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你的廣告真正有效?(下)


如何使你的廣告真正有效?(下)


廣告的原理之二,提供深刻的印象

  在產品品類利益清楚的基礎上,“跳”出來的產品產生更多的購買幾率。比如消費者去購買送給老人或領導的健康品,腦子裡馬上就會出現“年輕態”的“腦白金”,於是就買了“腦白金”。消費者去買啫釐水,“雅倩”的形象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她就很容易去買“雅倩”。因此提及率高是產品銷售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廣告必須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好迪、秦池古酒、哈藥集團的葡萄糖酸鈣、蓋中蓋、樸雪等。

  一般提高廣告印象的方法有如下幾種方式:

  1、 提高廣告投效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初的秦池、愛多VCD、及哈藥六廠、三廠的諸多產品。一般提高廣告投效量有如下幾種方式:

  A、提高總投放,即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投放。如寶潔、哈藥集團、海王集團等。

  B、提高局部投效,如資金量不夠的話,在一個區域內集中投放,使產品在區域內提及率大大提高。如腦白金,起步時就是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規模廣告投放,打透一地再開拓另一地,直到覆蓋了全國後,才開始做中央媒體。

  C.打透一個媒體。因為每個媒體都有相對固定的收視閱讀群體,集中在一兩個媒體上,戰略放棄其它媒體,可以使產品在相對應的人群中提及率大大提升。

  2、廣告創意,節約投放的技術手段。廣告創意真正價值在這裡,即提高傳播度、識別度、差異度和記憶度,降低廣告成本。廣告創意有多種手段,一般為:

  A. 獨特創意。如:斯達舒的“四大叔”篇、“胃篇”,易服芬的“螃蟹篇”等。

  B. 簡單。一箇中心直接表達,如海南養生堂的“朵爾膠囊”篇。

  C . 懸念廣告。葉茂鍾曾有個“尋找小紅帽”的廣告案例效果極好。

  D. 產品名具有傳播度,具有聯想感。如“娃哈哈”、“腦白金”、“暖卡內衣”。

  E、其他手段。如廣告版面異形,廣告標題做大,字體的運用,色彩的運用等。

  3. 有時惡俗的廣告,因能產生深刻的產品印象,一樣促進銷售。如:斯達舒的最早的“四大叔”篇、“腦白金”的“動畫篇”、“敲鑼打鼓篇”等,毫無美感,並使人反感,因其反其道行之,使消費者產生深刻的產品印象,大大促進了銷售。哈藥集團的的產品廣告長篇累牘,矯揉造作,但因印象深刻,使得消費者罵著還要去買這些產品。

  同樣道理,優美的畫面,淺薄的產品印象,不產生銷售,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如:婷美的內衣“張柏芝”篇、康佳手機的“周潤發”篇、可口可樂的“天與地礦泉水”等就是類似的失誤。        

  兩原理:廣告成敗的基礎

  所有能夠促進銷售的廣告必然都符合兩個原理之一。這包含如下涵義:

  1、同時符合兩個原理,銷售必然成功。如寶潔的系列產品,既有明確的利益:海飛絲“去頭屑”、飄柔“頭髮柔順”、潘婷“頭髮營養光澤”、佳潔士“防蛀牙”舒膚佳“持續抑菌”等,同時又有很大的廣告投效量,使消費者有著深刻的印象。哈藥集團的嚴迪“抗各種炎症”、蓋中蓋“補鈣、腰不酸、腿不疼、精神好…”同時也伴隨大規模廣告投放。史玉柱的腦白金,“睡得好、腸道好、年輕態”,同時伴隨刺激度很強的廣告創意和較大規模的投放,因此銷售的好也就是必然的了。

  而婷美集團的中科暖卡內衣則更是一個以小博大而成功的典範,中科暖卡內衣提供的利益是:暖,即“比羊絨更暖21%”,它的利益支持是中國科學院的重大科技成果—暖卡。利益明確了,但怎麼提供深刻的印象呢,首先是“暖卡”的名字起的好,易傳播和聯想。其次用好了懸念廣告,“從此今年都是暖冬”讓消費者一驚,以為是氣候異常,往後看才知道是“因為有了暖卡”,傳播效果特別好。再者媒體集中用整版的報紙廣告,使讀報群體感到其投放量很大,是大品牌,記憶深刻。

  2、只符合一個原理,未必成功。即:如果

  A. 即使廣告提了供清晰的利益,但不堅持,廣告沒有投量,沒有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產品一定不好賣。

  B、即使廣告投量很大,或創意較好,使消費者留下了深刻的產品印象,但因廣告沒有提供明確的利益,也不會成功,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如:汾煌可樂,請成龍作廣告,投入也很大,但“喝汾煌可樂,大家齊歡樂”很虛,不是利益,所以失敗。“喝烏龍茶,每天看月亮”,旭日升冰茶的“越飛越高”、CECT手機“想得到就做得到”、康佳手機“記住打電話”、“記住每天喝杯太子奶”等等。這些廣告的投量都很大,觀眾也有印象,但因廣告提供的利益模糊虛幻,因此銷售都比較失敗。

  3. 兩個原理都不符合,則必然失敗。幾乎相當的失敗者都應證這個原理。

  總之,利益和印象是廣告促進銷售地根,廣告一定要講清楚產品和突破,講清楚這些給消費者帶來的利益和實惠是什麼。有時候產品本身沒有明顯優勢,或者產品本身質量與心理附加值相比微不足道,則需要講心理利益。如:“人頭馬一干,好運自然來”、百事可樂的“年輕、活力、青春”形象、孔府家酒“讓人想家”等。飛亞達的“一旦擁有,別無所求”、萬寶路、耐克等。但起步產品的廣告一定要慎用這種形式,因為許多時候純心理利益訴求和品牌式廣告是無可奈何的事,是因為無法尋找產品利益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的形式,也是風險較大的廣告形式,因此企業經營者切不可把它當成廣告表現的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