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助產!走進國內最大長江鱘人工繁殖基地,探祕水中大熊貓如何“生子”

“出來了、出來了。”四五個人圍在一張“產床”前,有的幫忙扶著不時扭動的“產婦”,有的雙手由上至下捋著“產婦”的腹部,一會兒功夫,成千小生命噴湧而出。隨後,“產婦”幾分鐘前氣球般鼓脹的腹部逐漸癟了下去。

“產房”外,陽光明媚、波光粼粼,十餘個約十米寬、四十米長的池塘依次排開。“產房”周圍沒有其他建築,可以說是獨棟湖景產房。“產婦”更特殊,它是有著“水中大熊貓”之稱的長江鱘。產卵只是第一步,接著還需要人工授精、脫黏、孵化……

3月17日,紅星新聞記者走進了位於成都市高新西區的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的長江鱘保育車間,記錄了長江鱘生產的全過程。目前,四川儲備了全國80%以上的長江鱘親本,子三代已經繁殖成功,相當於人的四世同堂。

而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是四川省唯一的省級專業水產科研機構。其中成都基地有100多畝魚池,宜賓基地大約有40多畝魚池。

按摩助产!走进国内最大长江鲟人工繁殖基地,探秘水中大熊猫如何“生子”

工作人員圍在“產床”前

四五個接生人員

人工按摩助產

進入研究所,沿著池塘中間的道路走大約兩百米遠,就能在右側池塘的後方,看到一個一層高、門口寫著“保育車間”的獨棟建築。車間內左側是齊腰高湖藍色的方形水池,右側是八九個圓形的水池,偶爾有魚躍出水面。大部分時候車間都只能聽見安靜的流水聲。17日下午,這裡格外熱鬧。

按摩助产!走进国内最大长江鲟人工繁殖基地,探秘水中大熊猫如何“生子”
按摩助产!走进国内最大长江鲟人工繁殖基地,探秘水中大熊猫如何“生子”

車間的最深處左右兩側有兩個長寬約四米的方形水池。兩個水池中間的空地,擺著一張齊腰高有些特殊的單人床,床面向下凹陷呈半圓狀。這兩處分別是長江鱘的催產池和“定製”產床。伴隨著翻騰的浪花,三個工作人員配合著用擔架、毛巾等工具將長江鱘轉移到了產床上,使其雪白的腹部向上,靠近尾部的產道口對準產床缺口。

按摩助产!走进国内最大长江鲟人工繁殖基地,探秘水中大熊猫如何“生子”

人工按摩助產

一米多長、五十多斤的長江鱘不時扭動身體,隨後,綠豆大小的魚卵慢慢溢出,順著產床上的缺口流入了下方一個洗臉盆大小的鐵盆裡。幾分鐘後,長江鱘的肚子漸漸癟了,工作人員一頭汗水,下方的鐵盆裡也逐漸被鋪滿。

順利產卵只是第一步。“魚卵馬上會和取出的精子混合進行人工授精。” 四川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養殖技術研究室副主任賴見生將精子倒進了盆中並加入清水,不斷攪拌進行人工授精;之後又加入滑石粉進行脫黏。

“長江鱘的魚卵受精後會產生黏液,黏性非常強”,在野外便於其受精卵牢牢黏附在沙石上不被沖走。在人工繁殖的孵化過程中,需要將這些受精卵儘可能地分離便於孵化。之後受精卵還會被轉移至一個圓柱形長筒中,連上了鼓風機,用氣體繼續攪拌分離一個小時左右。

按摩助产!走进国内最大长江鲟人工繁殖基地,探秘水中大熊猫如何“生子”

將這些受精卵儘可能地分離

為什麼要人工繁殖?

存活率可提高几十倍

參與繁殖的長江鱘被放入了專門準備的“月子中心”——池塘裡的水是剛加入不久的清水,中間有一個增氧機,用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按摩助产!走进国内最大长江鲟人工繁殖基地,探秘水中大熊猫如何“生子”

產卵後的長江鱘放回池裡

“往年的繁殖時間一般都是在三月底四月初,今年提前了有半個多月。”賴見生介紹,今年長江鱘的性腺提前發育成熟,上週已經有一批長江鱘進行了產卵受精。在產床旁的一個水池裡,一些剛孵化出來的小魚苗已經可以暢快遊動。

“差不多一週時間孵化出來就是這樣,比蝌蚪還小,最後能長到一米多,最重七八十斤”。旁邊圓形水池中,還有去年出生剛滿一歲的長江鱘幼體。其中大的差不多有三四十釐米長,小的則差不多一個手掌長。

按摩助产!走进国内最大长江鲟人工繁殖基地,探秘水中大熊猫如何“生子”

長江鱘幼魚

在記錄表上可以看到,當天一共有5條雌魚,3條雄魚參與了繁殖。其中4條雌魚分別都產了約2500毫升魚卵,還有一條產了1000毫升魚卵。“一般一條雄魚的精液就能滿足很多條雌魚產下的魚卵受精了,用3條雄魚的精液,主要是考慮到遺傳多樣性。”賴見生介紹說,1毫升魚卵大約有60顆,2500毫升大約就是15萬顆。懷卵量大是一種生存策略,在野外包括被水流沖走、被其他魚類吃掉等等原因,從受精成功到孵化再到最後長大的少之又少。

而目前通過人工繁殖,最後的成活率已經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較自然繁殖提高了幾十倍。賴見生表示,接下來很快就需要喂“開口餌料”,再長大一點還會進行轉食,這兩個階段非常關鍵,淘汰率接近五成。

看不見的外科“微創”

十秒鐘一臺“難產手術”

在雌性長江鱘產卵的初期,有時候會遇到“難產”。然而,只需要工作人員拿著手術刀微微發力,前後十秒鐘左右,就完成手術。主刀工作人員劉亞介紹說,她在兩條輸卵管的交匯處切了一刀,解決魚卵堵塞不易排出的問題,類似順產時增大產道。

“長江鱘離水半個小時是沒有問題的”,但一切操作都會盡量的快,而劉亞的“快刀”已經練了8年了。劉亞回憶,她通過解剖同類型鱘魚,摸清產道結構,之後用西伯利亞鱘進行輸卵管切割手術練習。

“練習熟練了,才對長江鱘進行手術”。早期其它鱘魚人工繁殖的時候,有的採取的是剖腹取卵手術,耗時長,操作複雜。“輸卵管切割手術操作相對簡便,創口小,不需要縫合,也更利於後期恢復”。

按摩助产!走进国内最大长江鲟人工繁殖基地,探秘水中大熊猫如何“生子”

清洗受精卵

“這次參與繁殖的長江鱘,都是野生長江鱘人工繁育的第一代。”賴見生介紹說,長江鱘性成熟大概需要6到8年的時間。截至目前,長江鱘已經成功繁殖到了子三代。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成都基地現在儲備了50條左右子一代的長江鱘。從2012年第一次進行長江鱘的人工繁殖到今年,參與繁殖的都是子一代。“選擇子一代參與人工繁殖,是因為年齡合適,這一批魚正處於盛產期”。

除了人工繁殖技術越發成熟,劉亞和同事們還觀察到了一個前幾年沒有出現過的現象。參與過繁殖的子一代長江鱘,最近一兩年到了三四月份的繁殖季節就有自然產卵的現象。這說明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這批長江鱘可能已經具備了在自然環境中自然繁殖的能力。“目前人工繁殖的目的就是擴大種群,為野外放歸做好準備。”

據悉,最近10餘年,長江全江段均未發現自然繁殖的長江鱘幼魚。而在今年三月初,長江鱘的保護工作又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20尾已經參與過人工繁殖的子一代長江鱘被放歸到青衣江。

“長江十年禁漁期開始了,無論這20尾長江鱘的野外放歸試驗能否成功,長江鱘重回自然的腳步都不會停下。”賴見生表示,而在重歸自然的過程中,長江鱘還會面臨不少風險。他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在人工繁殖的條件下,擴大人工繁殖種群,等待長江身體恢復得差不多的時候,也有了足夠數量的長江鱘可以重返江湖。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林聰 攝影記者 呂國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