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代诗词的目地和意义何在?

金牛1128


首先说一点,中国人学习中国文化,这是为人的本分。

苏轼有一句鼓励朋友的话,现在传的特别广泛,我想也足以回答这个问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想现在学习古代诗词的人,其实大部分并不带有什么特别明确的目的和意义,因为学习诗词这个行为在这个追求现实的社会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学习古代诗词在这个物质社会里,其实基本上没法带来什么物质利益,所以大部分人都只是单纯的因为喜欢而已,兴趣才是我们最大的老师。如果这样一种单纯的喜欢里面掺杂了其他的想法,那就会使得这种兴趣不再纯粹了,你也没法真正的带着这样的情绪去把古代诗词学好。

当然现在也有许多家长喜欢给小孩子学一些古代的诗词。我想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能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收益,也就是上面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日常的生活,我们好像能够很自然的分清楚一个人喜不喜欢读书,这个人读的书多不多。这就是读书带给我们一种气质上的变化。在现在这个社会你喜欢读书,喜欢古代诗词,给人的感觉和那些汲汲于功名富贵,汲汲于名利的人就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个原因,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很大的一个特色所在,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接班人,把这样一个有特点有亮点的文学形式继承和发扬光大是很有必要,很有责任的一件事情,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一定要问一个学习古代诗词的意义的话,那就是发扬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它在现在这个时代也绽放出应该有的光芒。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很能治愈这个时代的不足的。教给我们要中庸,要和平要懂得去追求内心的自己,要懂得不被外物缠身,要能够为了一件你喜欢的事情放下所有,去耐下心来静静地完成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这个时代太浮躁了,太缺少诗词里面的精神,所以人们才要学习,所以我们才要向古代的先辈们去汲取营养。

没事的时候学一点古代诗词,不光是能够让你对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文化了解得更多,让你对脚下的土地有更多的了解,它还是一种对你审美世界观的培养,诗词中的营养太丰富太丰富。你可以从中读到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忧国忧民,白居易的仁慈隐恻,还有李商隐的惆怅的美,你可以读到唐诗的壮阔,可以读到宋词的精致,同时你还可以从这平仄对仗中感受汉字,它作为一种文字的美,从字形上从韵律上它都是美的,我们现在的人其实很少感受到这种美,即使是现代诗,他也不讲究平仄对仗。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人的民族自信自从近代被打垮以后也在慢慢的重新树立起来,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断档过的传统文化,华夏文化是有资格也是必然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所以我们应该教育后代去好好的学习古代诗词,去学习我们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将来我们立身立命的东西。

我们站在世界上穿的应该是唐装,穿的是中山服,是汉服,我们在任何场合也应该堂堂正正的说中国话,写中国汉字。一个民族所特有的东西,中华5000年上下所积累起来的文化底蕴才是我们在社会上立足的底气,我们要被世界接受,不是靠我们穿西装学西方的文化,而是要向他们展现我们文化的价值在哪里,一个只会学其他文化的民族,是不能够真正的被世界所接受的,所以我们中国人应该去学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作为人的本分。

可能有些偏激,还请多多包涵。


沉醉古诗文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心就是一个人的志向。

苏轼说过 :“古今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为有坚韧不拔之志。”

无志者,天才可归于庸碌;有志者,垄亩亦可飞鸿鹄。

可见一个人的胸襟和志向是何等的重要。

中华传统诗词以优美文雅、形象生动的字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是一种真性情的流露,真挚的情感像汩汩流淌的清泉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田。

而一个人的真性情是在历经世事沧桑、千锤百炼后才砥砺而成。

没有十年寒窗苦绸缪,哪来一朝成名天下知。

所以我们在诗中更加能体会到的是那些圣贤的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爱民的情怀,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带给我们不竭的动力,让我们有了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喜欢中国古代诗词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吧!


周姬昌


回答之前,不妨先看看关于同一场景大白话和诗各描述成啥样子:

黄昏时刻的沙漠

你:好壮观,好美丽,沙子怎么那么多

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当你一个人独处外地,夜深人静的时候

你:想家了

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到湿地公园去游玩,看到看到河流花鸟天空

你:快看那白鸟,看那晚霞,太好看了

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看出区别了吗?

所以,说到学习诗词歌赋的目的和意义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是,不在乎出于喜欢、工作需要、提升内涵以及凑热闹四点。

但是,学习诗的语言,不仅能让你更深入恶理解语言的魅力,还能让你逼格提升一大截,特别是在现在社会。

白话文有白话文的好处,但永远不会具备诗词歌赋所带来的给人无限遐想的魅力。

当然平时生活中的对话,绝对是白话,即使是古人,也不会都是说古诗的。

这是我的答案。


大额头者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意思是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不懂得礼,就不能够立身。

可见古诗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多么重要。

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除了会读会用白话文外,更应该懂一些古诗文来壮大自己,充实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内涵丰富、包罗万象、意境深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语言凝炼、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易于诵记,名篇佳句灿如星海,美不胜收。

千百年来,这些优秀的古代诗词合着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

所以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可以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出移化的影响和教育,感受传统文化的搏大精深,体味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传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爱国热情,激发学习和工作斗志,为振兴中华而学点古诗词吧!


安林001


我们不断地要求学习古代诗词,和学习古代诗词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呢?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表达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弘扬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不断的学习诗词,不断的积累,是一个不断弘扬我们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看来我们了解了我们历史上很多优秀的文化,而且从这些古诗词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历史上人的经历,或者是官职等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学习古诗集是将这种古诗的美传递下来,也是将这些信息传递下来。它对于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很大的作用。


提升我们自己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古诗也是让我们积累知识的过程,提高我们文学素养的过程,看我们了解了古代许多文人墨客的历史,他们的抱负胸襟,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事件,他会让我们的大脑更加的充实,让我们进步。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

感受诗歌美

我们之所以不断的学习古诗,除了会提升自己对民族和社会有用处之外,还是因为诗歌有他的美所在。诗歌短小精炼,将很多话才能表达的意思,用几个字就表达的明明白白。每个字都十分的重要,这种美是其他民族所展现不来的。我们学习诗歌也是为了感受这种古代的美。


是我自己对于你这个问题的理解,如果对你有用的话,帮忙点个赞吧


沐天大大


说起学习古代诗词的目的和意义,人人都会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让我想起网络上的一个段子:

问:我们为什么要多读书?

答:当你看到夕阳西下的美景,有文化的人会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没文化人也许只会说:“我去,真的好美啊!”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这些时代久远的古诗词,很多人都会觉得为了学习它们而伤神费力。但是,看到别人出口成章、朗朗上口的时候,又觉得特别羡慕和崇拜。

我们学习古诗词,不是为了攀比,也不是为了显得自己有文化、有格调。个人认为,学习古诗词,收获的是我们自己。因为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增加人文素养;在更深层次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古诗词陶冶自我情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而且形象,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并且有和谐的音韵。学习好古诗词,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诗经到楚辞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各朝各代的骚人墨客创作出浩如烟海的经典诗词,我们可以从中积累丰富的词汇,可以从中学习遣词的精妙,可以从中品味布局谋篇的高明,从中体悟情感的抒发。可以说,每一篇经典诗词,都能给我们带来莫大益处,都值得我们细品细读。

增加人文素养

古诗词的题材可谓是包罗万象,它既有家国情怀视野,也有儿女情长惆怅,既有自然风光的壮丽,也有田园风光的闲适,它有历史的厚重,也有现实的思索,有人生的追求,也有人生的哲思,它像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典故,可以从中增长见闻,从而增加我们的人文素养。

陶冶自我情操

处世、为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道理,都蕴含在古诗词中,它对我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等,都有非常积极的帮助。

。诗句的运用或优美或刚劲,诗句的风格或婉约或豪放,但都能让人在品读和体味中仿佛身临其境,仿若能穿越千百年的时光与诗人对话。

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中国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学会帮助我们形成艺术美感,以帮助我们能够更好的发现、感受和欣赏身边的快乐和世界的美好。

而古诗词中博大壮美的情怀,则能帮助我们形成豁达的心胸,成为乐观豁达,心胸开阔之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所以,我们为何不读诗呢?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神体验不是一件乐事吗?


迷途烈马


若问学习古代诗词的目的和意义,就如同问吃饭喝水的目的和意义。

吃饭喝水,是为了活着。學习古代诗词,是为了活得像个人— 文化人。

古诗是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

假设不学古诗会怎样?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2020年花冠肺毒疫情爆发,日本捐赠给我们的抗毒战疫物品上,既写有加油口号,也写有古代诗词,如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如唐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如果不学古诗,岂不两眼一抹黑?那样,既妨碍了交流互动,又丢人现眼 — 中国人还不如外国人了解自己的文化。再者,引用诗词表达,远比干巴巴的只有加油口号来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富有人文色彩,极易产生感情共鸣,大大拉近彼此的认同距离。

假设学古诗会怎样?孔子又说:学《诗》可以兴情,可以观世,可以群人,可以怨讽;迩家之事父,远朝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可见,诗经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有传统文化知识,有自然万物常识,不学习,就什么都不知道。如此,那不就是文盲了吗?

中国的古诗,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到楚辞,再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等等,一代代相续,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与古文一起,记录人事,表情达意,喜怒哀乐,尽在其里。

学古代诗词,可以了解传统中国,自然也就谈得上继承传统文化。

传承文化,不能不与古人交流。交流的工具就是古诗文。透过古诗文,不仅可以“穿越”回到古代中国,还可以享用那无数的美言雅句。有了古诗文的底蕴,无异于进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圈,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

要做有文化的中国人,必须学古诗;要说有文化的中国话,必须学古诗;要写有文化的中国字,必须学古诗。

一言以蔽之:不学古诗无以成为有文化之中国人。

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故诗之失,愚。

毛主席说:一个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毫无疑问,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是愚蠢的人。诚哉斯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后记:

子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村塾教育南山子


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古诗词仿佛是遥远的过去,很多人就有这样一个疑问: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学习古诗词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最好的答案,就是抚养自己的灵魂。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老师说: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正所谓说“富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文字形式,它能用短短的几句话带我们进入一个从未领略过的意境,相比起厄长而繁杂的文章,古诗词是一种非常简单而又神韵的承载形式,就好像一叶扁舟,他能将我们带入世外桃源,能让我们体会古人的萧瑟沧桑。

我们可以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感受世事变迁,

可以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之中感受挚爱的深情,

在李白,杜甫,王昌龄,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一流的文学作品中,感受不一样的古人魅力。

当时间度过几千年之后,诗词,这短短的几句话,就能将我们带到古人的那一番意境之中,除了诗词,再无其他的文字形式能做到这种地步。

古诗词对于我们的意义,除了表面的富养灵魂之外,从比较现实的角度来看,古诗词更能给我们带来文笔上的提升,以及语感和境界的培养。

就好像有这样一个搞笑的段子:“一个有文化的人看到夕阳,看到大雁,湖水,就会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言辞去形容。”

但是一个没文化的人,只会简单的说:“我去,真tm美。”

提起诗词,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人,就是董卿。

央视的著名主持人,连续8年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连续13年春晚主持人,近几年主持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再加上《主持人大赛》,超高的文化底蕴人叹服,整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书香气息,大方得体,以及脱口而出的大量词汇,让人不由得将她与美好一词联系在一起。

节目中,她能与大咖们侃侃而谈,相谈甚欢,诗词典故信手拈来,从某一方面来说,正是因为古诗词对于她产生的影响。

董卿曾经在一个节目中表示:“能够让自己重复阅读的书籍就是古诗词,这一种能够在短短一句话承载不一样意境的文字形式,便是古诗词。”

从更实际的角度去看,常读诗词的人,文笔一定比高于其他人,正所谓:孰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包括现在很多优秀的电影或者歌词,其中都有诗词的身影,比如周杰伦《发如雪》的歌名,灵感就是来源于李白《将进酒》之中的那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其中的歌词更是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个人文章写的好,是可以受益终身的,而这一切皆源于古诗词对于我们的影响。


国学书舍


实话实说,我认为学习古诗词,不能有太多目的,目的性太强,就不会持久。

因为,读诗词不可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也不可能让你马上就显得文质彬彬、高贵典雅步入上层。

学习古诗词,更多的要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它的熏陶,这样还可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这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就是读古诗的意义

第一个意义:能够传承中华文明,延续中国文化。

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一个人,是一个人人有责的事情。从《诗经》开始,到唐诗宋词,再到每一个时期的古诗词,每一首都是那个时代有影响力的诗人和思想家在抒发和记录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我们除了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还可以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

我们是一个诗的国度,不学诗,是不可能更好的延续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就更说发扬光大,推陈出新。

第二个意义:能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古诗词本身就很美丽,有时一首诗可以让我们很多天都无法释怀,陶醉其中无法自拔。在古诗词中,我们可以真真实实体会到一大批古代知识分子丰富的感情世界,他们在面临痛苦、快乐,得意、失意的时候,他们的思想是如何转变的,是任何一步一步使自己变得强大的。比如,在李白的诗歌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在得意、失意时自我调节的思想过程: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些古诗词,能够给我们许许多多生活智慧和生存哲学,读者能够从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情操,让我们看问题看世界更加客观,人生自古谁都这样,我们遇到点困难挫折也是正常不过的。

第三个意义:能够在精神上寻找归宿,找到诗和远方。

文化的认同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一种需求,所谓“叶落归根”,真正说的还不是死了要回归故土的意思,更多是在思想上的皈依。在外奋斗的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我们心中的故乡,而这个故乡,有时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甚至也不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可能存在在历史中,在诗词里。所以,诗和远方并列,一起回归乡愁。

第四个意义:读书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魅力。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诗书可以提升我们的气质,相由心生,还可以修炼“文质彬彬”的外在形象。读古诗词还可以让我们的语言表述更加有水平。比如看到瀑布,我们当然可以简简单单的说:好漂亮的水啊。其实,我们还可以说“飞落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们都喜欢听董卿说话,不只是因为她的音色好听,更重要的因为她的语言很有文化感染力,听着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人的可爱一定是有满腹诗书作为底蕴的。

所以,我想说的是,读古诗词最好不要有目的,当您真正接触了,您就会忍不住爱上它的。那时候,目的就是意义,意义就变成目的了。


武哥说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自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标志,有利于被世界各民族所接纳、借鉴,有利于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高中语文要求学习古诗词,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的重要途径;也是对高考试题的一种重视。

  第一,学习古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在学习中,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作为一个起点,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设想象中的图画。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是这个道理。

  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因此小学古诗教学的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论,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通过古诗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因为古诗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正所谓“诗以道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第四,古诗教学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