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中央最高層最新會議的幾個重要看點

昨天,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再次召開會議。

相較於之前幾次,本次會議的一些新提法、新表述值得注意。會議通稿不算太長,信息量大。


形勢

通稿核心內容分六段。前四段說疫情防控,主要是分析研判形勢和相應舉措;後兩段說經濟、復工復產等。

首先是對疫情的形勢判斷:在國內疫情“持續向好”之外,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及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帶來新挑戰。

關心全球疫情發展態勢的島友已注意到:截至目前,世界上除中國以外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中國總數。中國累計的確診數量是8.1萬餘例,全世界總計則超過了22萬例。美股一週內熔斷數次、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原油暴跌、多國實施“封城”乃至“封國”。

審時度勢,中央最高層的判斷是:“要清醒看到國內外疫情形勢的複雜性和嚴峻性”,“特別是國際疫情快速蔓延帶來的輸入性風險增加”,“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發生逆轉”。

對此,昨天的會議主要做了兩方面部署:一是重點區域,包括湖北(武漢)、北京的防控;二是防輸入和國際合作。國際合作不必多說,中國和世衛組織的合作、對一些疫情嚴重國家的援助,此前的島文分析過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防止輸入性病例這方面,新提法是防輸入要“形成閉環”,包括航空運輸、口岸檢疫、目的地送達、社區防控等環節。


此前島上在分析幾起輸入性案例時提到,航司、海關出入境、到達地和目的地等環節,存在著一定的數據壁壘,信息共享可能不及時,導致了風險點產生。最近大家看到,在北京等地,已經劃定區域統一隔離入境人員,並且及時進行分流。這是因應新情況所作的調整。


俠客島:中央最高層最新會議的幾個重要看點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防疫人員和工作人員通過體溫檢測設備對抵京旅客進行體溫檢測


緊迫

更值得注意的,是通稿後兩段。

首先是一個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緊迫感”

什麼緊迫感?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緊迫感。這是直接給各級黨委政府提要求、壓擔子,主要是在恢復秩序、推動復工復產上,要求“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前兩天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出來,很多數據預料之中的不好看。


比如:今年前兩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3%,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國家統計局相關官員指出,

“企業停工停產增多,用工減少,就業人數下降,失業率明顯上升”,城鎮調查失業率環比分別達到5.3%和6.2%。服務業受衝擊尤為嚴重。

湖北更明顯,僅以外貿行業為例:2月份湖北進出口總額下降43.5%,出口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5%。調查顯示,規模越小的企業,復工率就越低——這符合邏輯,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相對最低,受衝擊也最直接。

隨著國內疫情整體向好,此時各級幹部再不加強緊迫感,壓力會越來越大。自上次總書記在17萬人參加的電視電話會議上講話後,“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就一直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對此,昨天會議的一個重要新表述是,“要以省域為單元推動經濟社會秩序恢復”。


俠客島:中央最高層最新會議的幾個重要看點

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各地有序開展復工復產


分級

“以省域為單元推動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把全國省份分成三類:

(1)湖北(主要是武漢)、北京,依然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

(2)所轄縣區均為低風險的省份,“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3)省內仍有中風險縣區的省份,要做好精準防控,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這裡主要說說第二種情況。

根據我們的梳理統計,截至今天,全國至少有11個省份“所轄縣區均為低風險”,包括安徽、四川、江西、吉林、山西、陝西、遼寧、雲南、海南、浙江、青海

等。甘肅省此前“全部低風險”,後來又增加了3個“中風險區”。

在省域內進行風險等級劃分,是2月初浙江的首創。當時新聞記者會上,浙江官員用五色圖劃分省內區域,並進行動態調整,給人留下的印象很深。


3月14日,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表示,現在“全國絕大多數縣是低風險的縣”;今天的最新數據顯示,湖北除武漢外,全省所轄區域也都調整為了“低風險”。

風險等級怎麼劃分?

從公開報道可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精準劃分風險等級並因等級施策的相關通知。文件雖未全文公開,但從河南、內蒙古等地的報道中可以發現,標準基本如下:


低風險地區:無確診病例,或連續14天無新增確診病例;

中風險地區:14天內有新增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不超過50例;或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14天內未發生聚集性疫情;

高風險地區: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


對於低風險省份,昨天的常委會會議這樣部署: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低風險地區之間的人員和貨物流動,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對人員採取隔離措施。

如何全面恢復秩序,各地因地制宜的做法很多。總體趨勢是,低風險區域無需辦理返崗健康申報證明,持有健康證明的返崗人員不要求隔離,正常進出小區、住店、復工,放開交通管控,等等。


大家也可以對照前面的劃分標準,看看自己的家鄉省份屬於哪種,判斷生活逐漸恢復正常的進度。


俠客島:中央最高層最新會議的幾個重要看點

浙江“五色圖”變單色圖


考驗

“不得再設置障礙”“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不對人員採取隔離措施”,這樣的表述說明中央高層看到:此前一些障礙客觀存在,包括諸如健康證明各地不互認等問題。這些問題,恰恰就是復工復產的

“梗阻”所在。

道理很簡單:剛開始是嚴控人員流動,需要復工復產的區域沒有勞動力;等勞動力到了生產地,要麼面臨進小區難,要麼面臨隔離14天;企業復工可能還需要各種手續,走完手續再等員工14天,復產就更拖了。此前產生影響的許多新聞,都屬此列。

島叔梳理了全國各地的“健康證明”,比如手機上可以出示的“健康碼”,就是一個很好的發明——它最早是2月11日浙江杭州推出的數字化健康評估證明,可以動態調整。

目前來看,全國主要有三個平臺提供“健康碼”,包括支付寶、微信、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這就面臨互通互認的問題。3月7日,國家衛健委官員表示,“各地的‘健康碼’不通用的問題確實存在,產生問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俠客島:中央最高層最新會議的幾個重要看點

工作人員對“健康碼”進行掃碼


不論是什麼原因,中央已經要求問題必須解決。現在來看,江蘇版的“蘇康碼”,長三角三省一市互認;廣東、四川、重慶等省市的健康碼已互通互認;四川和10個省市簽署了健康碼互認協議,諸如此類的省際間互認不少,多存在於勞務輸出大省和用工大省之間。

“六穩”,首先是穩就業。從嚴的方面講,中央要求以省域為單位推動恢復秩序,這是命令;從寬的方面講,設身處地換位思考,養家餬口、企業存續,都需要秩序的恢復。今日,湖北省委書記應勇在荊州站站臺上看望慰問赴粵返崗務工人員時就說:“湖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付出了極大努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呼籲請求全國各地、全社會善待湖北人民,善待湖北農副產品。”


往大看,中國處在全球產業鏈的核心一環,中國經濟能否早日恢復正常秩序,對全球影響舉足輕重。因此,昨天通稿有一段專門提到:

“兼顧疫情防控和對外經貿合作”,“在落實防疫措施前提下為商務人員往來提供便利”,以“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這是負責任大國的表現。

接下來,各級幹部將面臨重大考驗。既要防疫,又要恢復秩序,如何保持動態平衡,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就看各地能不能真正做到“精細施策”。

文/明日綾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