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每天保持基礎活動量有多重要?有效延緩腦部退化


中老年人每天保持基礎活動量有多重要?有效延緩腦部退化

如果你是個幾乎不做家事的人,可能要改變一下習慣了。最近1項研究表示,每天做1小時的家事,長期累積之下,可以延緩大腦衰退的速度,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Network Open)。


  研究團隊追蹤了2,354名美國中年人,至少3天以上的活動數據及腦部掃描數據並加以計算,發現過了60歲以後,腦部每年約損失0.2%,腦組織的萎縮與失智等疾病有關,並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


  將性別、吸菸狀況和年齡等因素納入考量之後,研究小組發現,每天增加1個小時的輕度體力活,腦容量可以增加0.22%,相當於延緩大腦退化1年。如果每天至少行走1萬步,大腦退化速度會比每日步行數少於5千步的人多下降了0.35%,相當於延緩1.75年。


  在2018年美國人體力活動指南中指出,每週執行中重度活動150分鐘以上,能為健康帶來最大的好處,其實任何程度的活動都比不動好。


  Nicole Spartarno博士解釋,研究結果並不能說明中重度的活動量對於老化有直接影響,但透過科學實證,即便只是輕度身體活動也很重要,特別是對於大腦而言。


  衛生專家則表示,研究結果令人振奮,因為輕度體力活動對於大多數中老年人來說是可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