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猴话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猴猴话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台湾诗人余光中曾经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这个人太不负责,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太严肃,肯定玩不开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正像大家对他评价的那样,苏轼是个性格外向的乐天派,不但人缘好,搞笑有趣,画作和诗句都相当的豪放潇洒,这并不是因为他的生活顺风顺水,相反的,苏轼的一生,做官之路跌宕起伏的让人一言难尽,全国各地都有他被贬之后,流放的足迹。然而,乐观的苏东坡愣是把这种悲剧的日子过的相当精彩。借着被贬之路,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知名古代吃播,走哪吃哪,不但会吃能写,还开发出“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肘子”等等各种传奇菜肴,让人不由觉得,苏东坡好像是一名被文学耽误的大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是苏东坡在杭州当通判,放假浏览西湖时,即兴发挥的。

那时苏东坡坐在船上。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船上有人吓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苏东坡朝远处一看,就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过眼云雨,转眼就收场了。远处的群山依然映着阳光,全无半点雨意。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这片黑云,顺着风势吹来,也顺着风势移去。还不到半盏茶工夫,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好啦,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