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和京東同臺競技,To B的危與機

騰訊、阿里和京東同臺競技,To B的危與機

雲與AI可謂競爭異常激烈,包括BAT這樣的巨頭,也有一眾創業獨角獸。京東企業業務日益成為京東To B的重要出口和關鍵環節,其七八年前即展開業務,面向B端客戶,提供物資採購和採購周邊的數字化轉型服務。京東企業業務為京東的B端戰爭增加了砝碼。

撰文 | 藍洞商業 郭朝飛

B端戰爭日益升級。

3月18日,騰訊發佈2019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2019年全年騰訊營收3772.89億,同比增長21%,淨利潤943.51億,同比增長22%。值得注意的是,其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為299.2億元,同比增長39%,佔總營收比重28.2%,已經比肩遊戲業務佔比。

前不久,百度也曬出2019年的成績單,其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百度智能雲獲得兩位數增長,利潤率大幅提高,百度AI to B業務成果顯著。

劉強東則再次提起技術。

3月2日晚,京東發佈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劉強東說,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京東發揮技術上的優勢,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互聯網技術迅速轉化為十多項應急防疫方案。

劉強東還回憶起17年前的“非典”,當時的京東尚是一家小公司,對疫情有過切膚之痛。在各行業面對數字化轉型的大勢之下,技術與To B越來越成為企業應對各類外在風險的關鍵一環。

與此相印證的是,京東財報顯示,京東供應鏈及其他服務收入的佔比從2017年的16.8%增長至2019年的35.5%。京東與其提出的“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近了一步。

京東To B主要有三條戰線,包括京東雲、京東數科與京東企業業務。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企業業務事業部總裁宋春正接受「藍洞商業」採訪時說過,在京東To B的版圖中,京東雲與京東數科更專注技術領域,京東企業業務則是整合京東技術,包含商品、物流等基礎設施資源,服務整個B端市場的企業客戶。

2019年12月,京東整合原京東雲、人工智能、IoT三大事業部,形成京東雲與AI事業部,京東集團副總裁周伯文任負責人,向劉強東彙報。最近,原京東雲、京東人工智能、京東物聯三個品牌統一為“京東智聯雲”品牌,京東的意圖在於,整合技術能力,握起拳頭出擊。

不過,雲與AI可謂競爭異常激烈,包括BAT這樣的巨頭,也有一眾創業獨角獸。京東企業業務日益成為京東To B的重要出口和關鍵環節,其七八年前即展開業務,面向B端客戶,提供物資採購和採購周邊的數字化轉型服務,目前看已經是行業中的領軍者。

京東基於自身在B端的長鏈服務模式,加深對B端用戶服務經驗的同時,發揮技術、供應鏈與服務的資源優勢,協同整合產業資源,針對不同類型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服務。數據顯示,京東企業業務服務超過85%的全球500強企業,同時客戶還包括多家國企央企和超過700萬家中小企業。京東企業業務為京東B端戰爭增加了砝碼。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京東企業業務與其他公司發起“企業復工保障計劃”,為企業提供生產運營物資的快速尋源、安全防疫的多場景服務、員工關懷等維度的技術與資源支持。數據顯示,1月24日至2月18日,該計劃累計服務超過131萬企業客戶。

危與機有時只是一線之隔。

考驗時刻

交通、能源、運營商、金融等基礎設施行業,關係著社會的正常運轉與基本民生,也是京東企業復工保障計劃重點服務的領域。

拿鐵路、航空、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來說,隨著各地陸續復工,主要挑戰表現為如何有效防護、避免出現交叉感染與疫情擴散。同時,當前防護物資缺口大,配送運力有限亦是一個難題。

京東企業業務結合以往在交通行業的服務經驗,協同上下游,發揮其數字技術優勢,形成更加敏捷的供應鏈,保障高效、及時的物資供應和場景服務。

比如,成都地鐵日均運營客流量為400萬人次,僅靠手持測溫儀很難快速準確完成乘客體溫測量,更高效、智能和精準的測溫設備及安檢手段成為當務之急。

騰訊、阿里和京東同臺競技,To B的危與機

事實上,各地地鐵公司均面臨這個難題,北京、廣州、成都等地的地鐵公司都在尋找一站式體溫監測解決方案。京東企業業務聯合上游品牌與技術廠商,結合地鐵公司的安檢流程和服務要求,組建以測溫門和熱成像儀等設備為核心的非配合式熱成像體溫測試系統,同時協同各地服務商資源,提供一站式的快速安裝及調試服務。

在解決方案落地中,京東企業業務協同上游廠商與本地服務商,24小時內完成非配合式熱成像體溫測試系統的交付和現場調試。

通過這套系統,在監控覆蓋範圍內,如果遇到溫度異常的乘客會自動報警,並不需要乘客配合。京東方面表示,這在保障公共安全、不給乘客造成不便、不增加安檢人員壓力的同時,大幅升級地鐵安全營運能力,確保疫情期間公共服務不降速。

京東企業業務相關負責人說,“公共服務領域是阻斷疫情擴散的重要戰場。疫情期間,鐵路等公共交通行業的物資需求最關注兩點,一是是否有充足的物資供應,二是是否有物流能力實現物資的準時交付。而這兩點,考驗的就是企業的供應鏈能力和本地服務能力。”

京東方面的數據顯示,1月24日至2月18日,來自交通、金融、運營商、能源行業的企業採購需求位居京東企業業務服務行業的前列,訂單數超過147萬,其中交通行業訂單數同比增長52%。

公共服務物資保障之外,京東“企業復工保障計劃”聚焦復工物資採購難及數字化能力不足等問題,推出“京東慧採SaaS專屬採購平臺”。

該平臺將平均採購部署週期從120小時降低至2小時,在滿足不同企業運營管理的個性化要求下,進行快速線上部署,為企業提供包括採購尋源、在線協議、電子發票、自動對賬等多種功能服務。此外,通過數字化技術,將以往傳統線下的採購流程從26個整合為10個,將密集接觸場景從8個降至0,提高企業採購管理效率的同時,實現“無接觸採購”。

數據顯示,京東慧採SaaS專屬採購平臺上線以來,用戶註冊數持續增長,環比增長率達133%。

數字基建

京東企業業務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得益於其過去幾年的積累。

從成立之初,京東就沒有將其定位為中間商或撮合商,模式也不是賺差價那麼簡單,而是要打造讓供應鏈上下游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共同共享、無縫連接的“數字基建”。

宋春正曾向「藍洞商業」解釋,京東企業業務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貿易商,與合作伙伴也不僅僅是一個通路和所謂的買賣關係。“我們的主要精力在於研究客戶痛點,發現和提供最高效的全流程系統化對接。”

簡單地說,過去供應商是把貨放在平臺上賣,現在京東跟供應商進行系統對接,只要客戶發出採購需求,系統就會把需求自動傳遞給供應商,中間不需要人,但會用到京東的算法、算力,剔除人為干預因素,這就是所謂的智能採購。

京東企業業務以採購為主賽道,逐漸將其服務擴展至智能供應鏈、智能製造和數據及技術服務。宋春正稱,面對萬億企業市場,京東企業業務致力通過數據共享和資源協同打造企業服務綜合體,與合作伙伴一起用技術的力量推動企業降本增效,助力數字化轉型升級。

事實上,疫情期間,京東通過“企業復工保障計劃”以及其他解決方案,幫助部分行業加速數字化轉型。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信息化水平相對滯後,農產品上行效率低下。最近,雲南省衛健委聯合京東與社會各方援助力量發起一項行動,從3月4日開始,雲南省12個州市的1132名援鄂醫療隊員家屬,每週都會收到由京東配送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套餐。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雲南省與京東將一線醫護與助農相結合,有效對接供給側和需求側數據。

京東零售集團企業業務事業部西南區總經理潘峰解釋說,此前與本地農貿公司合作中,京東收集了雲南滯銷農產品信息,併為其搭建快捷綠色通道。此次活動中,配送給一線醫護家屬的新鮮蔬菜優先從就近的雲南省本地貧困農戶處採購。這樣不僅可以有效保證蔬菜的品質和新鮮度,更通過對醫護人員家屬的定點供應,實現了扶貧農產品的銷售,有力緩解了農戶在疫情期間的經營壓力。

依託數字化技術,整個流程實現了服務過程的可視化與可追溯,具體表現在,醫護家屬可以通過商品條形碼,查看蔬菜採摘及產地溯源信息和物流信息,捐助企業則可通過平臺,實時查詢捐贈資金的使用狀況。這為京東企業業務下一步助力農業數字化積累了經驗。

事實上,京東聯合多地針對疫情期間的各種突發性需求,打造了一系列數字化平臺,發揮供應鏈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價值,幫助各地政府和組織在進一步落實公共服務舉措中貢獻力量。

騰訊、阿里和京東同臺競技,To B的危與機

一位行業專業分析說,公共服務關係國家民生服務質量及經濟運轉效率,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確保公共服務的正常運轉是確保打贏抗疫攻堅戰的支撐力量。京東通過發揮自身的技術能力、尋源優勢、基礎設施能力等,協同鏈接上下游企業,精準、高效和高質量的滿足了公共交通的突發性物資採購及場景服務要求,不僅助力了公共服務組織機構在疫情考驗中增強運轉能力和服務質量,也為未來公共服務向數字化轉型提供有益的借鑑和參考。

數字化轉型不會一夜間完成,這場B端戰爭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