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以文化人,為現代化強省建設凝魂聚氣

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魂,文以鑄之。

  兩年來,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肩負起文化大省的時代責任,履行好歷史賦予的文化使命,聚焦“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努力將山東這塊傳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革命精神的重要誕生地,打造成為彰顯文化自信的示範區、輻射區,以高度文化自信守護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書寫“以文化人、以文鑄魂”的山東答卷。

  堅持以文化人,以優秀傳統文化涵養人

  牢記總書記囑託,山東從更高站位上深化思想認識,更加自覺擔負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

  山東,要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走在前列。當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當好“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探路者、先行者,當好文明交流互鑑的友好使者,講好中國故事山東篇章,為中國智慧貢獻山東力量。

  “身站正為‘方’、弓拉滿則為‘圓’,單從形體上就彰顯了‘無規矩不成方圓’的人際法則概念,孔子六藝中的‘射’其實並不是在宣揚武力,而恰恰是在倡導和平。”孔子研究院學術交流部副部長路則權一邊講解,一邊演示還原射禮的外在形態。

  這是發生在2019年舉辦的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孔子研究院觀摩營活動中的一幕,這場活動,吸引了102個國家的參賽者前來體驗儒家文化。

  儒學研學遊的火爆,是“孔子熱”“中國熱”在世界範圍內持續興起的一個表現。“這種現象啟示我們,只有增強文化自信、加強傳播交流,擴大朋友圈,才能讓儒家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濟寧市委書記傅明先這樣說。

  世界儒學看中國,中國儒學看山東。“天人合一”“大道之行”的哲學理念,“為政以德”“仁民愛物”的治政思想,“修齊治平”“經世致用”的家國情懷,“剛健有為”“革故鼎新”的進取精神,“和而不同”“協和萬邦”的和諧觀念……齊魯文化所承載的這些內涵,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

  堅定文化自信,山東著力推動“兩創”落實落地,大力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在研究闡發、公共普及、提升能級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實踐。

  在研究闡發上,山東實施“儒學大家”計劃、“大師引進工程”,面向海內外選聘儒學大師。實施學術研究工程,推進全球“漢籍合璧”等古籍整理工程及“孔府檔案學”研究。在曲阜舉辦“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理論研討會。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精華璀璨,在新時代如何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山東從根源抓起,將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成果引入日常,如涓涓細流,潤物無聲。

  在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有一面引人注目的“家風牆”,貼滿村裡文明家庭、家風家訓、十佳孝星的照片。照片裡都是普通的村民,但卻是大家眼中的“明星”。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是山東推進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一個剪影。山東將傳統文化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率先在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3個學段全面開設傳統文化課程,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山東樣本”。在齊魯城鄉,通過“四德工程”“最美家庭”、鄉村儒學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平臺和活動,優秀傳統文化春風化雨、成風化俗。在企業中,“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的傳統儒商主張一脈傳承,企業“誠信紅黑榜”與銀行徵信掛鉤,仁義、誠信、創新、和合、規矩、擔當的新儒商精神吸引了全球合作伙伴紛至沓來。

  “親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如何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山東故事,山東孜孜以求。

  2020年1月初,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一本《絲綢之路——從蓬萊到羅馬》的新書發佈吸引了海內外出版商。“山東蓬萊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也是陸上絲綢之路的東部起點。這是國際學術界的共識。”蓬萊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他們大力挖掘“海絲”文化資源,2019年啟動了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工作,目前正加快推進“海絲”申遺。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融入國家倡議、挖掘齊魯文化優勢,連續開展的“齊魯文化絲路行”活動,讓山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起政府間交流合作機制;連續舉辦的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世界儒學大會、國際孔子文化節等高端國際峰會,讓尼山聲音響徹世界。

  傳承紅色基因,以革命文化激勵人

  連續兩個寒假,臨沂北城小學的同學們都領到了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讀紅色書籍、看紅色電影、聽老人講紅色故事,與同學們分享。

  這份寒假作業,是北城小學推動紅色教育的生動註腳。校長張淑琴說,把紅色種子播撒到孩子心中,形式越生動,效果越顯著。北城小學編寫校本教材,把每週四兩節課固定為紅色教育課;還組織開展了為無名烈士尋找姓名、在紅色教育基地當小講解員、將紅色故事改編成舞臺劇等活動。

  總書記的諄諄教誨,不斷激勵我們擔負起傳承紅色基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大力弘揚“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正是山東傳承紅色基因的首要任務。

  山東對弘揚沂蒙精神作出全面部署,以堅定的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出臺《關於大力弘揚沂蒙精神的意見》,從深化研究闡發、創新宣傳普及、推進教育傳承、融入黨的建設、加強組織保障等方面作出系統安排。

  一處處遺址、一件件實物可感可信,是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教科書。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先要摸清“紅色家底”。山東持續開展革命遺址普查工作,出臺紅色文化研學旅遊實施方案,從全省層面整合重組紅色資源,推出豐富、管用的紅色旅遊產品體系。

  讓紅色文化直抵人心。山東發揮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重點文物保護等專項資金作用,推進全省範圍內紅色文化展覽展出。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和載體進行紅色文化的教育和傳播,沂蒙精神網上VR全景黨性教育平臺、膠東抗戰第一槍紀念館網上展館等上線運行。

  “乳孃,乳孃,你可聽見人間將故事傳唱?兒已白髮蒼蒼,淚眼還辨得清方向;兒要回到搖籃旁,回到血乳交融的故鄉。”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8級研究生李明卓,在觀看民族舞劇《乳孃》後動情地寫下詩句。這部反映膠東300多名青年母親用乳汁哺育1223名革命後代的紅色舞劇,在全國巡演反響十分熱烈。

  弘揚沂蒙精神的時代力作——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推出以來,巡演走遍半個中國,每到一處皆引發大合唱,在全國範圍內引發“《沂蒙山》熱潮”。

  讓紅色精神潤物無聲。山東運用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等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紅色故事。省財政對紅色文化藝術精品給予大力支持,2019年統籌資金達4000萬元;2018年省財政統籌安排資金1.79億元,支持臨沂地區文化發展,深化沂蒙精神的研究與傳承,對重大項目、重要活動、重點文藝作品予以保障。

  不忘初心使命,以紅色引擎凝聚合力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關鍵時刻,這樣一些人帶頭站了出來,成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流砥柱。

  他們當中,有的人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趕赴湖北疫情最重的地方;有的人不顧危險深入一線、沉到網格,把溫暖和信心傳遞到最基層;有的人一天打了一百多個電話,只為給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最全面最堅實的保障……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有著同樣一個身份:黨員。“我是黨員,我先上!”這句話在一封封“請戰書”中,格外閃亮。

  初心指引方向,信仰匯聚力量。

  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疫情當前,考驗的是全社會,更考驗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忠誠度、戰鬥力。在這場“大考”中,山東廣大黨員幹部用實際行動扛起了責任擔當。實踐證明,把黨員教育管理好,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好,就能帶動絕大多數。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黨性政德修養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一直以來,山東把弘揚沂蒙精神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現實檢驗,通過學習武裝頭腦、堅定信念、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理論創新每推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沂蒙精神始終與時代同行,並不斷標註著鮮明的時代印記。山東重視研究闡發,省委主辦“水乳交融 生死與共”沂蒙精神與新時代黨群關係高層次理論研討會。省社科規劃項目中專門設立“沂蒙精神研究”項目,每年列出一批重點選題。

  不忘初心,需要黨性錘鍊。山東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等資源豐厚優勢,精心打造了沂蒙、膠東黨性教育基地和濟寧幹部政德教育基地,正在加快建設王盡美、焦裕祿、孔繁森和泰山“挑山工”黨性教育基地。山東還將組織全省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和各級培訓主渠道1個月以上主體班次學員,到基地開展現場教學,爭取2022年前全部輪訓一遍。

  2017年接待學員1.5萬人次、2018年3.4萬人次、2019年4.3萬人次——到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劉公島教學區接受教育的學員逐年攀升。今年開年遭遇疫情,雖然現場教學停止,但講解員李翠翠說,學習的腳步並沒有停下。

  劉公島上的甲午戰爭遺址有17處之多,黨性教育基地將這些文物用於學員教育。2019年,實施了東泓炮臺展館、歷史選擇展館建設改造工程,開展了定遠艦水下考古,整理出版《劉公島文庫》,精心打造“坐馬紮聽故事”“百年建築”等微信欄目,疫情期間,通過網絡平臺繼續發揮教學作用。

  不忘初心,就要攻堅克難。

  當前,山東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復工復產呈現“加速度”。山東從省直單位和市縣選派1萬名幹部,組成2000個工作組,實施“進企業、進項目、進鄉村、進社區”攻堅行動,到基層一線抓防控、抓發展、抓民生,幫助基層解決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問題,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問題,解決脫貧攻堅、民生保障中的困難……

  行源於心,力源於志。齊魯兒女埋頭苦幹、勇挑重擔、永不懈怠、一往無前,把初心使命化為自覺行動,讓總書記對山東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地更實、紮根更深。在中華文化走進繁榮興盛的歷史進程中,山東樂章必將越來越響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