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10月24日,備受全球矚目的“世紀工程”和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據門羅小編了解,該橋從設想到建成,總共歷經了35年。在建設過程中,還創下了最長跨海大橋、最長鋼鐵大橋、最大規模的鋼橋面鋪裝工程和最長海底隧道等多項世界之最。通車後,珠海、澳門到香港的陸路交通時間從三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左右,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港珠澳大橋順利通車運營,除了無數橋樑設計師和施工人員的辛勤付出外,還離不開人工智能的助力。如作為大橋交通工程三項頂尖技術之一的收費系統,它採用的視覺識別技術能夠快速、準確地識別各類車牌。而其人臉識別技術和智能手環能夠實時監測穿梭巴士司機的駕駛狀態等。未來,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還將以大橋為應用場景,拓展更多的智能管理與應用。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通行更快速:世界首個兼容不同制式的車輛收費系統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由於港珠澳大橋通行車輛的車牌格式不同、大陸和香港電子收費模式不同,以及人工收費位置相反等原因,很容易導致三地車輛不能一次性快速通行。為此,專家們不斷地測試修改收費系統,兩年內僅修改測試版本就達136次。特別是在車牌識別方面,模擬測試高達1110次。在最新的視覺識別技術助力下,現車牌平均識別率從不到30%提高到96.7%,平均識別時間也從0.5秒縮短至0.3秒。這讓來住車輛能夠更加快速和高效地通行,從而減少了堵車等情況發生,為車主和乘客節省出不少通行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它成為了世界上首個兼容不同制式的車輛收費系統。

乘車更安全:智能監測駕駛狀態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由於港珠澳大橋的行車環境特殊,如果發生交通事故等情況,現場救援將難於陸地。為此,廣東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有限公司特別開發了一套監控系統和安全系統,來提高乘客出行的安全性。

監控系統主要用於監測司機的駕駛狀態和體能狀態。在駕駛狀態方面,系統採用人臉識別技術來實時識別司機是否處於疲勞、分神和精力不集中等狀態。如當司機在20秒內打了三次哈欠,就可能是疲勞駕駛。此時,系統後臺便會收到司機疲勞駕駛的信號,然後通過車輛上的喇叭提醒司機小心駕駛,從而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體能狀態則是通過司機佩帶的智能手環實時監測其心跳和血壓,相關數據傳輸到系統後,便可即時測算出司機的體能狀態,以評估駕駛風險。未來,該手環還可實時監測司機的體溫等更多體能信息。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安全系統則用於實時監控車輛的位置、行駛速度、車距和變道等情況。如車輛與前車的車距到了一定的警戒級別時,系統會根據產生的記錄發出警報。車道偏離、變道未打轉向燈和空檔滑行等操作行為,系統也會一一記錄,經過算法預測接下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後,便會對司機做出相應的提醒與警報。如果司機違規太多,將會停職培訓,嚴重者還將請出車隊。

另:機器人焊接鋼橋,讓橋樑建設更高效

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智能化管理

港珠澳大橋除了正式通車運營後的智能化管理,門羅小編還想和大家聊聊橋樑建設中的焊接機器人。它雖然不屬於智能化管理,但它為橋樑後期智能化管理和維護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作為世界上最長的鋼鐵大橋,港珠澳大橋有15公里是全鋼結構鋼箱梁。在焊接橋樑鋼組件過程中,為了解決人工焊接造成受熱不均的問題,港珠澳大橋採用了機器人進行焊接。它不僅彌補了人工短板和降低了製造成本,還大大提高了橋樑焊接效率和質量。此外,該大橋還首創了國內多個機器人同時焊接的自動化生產線世界紀錄。

港珠澳大橋在各大智能技術的助力下,通行車輛可以更加方便快速地通行,乘客出行的安全性也被有效地提高了。同時,這也意味著中國橋樑行業已完成從追趕先進到領跑世界的轉變,智能製造也將成為中國製造的新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