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扶贫车间实现贫困户、企业、村集体三方共赢

扶贫车间唱响增收曲

文化程度低,出外打工吃闭门羹;缺乏过硬技术,找一份稳定工作几率太低;上有老、下有小,出远门打工不太现实。这群人,赚钱养家、脱贫致富,怎么办?

机遇来了。我市通过本地企业创建、招商引资创建、对口帮扶援建、部门项目投资、依托资源组团创办等多种途径,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合作社+车间+农户”等模式,累计创建20多个经济效益好、能力强的扶贫车间,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稳定增收脱贫。


连日来,天祝县安远镇地鑫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戴着口罩忙生产。该合作社扶贫车间种植药材500多亩,培育中药材种苗100多亩,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成熟产业链,吸引了大量村民前来务工。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地鑫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20户贫困户中,先期试行“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供种和统一收购”的模式,年初为每户贫困群众解决药苗款1000元,提供药苗、化肥和农药,年底采挖时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

武威扶贫车间实现贫困户、企业、村集体三方共赢

重新回到生产线上,对于安远镇安远村村民刘玉桂来说真是个好消息,因为家里负担重,上班挣钱是她最想做的事。分拣、清洗、烘干、切片……半天时间,她和同事们就把切割整齐的当归片码放在库房里。“选药、切药,劳动强度并不大,学起来也不难,适合我们这些文化程度低、没啥技术的家庭妇女。一天能挣七八十元钱,在家门口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刘玉桂说,像她这样在扶贫车间就近务工的妇女有10多人,每个月能赚2000至3000元,挣钱顾家两不误,她很知足。

像刘玉桂一样的贫困劳动力,他们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外出务工分身乏术。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市以脱贫攻坚为总抓手,因时因地制宜,建起了养殖种植、手工编制、衣服加工、药材生产等一个个扶贫车间,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就业意愿、不同技能水平贫困人口的需要,实现了大批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

扶贫车间不仅成为低收入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更赋予低收入家庭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武威扶贫车间实现贫困户、企业、村集体三方共赢

主食厨房的员工正在制作“炉盔子”。新华社记者 耿馨宁 摄

1个、2个、3个……每一个金黄酥脆的烤馍出箱,张文博都会忍不住端详一会,看着每天手机上发来的超市订单,他美在心里、笑在脸上。张文博在凉州区五和镇经营一家主食厨房,武威有名的传统美食“炉盔子”是主食厨房的“招牌”产品。随着营业额成倍增长,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张文博开始雇佣工人帮忙。几年下来,张文博的主食厨房通过研发新品主食,使当地100多名中青年实现就近就业。张文博还帮助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一年内实现了稳定脱贫。2018年,主食厨房被凉州区评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业扶贫车间”。



把蔬菜交易中心建在田间地头,带动村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共享交易平台和市场信息,并安置当地贫困户在市场就业赚钱,让蔬菜交易中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致富车间”,古浪县永丰滩长隆蔬菜交易中心扶贫车间确实做到了。

古浪县永丰滩镇接壤该县黄花滩镇、土门镇和凉州区吴家井镇、长城镇、黄羊河农场等地,蔬菜交易中心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周边蔬菜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乡村开设‘扶贫车间’,既解决了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也为我们解决了场地问题。”长隆蔬菜交易中心负责人刘龙介绍,交易中心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运营,以公司为龙头,带动合作社共同参与,以蔬菜种植基地为依托,积极引导农户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最终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营,从而达到农户和企业的共赢。

当地村民任建忠告诉记者,家里的土地已经全部流转给了蔬菜种植合作社,除了土地流转的收入,夫妻俩从年初就到蔬菜交易中心打工,每个月还有6600元的工资收入,这是一份稳稳的幸福。

“贫困户就近能致富,企业整合资源降低了运营成本,村集体也获得了租金收入,扶贫车间实现了贫困户、企业、村集体三方共赢。”市扶贫办负责人如是说。(本报全媒体记者张尚梅)

图片来源:天祝县融媒体中心、看古浪、新华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