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雲簽約”超2000億,有哪些熱點和趨勢值得關注?

重慶“雲簽約”超2000億,有哪些熱點和趨勢值得關注?

3月18日,大渡口區舉行2020年一季度招商引資項目“雲簽約”活動,共簽約項目19個,總投資50.8億元。涉及大數據智能化、生態環保、大健康生物醫藥、文化休閒旅遊等產業。值得一提的是,規劃建設中的釣魚嘴音樂半島收穫頗豐,一舉簽約了迷笛音樂基地、名生音樂文化產業園、聽江藝術中心等多個項目,為音樂半島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雲簽約”通俗來說,就是線上招商引資。在當前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為減少疫情對招商引資的影響,而採取的“屏對屏”“線連線”的簽約方式。這種在線集中籤約的招商模式,既減少了人員集聚,又高效推動引資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事實上,除大渡口區外,近期以來,重慶不少區縣通過“雲簽約”的方式,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3月14日,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對外稱,重慶各區縣至今已累計開展“雲簽約”活動近20場,簽約各類項目200餘個,協議引資近2000億元,為持續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如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增添了重要動力。

那麼,通過這些簽約項目,有哪些趨勢和熱點值得大家關注呢?

大健康醫藥等領域成為投資新熱點


大健康醫藥產業突然爆火源於:首先,疫情會提升大眾對於健康的認知,這也預示著未來將有更多人會關注健康消費。

其次,各級政府會逐漸提升應對重大公共衛生危機的意識和水平,落實醫療物資儲備制度,針對不同級別的危機,保持相應規模的醫療物資儲備。

此外,後疫情時代,從政府到企業,都會持續加大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科研投入力度。當然,這將意味著大健康醫藥行業長期戰略價值和戰略地位在疫情後將會得到長足的提升。

疫情爆發以來,重慶方面很早就意識到大健康醫藥產業的重要性。2月17日,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強調,大力發展大健康相關的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3月4日,重慶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提出強化疫情防控科技支撐,助推醫療衛生事業和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重慶高層對大健康醫藥產業的高度重視,為各區縣加快後者的佈局提供了根本遵循。

重慶“雲簽約”超2000億,有哪些熱點和趨勢值得關注?

兩江新區派金生物參與研發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批上市

3月14日,兩江新區舉行大健康產業·生物醫藥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專場“雲簽約”活動,項目總投資83.18億元,聚焦生物醫藥產業,涵蓋了生物技術、平臺引進、腫瘤類器官庫打造、醫藥檢測、疾病篩查治療等領域,將有助於完善兩江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鏈,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

參與此次“雲簽約”的項目有極澤生物醫藥項目、以色列(重慶)生命科學園項目、普羅布諾生物技術項目深圳易普森智慧醫療項目、美吉生物病原微生物快檢IVD試劑盒轉產項目等。其中,以色列(重慶)生命科學園總投資7億元,旨在打造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具領先優勢的心血管國際醫療科技產業集群。

事實上,這不是自疫情爆發以來,兩江新區第一次引進大健康生物醫藥項目。據重慶日報報道,2月15日,中諾恆康生物科技、賽業生物創新藥物研發服務平臺、新型抗菌肽等3個生物醫藥項目通過“雲簽約”的方式落戶兩江新區。其中,中諾恆康生物科技項目將在兩江新區打造生物技術骨科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基地、骨科CDMO研發中心及骨科技術產業平臺,另外還將新建N95醫用口罩生產線。

除了兩江新區外,渝北、榮昌、巴南、大渡口等區縣也都在大力引進生物醫藥等相關產業。2月27日,渝北區“雲簽約”引進的華銀公司,是國內大型第三方醫學檢測機構。在抗擊疫情中,該公司是最早派往湖北進行核酸檢測的隊伍之一。據重慶日報報道,華銀公司落戶渝北後,將建設華銀“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及“全國臨床大數據中心”,專注於生物樣本庫及臨床大數據的建立、轉化研究與產業化應用。

重慶“雲簽約”超2000億,有哪些熱點和趨勢值得關注?

榮昌區於2月27日“雲簽約”引進的廣東華翱潔淨科技有限公司,其潔淨維護系統材料廣泛應用於醫院、藥廠、食品、化妝品等領域,此次新冠肺炎戰“疫”中,共為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及各地口罩廠等提供了24萬平方米淨化板。

大渡口區一口氣簽約了中元匯吉、漢豐醫療器械基地、華融曜陽等多個項目。其中,中元匯吉生物在WHO公佈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數據之後,迅速開展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研發。日前,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核酸提取試劑盒(磁珠法)日前已成功獲得歐盟CE認證,這意味著“重慶造”新冠病毒核酸試劑盒產品可以走出國門,進入歐盟市場進行銷售。

還有巴南區利用重慶國際生物城區位、產業等優勢,成功引進研發生產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盒、口罩、醫用防護服的3個項目。

此外,長壽高新區和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都引入多家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如深圳市利潔士醫療合夥企業、重慶吉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等,這些企業將生產醫用口罩等醫療耗材。

“新基建”開始嶄露頭角

最近一段時間,“新基建”一詞備受關注。“新基建”指的是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表示,加快推進“新基建”,不僅會拉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人才等要素的投入,為傳統產業轉型增添數字化、智能化的“成色”,而且會帶動新消費、新制造、新服務等新興業態的迅速發展,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為穩投資、穩就業、穩增長提供新動力。

重慶“雲簽約”超2000億,有哪些熱點和趨勢值得關注?

在筆者看來,國家層面大力推動的“新基建”,與重慶正在實施的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謀而合。作為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的基礎設施,“新基建”將為重慶加快建設智慧名城、智造重鎮提供重要的保障。

我們注意到,除了日前公佈的2020年重慶市級重大項目涉及到,2.7萬個5G基站、工業互聯網產業園、雙活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外,近期不少區縣也把“新基建”作為重點項目來引進。值得一提的是,3月9日,科技部支持重慶等四地建人工智能國家試驗區,這必將為重慶“新基建”發展注入巨大活力。

我們還是要從兩江新區說起。因為就在3月7日,兩江新區舉行了“新基建·智能網聯”專場“雲簽約”活動,涉及毫米波雷達、無人駕駛、氫能燃料電池等領域。當然,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兩江新區在全市大數據智能產業的領先優勢。

明天氫能氫燃料電池項目將發展氫能及相關配套產業,在兩江新區建設明天氫能西南工程中心、氫能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部件研發和生產基地。這將助力兩江新區發展氫能燃料電池全產業鏈,加速氫能燃料電池在研發、生產、基建設施配套、氫能燃料電池汽車運營等的佈局。

理工睿行車用毫米波雷達項目依託北京理工大學等的科研實力,將在兩江新區進行高分辨車載毫米波雷達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該項目的引入,對於兩江新區新基建和汽車產業向“網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還有豐鳥航空與兩江新共同打造“幹線大型有人貨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最後一公里小型配送無人機”的三段式航空聯程貨運體系,也很受外界關注。

重慶“雲簽約”超2000億,有哪些熱點和趨勢值得關注?

位於經開區的飛象工業互聯網

在南岸經開區,新簽約的海創匯西部總部基地項目將依託海爾集團產業生態資源,重點打造AI+智能應用生態圈,推動南岸區產業升級;簽約的中國智能製造密碼創新基地,圍繞信息安全、密碼保護、大數據應用、智能製造等產業領域,在未來逐步建設成為輻射西南、服務全國的年產值百億級的國家級信息安全產業高地。

在渝北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致力於構建數據、算法、應用為一體的成都數之聯科技有限公司將落戶於此。該項目將結合行業重點形成針對智慧治理、智慧工業、智慧教育等領域典型性問題的解決方案和大數據人才培養體系,打造“數之聯智慧治理研發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