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戰爭打響時,蘇軍裝甲實力是究竟如何

著:羅伯特·A. 福爾奇克

譯:顧劍 朱任東


東線戰爭打響時,蘇軍裝甲實力是究竟如何

(上圖)1941年8月,鐵木辛哥在斯摩稜斯克發動反攻,T-26輕型坦克成為先頭部隊。注意此時正是大白天,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任何炮火掩護,這樣的衝鋒對於德軍反坦克部隊來說幾乎與打靶無異。


東線戰爭打響時,蘇聯每個機械化軍都有5個坦克團:機械化軍建制內的2個坦克師各有2個,還有1個在某個機械化師中。坦克團作為一個師內諸兵種合成結構的一部分發揮作用,並且是純坦克部隊,建制內沒有步兵和炮兵。坦克師的每個坦克團編有3個坦克營,共62輛坦克。然而,一旦機械化軍在德國裝甲集群的重擊下開始瓦解,紅軍最高統帥部便選擇依靠獨立的坦克旅,這樣組建起來比較快,也可以簡化指揮和控制手續。1941年8月下旬批准成立的坦克旅以機械化軍的殘餘部隊為基礎,本應擁有3個坦克營(91輛坦克)和1個摩托化步兵營。然而由於蘇聯的損失越來越大,工業生產無法彌補,坦克旅的規模繼續縮小。9月,坦克旅減為2個坦克營,共有67輛坦克,12月減少到只有46輛坦克,步兵營也被取消。

戰前,大多數蘇聯坦克營只有一種坦克,數量從30到50輛不等。新的T-34和KV-1坦克正按營進行部署,因此其在德國入侵之前幾乎沒有與現有型號進行過磨合。蘇聯坦克營比其德國對手小得多,並且在整個1941年變得越來越精簡。通常,蘇聯坦克營有1個營部、1個80人的維修連、1個裝備3輛BA-10型或BA-20型裝甲車的偵察排、1個21人的衛生分隊、一些燃料和彈藥分隊和3個坦克連。紅軍在戰前不斷調整坦克排的規模,嘗試了3輛、4輛、5輛坦克的配置。重型坦克排通常配備5輛坦克,但是輕型和中型坦克排很快就放棄了戰前的4輛配置,並且在戰爭的大部分時間內採用3輛坦克的組織結構。

儘管在評估1941年6月紅軍相對戰鬥力時,人們關注更多的是新型的KV-1、KV-2和T-34坦克,但“巴巴羅薩”行動剛開始時,這些坦克僅佔蘇聯可用坦克力量的12%,且由於一系列後勤和訓練缺陷,它們在最初幾乎沒有任何戰鬥力。這些現代化的坦克有很多在“巴巴羅薩”開始的幾周或幾個月前才抵達部隊,並儲存在倉庫中,等待1941年夏季的訓練。很少有坦克手在這兩種新型坦克上接受過培訓,它們和早期的輕型坦克大不相同,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坦克手也需要上一個過渡課程才能在戰鬥中有效地使用這些坦克。

東線戰爭打響時,蘇軍裝甲實力是究竟如何

(上圖)1941年6月23日在科布林,奧博林的機械化第14軍丟棄的T-26輕型坦克。德軍古德里安裝甲集群在渡過西布格河後打垮了這支蘇聯軍隊。


然而,更為嚴重的問題是KV-1和T-34的76.2毫米主炮炮彈的短缺,以及用於KV-2的152毫米炮彈幾乎完全付之闕如。比較幸運的T-34坦克營也只有1個基數的彈藥—往往沒有穿甲彈,而比較倒黴的單位只有機槍子彈;燃料短缺情況更嚴重,絕大多數蘇聯重型和中型坦克只有不超過1個基數的燃料,只能維持幾天的運作。前方油庫中的大部分燃料是T-26和BT系列輕型坦克用的汽油,T-34和KV坦克的柴油仍然供應不足。新坦克的零配件幾乎沒有。因此,T-34和KV坦克在“巴巴羅薩”開始時所享有的唯一真正的優勢是德國人需要花很大力氣才能摧毀它們,由於後勤準備不足,它們天生的火力和機動性優勢被浪費了。

1941年,蘇聯使用的主要作戰坦克是T-26和BT-7輕型坦克,它們佔可用坦克的近80%。T-26被設計為步兵支援坦克,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坦克設計思想。1941年6月,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現役T-26是1939年—1940年製造的改進型,其餘的都是老型號,作戰能力微不足道。與德國的Ⅲ號G型和H型坦克相比,哪怕是T-26的改進型號,在機動性和防護方面都差距明顯。T-26最大的弱點是它的動力裝置,源於GAZ卡車的發動機機械可靠性不足。

戰役打響時,現有的T-26輕型坦克中有30%—40%無法運作,其餘的大部分坦克在幾周的行動後都出現了機械故障。BT系列輕型坦克是更強的對手,特別是1939年首次出現的升級版BT-7M型。BT-7M採用與T-34相同的V-2柴油坦克發動機,相比Ⅲ號坦克具有極佳的機動性和可靠性。與T-26不同,BT-7M具有更厚的傾斜裝甲,其防護水平更接近Ⅲ號坦克。不幸的是,在“巴巴羅薩”行動開始之前,哈爾科夫運輸機械製造廠便已停止生產BT-7M,以集中生產T-34。


T-26和BT-7都安裝了45毫米20K型火炮,這一火炮至少在表面上與Ⅲ號坦克上的50毫米KwK 38 L/42型火炮相當。但糟糕的是,由於製造其BR-240 APBC型炮彈時品控不佳,45毫米火炮的威力被削弱了,鋼製彈芯會在撞擊時破碎,難以在幾百米距離上擊穿Ⅲ號和Ⅳ號坦克的裝甲。剩下的蘇聯坦克,包括T-35重型坦克、T-28中型坦克、舊式BT-2/5系列和T-37/38/40輕型坦克嚴重過時,數量太少,在1941年—1942年的坦克戰中起不了什麼作用。

理論上,整場戰爭中蘇聯人傾向於維持三種裝甲部隊:遂行獨立機動戰役的大兵團,用於支援步兵的獨立營、團或旅級部隊,以及大本營直屬的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1941年7月機械化軍解散後,紅軍在1942年春以前只有用於支援步兵的坦克部隊。直到確定莫斯科很明顯不會陷落,資源匱乏的紅軍才開始抽調兵力充實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這在1942年成為優先事項,最終將為紅軍最高統帥部提供德國陸軍總司令部在東線很少擁有的優勢—可以轉移到關鍵戰線上的大規模坦克預備隊。

戰爭初期,蘇聯的坦克戰術非常簡單,因為大多數部隊的訓練水平都很低。坦克排和坦克連受的教導主要是排成一線衝擊,以便於指揮和控制,不過也可能採用楔形陣型。蘇聯坦克排以密集的隊形發動攻擊,車輛之間的距離通常只有5米。蘇聯坦克指揮員通常沒有雙筒望遠鏡,他們被教導在戰鬥中要“閉上嘴巴”,這大大降低了他們和德國坦克手對決時的態勢感知能力。


東線戰爭打響時,蘇軍裝甲實力是究竟如何

(上圖)由於1941年的德軍制式反坦克武器無法在遠距離擊穿KV-1厚厚的裝甲,德軍只能集中火力打擊它的輪子。這輛KV-1的炮塔至少捱了4發中口徑反坦克炮彈,但仍未被洞穿,而一發大口徑105毫米或150毫米榴彈炮炮彈卻擊毀了它的履帶。


由於蘇聯沒有研製類似德國Sd.Kfz.251型那樣的裝甲人員輸送車(這是一個重大缺陷),蘇聯坦克無法像德國裝甲戰鬥群那樣,與配屬的摩托化步兵緊密配合。總而言之,這些密集的、近乎盲目的蘇軍純坦克編隊讓德國裝甲兵和坦克殲擊車單位應對起來非常輕鬆。另一個戰術上的考慮是紅軍傾向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取代常識,本質上,1941年—1942年的蘇聯坦克戰術完全是僵化的。如果一次攻擊失利並且損失慘重,蘇軍政委就指責指揮員不遵守“劇本”,同時拒絕承認學校裡教授的戰術需要修改,以適應戰場現實。

1941年6月,紅軍機械化軍軍長沒有一個人於德軍開始入侵時在崗位上工作超過一年,大多數人只待了幾個月。蘇聯機械化軍軍長們比他們的德國同行要年輕得多(其平均年齡是44歲,而德國人是53歲),而且經驗不足。大約58%的機械化軍軍長之前沒有坦克或機械化部隊服役的經歷,16%的人沒有指揮過大兵團。總而言之,1941年6月紅軍坦克部隊的領導班子就是一個大雜燴,有一些優秀的軍官、一大批有一定能力但缺乏經驗的軍官,以及相當數量的尸位素餐者。



本文摘自《東線坦克戰1941-1945》上下冊


東線戰爭打響時,蘇軍裝甲實力是究竟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