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宋元明清都有仁宗,为什么唯独唐朝没有?

唐伯虎点蚊香5599


皇帝死后被称为什么宗、祖之类的叫做庙号。

庙号的起源有可以追溯到商朝,商朝的庙号起初只有四种,后来慢慢增加。秦始皇废除庙号,汉代又开始使用庙号。

皇帝死后的庙号选择有一定的规则,如下



死后能被称为仁宗的皇帝条件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唐朝22位皇帝的庙号如下:


发现唐朝并没有庙号为仁宗的皇帝。唐朝的皇帝没有贤明的君主吗?
宋朝有宋仁宗赵祯,元朝有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明朝有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皇帝)。

宋元明清的仁宗都配得上这个称呼吗?有人不这么认为。

唐朝可是中国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如果没有贤明君主怎么可能。贞观之治李世民当得起仁这个称号,但是他的庙号被称为太宗。

开元盛世李隆基后半生令人嘘嘘,所以称为玄宗。唐朝皇帝得到评价较高的有三人:唐太宗、唐玄宗、唐宪宗李纯,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庙号。

庙号的评价皇帝并不准确,但可以反应。

唐朝为什么没有皇帝称为仁宗,说到底唐朝的好皇帝太少,不能从始至终都是仁,都是吃老本。


那把弯刀似明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首先,仁宗这个庙号,比较特殊,它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

我们知道,唐以前的时代,庙号还没有担负起盖棺定论的作用,庙号并不是每个皇帝都会有,要进得了太庙的皇帝,才能够拥有庙号,所以唐朝以前只会对那些值得后世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两汉是没有仁宗的,西汉有庙号的皇帝只有太祖高皇帝、太宗孝文皇帝、世宗孝武皇帝、中宗孝宣皇帝四个人而已,其中高宗汉元帝、统宗汉成帝、元宗汉平帝的庙号,都被除掉了;东汉有庙号的皇帝分别是世祖光武皇帝、显宗孝明皇帝、肃宗孝章皇帝三人,后来的穆宗孝和皇帝、恭宗孝安皇帝、敬宗孝顺皇帝、威宗孝桓皇帝的庙号也相继被除。

但唐朝,谥号开始变得越来越长,每代帝王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给祖宗们加谥,或者改谥,导致谥号清一色的美谥,其盖棺定论的作用越来越弱,而被庙号所取代。

唐代是一个尚武的朝代,加上胡人带来的开放风气,所以儒家的“仁”的思想,在这样一个时代,并没有多大的市场,文人士大夫都以尚武为荣。而唐朝在盛唐时期加上武则天,拢共就7个皇帝,而且这7代皇帝的传承,就没有一代是安稳着陆,政权的移交充满了血腥味,除了比较没有存在感的中宗和睿宗,其他几个皇帝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如此一来,士大夫们也没有必要去给这些个皇帝上想一个儒家最高道德标准的“仁”这样一个庙号。

而中后唐时期,唐中央的权威越来越低,皇帝们权力一点一点流失,宦官集团的兴起,加上藩镇的不断做大,在这样的时代里做皇帝,如果不是力挽狂澜,是无法有什么好评价的。


这就是唐朝为什么没有“仁宗”的原因,大致上主要是唐朝前期皇帝们对于谥法、以及庙号没有什么特殊要求,而中后期的皇帝又 不太给力,同时儒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没有那么广泛而具有影响力。

宋朝建立以后,宋太祖赵匡胤深感于五代武人乱政,动辄叛乱的情形,于是定下了以文制武的国策方针,大力发展儒学教育,科举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读书做官,成为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儒家开始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壮大时期。

到了宋仁宗时期,虽然对外战争没有什么好业绩,但在文化事业上所取得的成绩,确实值得宋人骄傲,称之为读书人士大夫的全盛时代不无不可。在这个时代里,君主的权力还没有如后来的明清那般强大,文臣们可以做实权宰相,与帝王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主子和奴才。

在朝廷大力鼓动文化兴国的背景下,宋仁宗本人又是一个仁厚君主,同时期在位时间又是北宋皇帝里最长的一个,所以大概是文人们有感于这样的一个好时代,基本已经达到了儒家所提倡的“仁君治世”、“圣天子垂拱而治”、“士大夫共天下”的局面,就结合谥法,创造出了“仁宗”这么一个空前的庙号,来表达对圣天子时代的无比崇敬之情。

对于那个时代的士大夫们来说,宋仁宗确实称得上他们理想中那种“垂拱而治”的圣天子,宋仁宗是那种能够让这些儒家士大夫们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感慨的皇帝,所以庙号“仁宗”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宋代以后的皇帝,比如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大致上也是因为历史上出了“仁宗”这么个庙号,后世的皇帝怎么说也按照惯例从太祖太宗高宗相对于排下来,在治政水平中上的皇帝宗选这么一个,何况,元代开始,中央皇权极速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两朝,连宰相辅政制度都没有,皇帝一言而决,上什么庙号,还不是由着皇帝本人说了算。


江畔初见月


首先这个仁字属于庙号。

仁是儒家中最高准则遗传于周礼,先来看看历史上第一位以仁字称庙号的皇帝宋仁宗。

在他的时期,有唐宋八大家的六位涌现,有包拯,有狄青。

明仁宗朱高炽革除了许多弊端,把明朝推向了新高峰,可惜英年早逝。

而在唐朝,佛教盛行,直到唐朝晚期才要求重新兴起。皇帝自唐玄宗以前除唐太宗去除外,有哪个称得上仁这个字?至于后期除了出现了唐文宗这类自称每天工作到大半夜的皇帝,就只剩下软弱无能的唐僖宗一类。

加之唐朝臣子对皇帝的严格要求,没有仁,也是很正常的。


阿贵


简单来说,汉唐都没有仁宗。

庙号是祭祀用的称号,起源于重视祭祀的商朝,不过周朝秦朝都没有沿用,到汉朝才重新启用庙号。

在汉初的时候,庙号议定是比较严格的,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要有功或者有德的皇帝才能有庙号。

庙号分两类,祖和宗,祖有功而宗有德,功为开创之功,“功莫大于高皇帝”,汉朝功最高的就是汉太祖刘邦,他建立了汉朝;还有汉世祖刘秀名为中兴,实为开创,他建立了东汉。德为守成之德,“德莫厚于孝文皇帝”,汉朝守成之德最高的就是汉太宗刘恒,他开创了文景之治。

商朝留下的庙号只有“太、中、高、世”四个,其实在汉朝就已经有点不够用了,仅西汉有庙号的皇帝就包括太祖高皇帝、太宗孝文皇帝、世宗孝武皇帝、中宗孝宣皇帝、高宗孝元皇帝、统宗孝成皇帝、元宗孝平皇帝,后面三个严重不符合“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东汉重立宗庙的时候,把他们的庙号废除了。

这种标准泛滥的情况也出现在东汉,东汉他庙号的皇帝有世祖光武皇帝、显宗孝明皇帝、肃宗孝章皇帝、穆宗孝和皇帝、恭宗孝安皇帝、敬宗孝顺皇帝和威宗孝桓皇帝,后面四位的庙号被董卓废除。

两汉二十余位皇帝,有庙号的近一半,虽然规范后下降到七人,可新庙号的确出现了,而且数量超过旧有的古老庙号,从这些新庙号的字眼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庙号是直接从谥号里边选字的。

谥号是给人盖棺定论的一两个字,有一套《谥法表》作为参照,凡是符合某个谥号释义一条或者多条的人,就可以获得这个谥号,当然,是去世后获得,这也是对君主的一种警示,告诫他们不要胡来,不然得个恶谥遗臭万年。

作为人手一个的标配货,谥号的数量自然是远大于庙号,在庙号数量不足的时候,从谥号里边拿字补充是再适合不过了。这也体现出一种趋势,即庙号日趋泛滥,失去了原有的奖励措施,不再是明君专属,而成为君主标配。

庙号泛滥从汉朝开始,汉朝挣扎了一把,废除了不少庙号,接下来的曹魏可不客气,一上来就是三个祖,还有一个自己尊自己的魏烈祖曹叡,之后的两晋南北朝,庙号要多乱有多乱,非祖即宗。

到隋朝统一,其实庙号也很有种大路货的感觉,只是隋朝时间短,这事让唐朝继承了,更关键的是,唐朝出现了超长谥号,比如李世民初谥文皇帝,叫唐文帝没问题吧,后来加谥加到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那就只好叫唐太宗了,于是乎以谥号称呼皇帝的习惯改成了以庙号称呼皇帝。

唐朝跟魏晋南北朝那些小政权和隋朝不同,它的历史很长,近三百年,皇帝很多,汉朝出现的新庙号不够用了,唐朝人就自己照着庙号继续创,不过并没有创出“仁宗”这个庙号,因为谥号里面没有“仁”,清朝有个仁皇帝是新衍生的谥号,还比仁宗晚。

宋朝的庙号也有不少是新创的,但创的方法跟唐朝不同,不是按照谥号,而是按照字面意思,仁宗就是这个时代出来的,取自“仁者圣人”,还有英宗取自“三代之英”、哲宗取自“世有哲王”,这几个除了神,都很少在谥号中出现,而像徽、钦、宁、理、度、端等几个,就没在短谥中出现过,在长谥中也很少见。

从本意来说,庙号本身就是明君才有的,自然都是褒义,但随着庙号标配化和每个皇帝表现得不同,庙号也分出了三六九等,出现了褒贬之分,尤其是对于那些新创庙号而言,首个获得者的水平往往决定了庙号的地位。

幸运的是,仁宗这个庙号遇到了宋仁宗这个皇帝,是他让仁宗庙号成为高级庙号,所以后面会有元仁宗、明仁宗和清仁宗,像徽宗就不一样了,之后三朝有哪个胆大包天的大臣敢提议给皇帝上这个庙号,分分钟撤职查办!


平沙趣说历史


“仁”字只不过是个好听的字眼,追仁宗的皇帝大多是拿不住下边群臣的懦弱皇帝,被群臣牵着鼻子走的老好人一个,一生可能没啥大功绩,也没啥大错,临了给个仁宗称号。做皇帝,叫武帝的,基本在位期间征伐四方武功卓著,叫穆、昭的基本成就也不怎么大,为人还算可以的,叫殇的,短命鬼等等,但是后来变味了,只要皇帝没啥大错都不会给不好的称号。


墨奈王


你去问一问唐朝人就知道了


用户9235538616192


问问题都问错了,汉朝没有庙号为仁宗的皇帝,庙号称为仁宗的第一个皇帝是北宋第四位皇帝赵祯,所以宋朝以前没有庙号为仁宗的皇帝,包括唐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