,都是人類思想的結晶,是經過一代又一代智慧的碰撞才產生的。他們會被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引導人類文明的不斷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

這就是知識

什麼是文化

文化,是知識一代一代累積後,所形成的一個規矩,這個規矩具有一定的範圍。例如:中國人自古崇拜龍圖騰,一代一代的人們都教育孩子,龍,是保護我們的神。時間久了之後,所有中國人都默認“龍”是我們的保護神。中國文化就依次為基石,散開。

再者宗教、藝術、民俗、等等,都是根據這樣一個模式:意識 -- 知識的傳承 -- 成為文化。

這就是文化

二者什麼區別

我覺得問這個問題,得應該這樣問:先有知識還是先有文化。二者的區別在於,誰先誰後而已。

經驗的累積產生了知識-知識的累積產生了文化。

就是這麼簡單。


現在,你理解了嗎!


都知先生


區別一下各自普遍的定義:

知識就是一切人類總結歸納,並認為正確真實,可以指導解決實踐問題的觀點、經驗、程序等信息。知識拿來就能用,立馬可以指導實踐行動的信息,它必須是可以表達、表現出來,具備傳承性,可以多種多樣,但必須能夠讓接收信息的人理解,表達的過程也會產生一定的信息損耗或是錯誤理解。

文化則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至於這個概念如何解讀,包含什麼,人們一直眾說不一。

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我的理解:

拿人類的起源來說:原始人類剛剛學會走路、採摘野果、打獵、鑽木取火等等生存的技能都可以稱之為知識,因為這些信息經過實踐得出符合人類生存需求,於是它作為知識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每個新生兒都從頭開始學習,絕大多數的人類都能理解,這就是知識。因為多方實踐,週而復始,人們得出更好更完善的知識來傳承,更簡便,更快捷。所以有"知識改變命運“、“實踐出真知”這一說法,我把知識理解為可以掌握的技能,學習知識可以知曉世事。

原始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逐漸擺脫了以採果子捕魚等獲取食物的方式,開始開墾田野,種植蔬菜糧食,形成一個個部落村莊,人群往來開始密集,實現了交流、互助、定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史稱之為農耕文化文明。之所以稱之為文化,因為人類聚居,思想交流發展起來,精神方便的溝通理解,每個部落可能有不同的文化,因為他們的思想包括領導人實行的措施不同,人類心理產生差異。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一說法,我把文化理解為人們對於同一事件產生的不同看法,可以是文化內涵,文化修養,文化傳承……,學習文化可以明禮。

知識與文化的共通性

二者都是可以傳承的,知識傳承學會了掌控了變成了技能,是客觀存在的。文化傳承小到一種家族的信仰,大到一個國家的底蘊歷史,是支撐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精神鼓舞,民族自豪感等等。

學習知識,加上自身的理解、感悟、解剖,傳達給大眾,同樣可以形成一種廣為人知的文化。比如一部紅樓,客觀上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當時歷史下知識,如何烹飪美食?如何學習作詩等等;主觀上卻有一代代的人研究紅樓中的字字句句,感慨曹雪芹嘔心瀝血,“十年辛苦不尋常”,許多人都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於是形成了紅樓文化。一部紅樓不知養活了多少人!

所以我認為知識與文化本生就是相同的,只是可以轉化為文化內涵底蘊比如文化知識,想要分的非常清楚是不可能了,用這麼一句話結尾:“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以上為頭條號“晴空莽莽”的回答,頭條App搜索關注“晴空莽莽 ”與您分享更多文學、詩詞、歷史趣聞。


晴空莽莽


蘇格拉底曾問泰阿泰德“知識是什麼,因此什麼是知識的問題又經常被稱之為 “ 泰阿泰德問題”。

而在學術界,從英國的泰勒開始,世界上出現了兩百多個有關文化的定義。

從蘇格拉底探尋知識為何物,到現在仍有人研究的“文化”的定義,無論是哪一個課題最終都也是概念寬泛卻很難達成共識。

對我來講,我認為“知識”和“文化”不是應該是一個靜態的名詞,它們應該是一個動詞,是隨著時間的轉變和歷史的推移,不斷向前發展和演變的。

二者在人類發展歷史中始終相輔相成,相互成就。

知識的增量會提升我們對世界的理解,開闊眼界,而當知識達到一定厚度的時候就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及行為方式。

個體出現變化後在潛移默化中開始影響周圍的人,猶如蝴蝶效應一般,個體的某種改變會影響到一個群體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

直至最後整個群體形成習俗,風俗。

這種知識對於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演變成對於一個群體影響。並最終形成這個群體的群體的文化。

知識來源於思考,立足於驗證,影響於傳播:

泰阿泰德說:“某人知道某事,以覺察的角度來說,知識就是感覺。”

這種“感覺”是我們對世界的好奇。

因為好奇心的驅使,我們開始思考,為了知道我們思考的是否正確我們又開始了反覆驗證的過程。

就像柏拉圖說的:從“得”到“證”成的“真”的信念。

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他們都因為對世界的好奇,產生疑問,提出質疑,反覆驗證,並且最終堅持真理。為此,有些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而知識產生後,通過傳播,就能讓更多的人學習。

德魯克說過,知識足能夠改變人或某種事物的信息。所以知識不光能改變個人的命運,也能影響人類未來的發展。

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不僅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而且還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理論支持,推動了科學革命。他的研究正是基於哥白尼,伽利略等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家對世界進行的探索。

對於自己的成就牛頓是這麼說的:

如果說我比別人看的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文化是受相同知識影響下產生的“群體人格”:

不同地區因為地理位置,歷史發展等多種因素,會產生不同知識傳播的深度廣度和維度。

那麼,根據人們接受知識的不同就產生了不同的精神價值、生活方式和集體人格。

受不同知識傳播的影響而產生差異化的群體,就形成了自己的“群體文化”

比如,不同地區的人會因為不同知識而產生不同的地域文化,像是南北差異。

而不同國家,也在各自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體系。

比如,西方學者歷經百餘年觀察,發現中國與歐美國家的諸多差異。這不僅是因為在國家起源上不同,更是因為文明類型、文化傳統上的大相徑庭。

1947年費正清在出版《美國與中國》,就開創了中美文化比較。

由此可見,相比於知識,“文化”的概念更廣闊,它不是涉及個人和世界未來受到“知識”的洗禮而帶來的垂直性的影響,而是代表了被改變個人把這種影響擴散到整個群體,從而造成的群體行為方式的改變。

如果是知識的影響是垂直的,那麼文化就是擴散性的。一個代表深度,一個代表廣度。


四城風月


一個很簡單的標準:

多了很多書,依然過不好自己的一生,這屬於有知識沒文化;

日子過得很優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可就是讀的書不多,肚子裡沒墨水,但是人也不粗俗。這屬於有文化,沒知識。


一句話,知識是用來對付考試的,文化是用來“過日子”的。

就拿太極拳來說,有的暴發戶也有樣學樣趕時髦。這不過是一種運動,只要智力和生理構造沒問題,誰都能學會。但問題是,某老闆即使學會了動作,也只是一種“信息身體化”而已。

而有太極文化的人,懂道家精神的人,可能行走坐臥都像是在打太極。人家早已把那些動作要領融進自己的血液裡了,早已變成一種生活習慣了。


再比如中國學生學英語,考試個頂個高分,但是啞巴英語,一句話不會說,見了老外只會“Hello”。這就是有知識沒文化的典型。


還有這些年洋文化流行,十個人都開始喝紅酒開趴忒。但紅酒到底是什麼味,只有喝的人知道,只有夜深人靜人群散去的時候,自己才知道心裡的滋味。


所以,文化是內涵,是內在的東西,是由內而外,從裡面向外散發出來的東西。知識只是形式,沒有內容。


有文化的人一定有知識,但是有知識的人,就不一定有文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