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非自住”买房,是买“后悔”,投资=投河

就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根据1月17日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20》表示,由于贸易局势以及投资的大幅缩减,全球经济增速在2019年降至2.3%,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但是3月17日,美国著名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警告投资者,受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0.9%,为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随着病毒的继续发展,不知道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最终会是怎样?房子还能投资吗?

1)回顾2019全球经济。

在经济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去年全球前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我们增加6左右,美国从3.2降速到2.3,印度从7降速到5,这是三个唯一增加的国家。其他7个经济体增加要么不到2,要么是负数,全球经济下滑已成定局。美国外债总量和增加速度双超GDP,然而美股创了新高。大国之间开启了降息、降准、印钞竞赛模式,后期通胀是肯定的了。今年,一定看好你的存款,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不是自住,今年买房,买到的可能不是房子,而是“后悔”,投资房产,相当于投河。

今年“非自住”买房,是买“后悔”,投资=投河

身边就有一个例子,郭先生在新一线城市,35岁,有一女儿,有一套小三居室住房。家庭美满,收入稳定。手里积攒了大约50万的存款,看着房价已经回落,想再买一套房。于年前1月份看中了一套郊区的毛坯新房,单价1.1万,在售楼小姐温柔的沟通下,交了5万定金,打算领完年终奖,春节后交首付款。疫情的突然出现,使得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楼市直接停摆。郭先生买的楼盘最近正在大力度搞促销,今年买的在9折的基础上,再送车位、送装修。郭先生和售楼处多次交涉,也想享受这个优惠,但是不行。现在不想买了,想退掉定金,显然更是不可能。郭先生很后悔当时脑子一热,交了5万定金。现在想放弃定金的想法都有了,很是纠结,不知道是扔掉5万还是,继续付首付?

其实,最近观察,今年想舍弃定金的不在少数,通常2万以内的直接就不要了,超过5万以上的确实令人很纠结。

2)美股、俄罗斯石油崩盘。

疫情这只黑天鹅,已经使得美股短短几天时间,4次熔断,连巴菲特都被吓着了。自特朗普上任以来股市所有的涨幅都跌回去了。中国股市也创多年以来的新低。现在来看,中国疫情已经到了收尾清零阶段,但是全球多国已经呈现爆发形式,意大利、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中东的伊朗等等,全球超20万人被确诊,没检测的还有很多。

俄罗斯石油也没逃过崩盘。不过石油崩盘好像对我们暂时是个利好,全面收益。比如汽油重回5元时代,有的私人加油站汽油4元多,这下,大家可以敞开了开车。另外对物流行业也是利好,运输成本下降明显。电动汽车销售可能会受到打击了。

美国利息都降为0了,股市依然没有起色。现阶段是全球股市看谁跌得快,看谁能稳住?要知道,去年全球经济本来就不好了,现在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暂时还表现在预期悲观层面。实体企业层面还没大幅表现。后期如果疫情得不到尽快的控制,势必影响各国之间的贸易,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到各实体企业,关系到每个人的收入。现金为王的时代真正到来,持有现金比持有房产会更加重要,因为危机的末端是——食物。

今年“非自住”买房,是买“后悔”,投资=投河

3)疫情最先爆发在中国,目前来看是利好。

现在想想,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当时正值全国放假,企业本来就要歇业,所以影响反而减小。现在假期结束,疫情好转,基本全面复工。其他国家反而大爆发,此刻,正是我们大力恢复经济的好时机。全国上下开足马力,生产各种物资、产品,让世界感受到,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我们也启动了多轮万亿资金扶持经济,但是能不能出现08年的经济反弹,还不好说。但是,通胀似乎已成定局。大家有存款的先稳住两年,钱虽然在贬值,但是总比投资房子好。房地产动荡不可避免!能不能抗住这一波全球性经济危机还很难讲。现在楼市已经被绝大多数人看空,最近有几个地产大佬正在撤离中国楼市,人们预期在下降,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吧。

4)经济领域有些人和有些专家觉得房价不会下降。

投资房产的本质很简单,就是物品交换而已。然后就是考虑收益,成本大于收益就是亏,收益大于成本就是赚。无论是国防经济学(美国战争经济学),还是国民经济学,所有的经济学最基本的原则无非就是这个道理。

德国大学国民经济学第一句话就是:利润最大化是错误的(Gewinn maxmierung ist falsh!)很多人还不理解,现在明白了,痛了才会领悟。

楼市就是透支大家未来几十年的收入,从而达到短期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典型案例。低成本、高收益,地产圈人员收入丰厚,GDP数据也向好发展。

今年“非自住”买房,是买“后悔”,投资=投河

5)货币总量不能无限稀释,这也是稳定的底线。

不管经济形势好坏,你有收入没收入,只要有房贷,都是要还的。就会使得今后几十年无法对其他产品进行任意消费,这些产品的企业运行就会萎缩,工人和相关人员就收入下降或者没收入了,他们也是有房贷的人群,房贷靠什么去还?高房价导致生产要素成本在快速上升。很多人在讨论M1、M2,其目的是在找平衡点(balance的本意),论证收益是否能维持支出。看看有没有消防市场?能不能放贷?如果没有消费,贷款给谁?没有利润,就业就怎么维持,社保金如何解决,养老金不足怎么发放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提前通过大数据看到风险的,因此即便今年经济压力大,依然还要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就业等。

通过各种措施降低企业负担,快速压低生产成本,释放储蓄率,增加流动性,争取尽快恢复市场活力。人民币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变得更值钱,购买力一定会快速增加。比如,油价大降,之前300元才能加满油箱,现在250元就够了,所以保住钱包很重要。

6)因为买房,让很多人掏空了家底,背上了贷款,造成了消费转移。

也让很多年轻人稳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敢轻举妄动。我国年轻劳动力开始下降,生育率持续走低,老龄化正在逼近,或许房地产不是根本原因,但是也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口的数量和素质才是决定我国未来的关键,再依靠房子拉动经济,未来人都没了,谁来买房呢?

有些人买房了,看起来是有房一族了,但是背上了沉重的贷款。要知道,人要活,还需要很多其他物质消费,钱都用来还房贷了,那我们的高端消费行业怎么办,就靠那一点富人吗?不说高端了,消费升级都很困难。现在汽车价格越来越低,都说疫情过后会促进汽车消费,但是目前来看,汽车更难卖了,价格也是更低了。

今年“非自住”买房,是买“后悔”,投资=投河

收入稳定时,还房贷没有问题。在遇到突发情况,或者失业、降薪,身无分文时,还背着巨额房贷的人就凉了。这次疫情就暴露出这个问题。这是我们理想的生活吗?当然,国情使然。

7)过去几十年,房地产的快速崛起,使我国实现了国有资本的原始积累。

有了第一桶金,未来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引领的高端产业和大众消费。不知道哪个行业能取代房地产,成为新的“经济明星”。房地产会重新回到“巢穴”的作用。

现阶段,炒房团的利益被限制,中间商的利益也被限制,包括开发商的利益也被很大程度的限制。但是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变量也是存在的。全球经济的衰退,全球公共突发事件的出现,都会让我们这个本来就很脆弱的金融系统出现待机状况。当然了,真的待机了,买不起的可能还是买不起,买得起的也不会买了!但是何时入手还是不一样的。最近,了解到很多年前交了定金或者首付款的,现在都想退房。有的直接几万块的定金不要了,也要把房子退掉,学会及时止损,才适合投资。

今年“非自住”买房,是买“后悔”,投资=投河

8)反过来看,压力也会变为动力。

房价高,贷款多,很多人没办法,就身兼数职,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想办法挣钱了。因为他们知道,房贷不还,房子就不是自己的了。我一直觉得目前高房价对90后、00后不公平,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坦然接受现实,努力奋斗,提高自身价值。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奋斗的结果。从疫情的应对上来看,我们国家和世界各国相比,显然已经很好了。国外留学生纷纷返回祖国,说明祖国的魅力已经超过他们留学的国家了。人都是这样,哪里好,就去哪里,你没去,说明条件不允许。

总结,写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领悟出什么?不管怎样,今年不论房价高低,不是自住的,就不要买房了。否则,你买到的可能是“后悔”。投资房产,和“投河”差不多吧!看好自己的存款,不要在今年被楼市拐走。买房时机很重要,同样一套房子,年前和年后,起码省出一个车位了吧?

我认为,在全球经济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万般皆下贫,唯有房价高”的局面不会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