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巴西的航空制造业为什么那么发达?

关东书场


既然说到了航空制造业,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国际知名飞机制造公司就是:波音和空中客车。实际上,这两个公司都是以生产制造客机闻名,还有很多生产军机的公司同样很出名,先简单盘点一下世界上比较知名的航空制造公司吧:

这点毋庸置疑,在我还没坐过飞机时就知道这家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客户分布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销售了763架飞机,销售额达到6419亿元人民币,是阿里巴巴2500亿元的两倍还多。

这家公司主要生产的是军用飞机,懂军事知识的朋友都知道这家公司,搞军火那是相当的牛叉。

老毛子的军事国防工业那是不用多介绍的,敢于和美国叫板的国家,继承了前苏联的工业基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光听名字就相当的霸气,空中客车,由德、法、英、西班牙四国共同创立,目前在民用航空运输领域可以和波音竞争的公司。


不得不钦佩法国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有多家公司上榜,无论是在军事航空还是在民用航空领域,法国都有相当领先的技术。

巴西人一直认为是他们国家的杜蒙特发明了飞机,所以势必要将这一国产事物发扬光大。回归到题主的问题,为什么同为发展中国家,巴西的航空制造业在世界上为啥这么优秀呢?

一、巴西政府的扶持与投入

这家公司在城里初期是国家注资的,用我们的话说是国企。那得到的优惠政策自然不用多说: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巴西国内所有的军事飞机的订单都交给了巴西航空,在这样便利的发展环境下,取得初步成功是必然的。

二、兼顾军机和民用客机的发展研制

前面说了这家公司是做军机起家的,然后在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之后,兼顾民用客机的研发。军机都能做的有模有样,做好客机自然是不在话下。

三、产品差异化策略,避免与波音、空客的正面竞争

巴西的航空制造主要重心放在了支线飞机制造方面,从上个世界90年私有化改制以后,巴航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导向,经过市场调研确定了发展支线喷气式客机的策略。之后又根据市场对支线客机大型化需求,确定了发展70-122座喷气式支线飞机。在ERJ-70首飞成功后,巴航开发了ERJ145系列和E-喷气式飞机系列,受到市场的欢迎。这两个系列的飞机使巴航在全球民用飞机市场120座级以下占据了45%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这一份额更是达到70%以上。

四、利用全球市场,注重技术研发

一架飞机有几万个零部件,想要全部自己研发生产在资金、人才和进度上会严重拖缓整体制造行业的发展。巴西航空则专注机身研发和总装技术,一些零部件采取他国购买方式,集中优势研发力量,提升研发能力。


财经札记


说到飞机造业,估计大部分人都会首先想到是美国的波音以及法国的空客,稍微了解多一点的人或许还会知道加拿大的庞巴迪以及俄罗斯的飞机制造。但有一个国家可能大家会忽略掉,那就是巴西。

目前巴西航空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说起巴西,可能更多人会想到巴西的桑巴舞,以及巴西的足球。虽然巴西是金砖5国之一,也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国家之一,但是目前巴西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出口业务也不是很出色,目前巴西的主要出口产品是矿产品以及农产品。不过巴西有一个工业产品表现却非常出色,那就是飞机制造业,巴西飞机制造业的主要代表就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到底有多牛逼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是巴西的一家航空工业集团,成立于1969年,总部位于巴西圣保罗州的圣若泽多斯坎波斯,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商用飞机、公务飞机和军用飞机的设计制造,以及航空服务。

现在巴航工业已跻身世界民航前三甲,成为仅次于波音和空客的民用航空飞机制造商。 现为全球最大的120座级以下商用喷气飞机制造商,占世界支线飞机市场约45%市场份额,截至目前,巴航工业已经为全球超过50个国家制造并交付超过6000多架飞机。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比如2018年巴航工业向市场共交付181架飞机,其中包括90架商用飞机和91架公务机(64架轻型公务机和27架大型公务机)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也是巴航工业的重要市场,目前我国80%以上的支线所用的飞机都是巴航工业的。

就连在波音的大本营美国,巴航工业也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巴航工业有超过800架飞机在美国的空中飞行,而且这个数量每年也在不断增长。比如自2013年1月以来,巴航工业已向北美市场销售435架E175,占据了76座级商用喷气飞机级别中逾80%的定单份额。



为什么巴西航空公司实力这么强?

巴西航空公司能够从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业巨头口中分到一定的市场份额,说明巴西航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巴西航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里面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政府支持是基础。

巴西的航空工业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但当时因为技术落后,所以巴西的航空工业其实没有什么市场地位。直到1969年巴西政府对巴西的航空工业进行了资源整合,并成立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至此,巴西的航空工业才开始步入正轨。

而为了发展巴西航空工业,巴西政府对于巴航工业的支持可谓空前,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1个是大量的资金支持;第2个是技术支持,巴西基本上把巴西原来的军用飞机技术都转让给了巴航工业;第3个是市场支持,当时巴西政府把大量的军工订单都停过了巴航工业;第4个支持是税收支持,当时巴西政府给巴航工业很大的税收优惠,同时设置了极高的关税保护。

这一系列措施让巴航工业有了非常好的发展环境,因此从1969年之后巴航工业就迎来了发展的阶段。

第二、精准的市场定位是核心。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民航市场随着全球经济的衰落日益萎缩,巴西经济也由于债务危机遭受重创,这时候巴西政府为了减少开支,开始减少对航空制造业的科研经费投入,此外军方对军机的采购订单也大幅减少,这个时候巴航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局。

最终巴西政府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对巴航进行私有化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巴航的发展战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先的“注重开发与生产”的理念,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的重大转变。 为了避免跟波音、空客等巨头正面冲突,巴航工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并最终确定了发展支线喷气式客机的策略。之后又根据市场对支线客机大型化需求,确定了发展70-122座喷气式支线飞机。在ERJ-70首飞成功后,巴航开发了ERJ145系列和E-喷气式飞机系列,均受到市场的欢迎。



第三、科技研发是重要支撑

在确定了支线喷气式飞机策略之后,巴航工业加大了对这些类型飞机的研发。1996年,巴航成功研发了50座支线喷气式飞机ERJ-145,并获得了FAA的适航许可证。   

1999年,巴航又准确地预见到支线飞机市场正在逐步趋向大型化支线喷气式飞机,在分析市场细分时,巴航发现在客机市场上,70座以上、100座以下是一块市场的空白,于是宣布开发70-122座喷气式支线飞机。2002年,这一系列的首款机型ERJ-70首飞成功,随后与-175、-190、-195形成完整的E-Jet系列。

2013年,面对E-JET系列销售趋缓的局面,巴航工业一举推出第二代E-Jet计划,简称E2,受到市场的欢迎。从2018年开始,二代E-Jet的3个新机型将联手出击,巩固巴西在支线飞机市场的王者地位。

总之,巴航工业能够从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当中分到一杯羹,这里面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市场的原因。比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对喷气式飞机的需求量就大量增加,巴航工业能够准确的判断这种趋势,并加大了对相关机型的研发和投入,终于抓住了这一波市场机会,后来巴航工业又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出一系列的支线产品,这种以市场为导向,而且不断进行创新的经营理念是巴航工业得以在激烈的市场当中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贷款教授


巴西航空工业是巴西的发达产业,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整个巴西就是发达国家,今天铭苏先生就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巴西的航空制造业为何如此发达,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巴西这个南美大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8,但是这个以出口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的为主的国家工业发展却相当羸弱,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就是巴西航空制造工业。目前巴航工业已跻身世界民航前三甲,成为仅次于波音和空客的民用航空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为何能够在被发达国家控制的民航飞机制造市场成功逆袭,并稳居民用航空飞机制造第三的宝座,铭苏先生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

巴西的航空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但是由于当时私人部门的技术水平薄弱,且缺乏资金支持,因此当时巴西的航空制造业发展停滞不前。

直到1969年在巴西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巴西的航空工业才开始步入正轨。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最初由于有政府的注资,应该算是一家国有控股公司,政府对巴航不但进行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同时还将大量的军工订单提供给巴航,使巴航在政府的扶持下得到初步的发展。

此后,巴航在军用机市场和民用机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民航市场随着全球经济的衰落日益萎缩,巴西经济也由于债务危机遭受重创,减少了对航空制造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军方对军机的采购订单也大幅减少,巴航的发展陷入困境。巴西政府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对巴航进行私有化改革。

巴航的股份大部分经由政府拍卖,其中本国财团占股60%,欧洲集团占股20%,巴西政府占股1.45%,其他股东占股18.55%。私有化改制以后的巴航,更加注重市场化的发展,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巴航业务范围涵盖商用飞机、公务飞机和军用飞机的设计制造,以及航空服务。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120座级以下商用喷气飞机制造商,占世界支线飞机市场约45%市场份额。

巴航为何能够在被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的世界民航市场杀出一条血路,铭苏先生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巴航军民两用飞机的融合发展策略。

巴航从最开始也是从制造军用飞机起步的,正是巴西军方的订单不但养活了这家飞机制造公司,同时也积累了飞机制造技术。巴航最初的民用飞机基本上都是由此前研发的军用飞机改型而来的,比如早期最成功的一款民机“先锋”号就是由军机改型的,这也足以说明是军用飞机为民用飞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反过来,民机通过改型又被运用于军事目的。随着巴航在民机领域的成功,巴航又把某些民机改型为军机借此进入军机市场,比如把ERJ-190改型为军用机型C-390,很好地实现了军机与民机研制的融合发展。

第二、专注支线细分市场,避免同波音、空客等巨头正面竞争。

错位竞争无疑是巴航能够取胜的法宝。从上个世界90年私有化改制以后,巴航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导向,经过市场调研确定了发展支线喷气式客机的策略。之后又根据市场对支线客机大型化需求,确定了发展70-122座喷气式支线飞机。在ERJ-70首飞成功后,巴航开发了ERJ145系列和E-喷气式飞机系列,受到市场的欢迎。这两个系列的飞机使巴航在全球民用飞机市场120座级以下占据了45%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这一份额更是达到70%以上。

巴航的这一错位竞争策略,成功地避开了同波音、空客两大巨头的正面竞争,在支线客机细分市场领域,不但打败了对手庞巴迪公司,同时与空客的空中迷你巴士A318和波音的717机型展开了竞争(这两款机型是空客和波音最小机型),巩固了巴航在支线客机市场的王者地位。

第三、充分利用全球市场分工,飞机零件生产全球化。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巴航确立了出口导向战略,利用市场分工同国外公司合作生产飞机。巴航主要专注机身生产和飞机总装,技术含量高零部件从国外购买,这就避免了因经营活动过分分散而产生的风险。此举也使巴航获益匪浅,不但有利于引进技术增强自身研发能力,更有利于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以当时生产的先锋型飞机为例,有40%的零部件来自国外。

巴航正是利用全球市场分工的机会,将发达国家的飞机零部件制造企业纳入自身的飞机制造工业体系当中,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全球市场。

目前,巴航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商用飞机、公务飞机和军用飞机的设计制造,以及航空服务。现已成为世界支线喷气客机的最大生产商。其中成龙大哥的私人飞机即为巴航的莱格赛650 喷气公务机。

综上,巴西航空制造业发展所采用的军民融合、充分利用全球市场分工、错位竞争等策略,使巴航杀出一条血路,成功逆袭发达国家,在被发达国家牢牢控制的民用航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发达国家,那就不是一个产业所能决定的,需要从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文化、社会发展指标等多个角度去衡量,显然巴西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铭苏先生


航空业在巴西非常突出。事实上,巴西的航空航天业是整个南半球最大的航空业。

巴西的航空业涉及该领域的所有方面。这些包括飞机的设计和制造,销售,客户支持和维护。巴西几乎可以生产所有航空有关的产品,如发动机和设备,车载系统,结构件,飞机和直升机以及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维护行业在巴西也很突出。为军用和民用飞机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所有结构修改,发动机检查和大修都在这里完成。在该领域经营的大多数巴西公司都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批准进行维修。他们也是EASA批准的维护组织。巴西每年可以在商业航空中获益达到15亿美元。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是目前全球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商,被称为“巴西工业的骄傲”。巴航工业的实力有多强?仅次于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占领全球50%支线航空市场。更能在发达国家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巴航工业的支线飞机和公务机都十分普遍,并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提供从超轻型到超大型公务机产品的制造商。



巴西的航空工业为什么发展这么好

【1】重视教育,二战以后,巴西政府决定发展本国航空工业,并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战略方针。第一是培养人才:上世纪40年代,巴西从世界著名学府聘请专家授课,或将本国人才送出国门学习,以进行人才储备。为巴西的航空工业打下人才基础。

【2】发展早,1953年,巴西就成立了联邦航空技术中心,该中心由航空技术学院和研发院两个单位组成,负责研发飞机产品。在该中心的主持下,一款后来被推广使用的商用机型“先驱者号”研发成功。为了批量生产该机型,巴西政府决定成立巴航工业。在近70年的发展中巴西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


【3】市场大,巴西国土总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总人口2.086亿。广阔的领土和庞大的市场是发展航空工业最重要的因素。日本拥有技术但是它的航空业受到本土的市场限制所以无法发展。

【4】政府大力扶殖,民用航空业对巴西很重要,因为只有飞机才能将偏远地区与巴西的主要城市连接起来。在20世纪60年代,巴西政府开始为巴西航空工业提供极高的关税保护,军方购买了几乎巴航生产的所有飞机,此外,政府还免除了巴航的许多税费,并允许巴西的企业把每年不超过1%的所得税用于购买巴航的股票,这为巴航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注入。


经济爱好


巴西航空工业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以巴航为代表):

1、巴西政府的大力支持。巴西国内城市和交通条件使得飞机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交通工具,这是巴西决定二战后就大力发展这一产业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巴航成立之初政府就提供非常高的关税保护,产品全部由军方收购,同时鼓励巴西的其他企业购买巴航股票保障其资金的充沛。在技术转让方面,巴西政府也会协助其向国外企业施压迫使其转让技术或进行联合生产。

2、科技与人才基础厚实。二战后巴西政府成立了CTA、ITA等机构专门培养航空工程师,还另外成立了IPD专门从事航空科学研究,这为日后的航空工业发展积累了科学和人才基础,而同一时期中国为冷战所累,在集中力量搞两弹一星、导弹等军事武器。

3、国际化战略。早在20世纪70年代,巴航就确立了出口导向型战略,到80年代其产品出口占比已经超过50%,90年代达到60%。国际化战略迫使巴航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同时为巴航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竞争和合作经验。

4、私有化。90年代初,巴西债务危机使得巴航出现了巨大危机,公司亏损严重,94年巴航进行了私有化,虽然之后巴航变成了私人企业但巴西政府对其的支持一切照旧。私有化之后,公司经营理念转变为市场导向,使得公司摆脱了亏损,逐步走向盈利。

5、成功的产品策略。要想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为避免一开始就与巨头正面竞争,巴航选择了竞争不太激烈的细分市场,通过精心打磨少数几个产品,通过少数几个产品的成功来逐步建立自己的声誉和竞争力,然后再慢慢走向竞争激烈的细分市场。


澄心净耳问道勤行


巴西航空业发达的关键因素在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其成立于1969年,业务范围涵盖商用飞机、公务飞机和军用飞机的设计制造、航空服务等。巴航工业是继波音和空客后,世界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120座级以下商用喷气飞机制造商的领头羊,占据世界支线客机市场的半壁江山。2018年共交付181架飞机。


在巴西,巴航工业和足球一样是巴西人的骄傲。巴西拥有深厚的航空文化底蕴,早在一个世纪前,巴西航空之父桑托斯·杜蒙就实现了人类首次动力飞行,并被国际航空联合会登记在册。1935年,巴西便下线了首架M7教练机。1969年,巴西政府决定成立一家专门负责研发和生产军机和民机的巴航工业。巴航成立之初,得到了巴西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不仅在国内销售方面给予极大倾斜,而且还将国内大部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进去,可谓举全国之力支持巴航工业。

此外巴西还拥有深厚的航空人才基础,巴西政府还鼓励巴航工业从德国已近一大批专业的飞机设计师,现如今巴航工业的研发工程师超过3千人。真正让巴航工业成功的是波音和空客无暇顾及的50~120座窄体喷气机市场。巴航工业推出一款ERJ-145,在1996年的范堡罗航展上斩获了首个订单。44个月巴航工业便交付了300架ERJ-145。目前巴航工业的E系列客机占据120座级以下民用客机市场的50%订单和62%的交付量。E2系列客机的研发也很顺利。

巴航工业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也是其成功的因素。而且在1960年代,巴西政府就建立极高的关税壁垒来保护国内行业发展。可以说,巴西航空业的发达,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因素,也更加凸显出巴航工业的不凡。


航空之家


其实上巴西作为航空发达国家只能说是假象,这个有点像把韩国评为发达国家一样,韩国之所以会有发达国家的假象只是因为有日本再给他代工,而巴西也一样,巴西的航空工业更多是来件加工,这是从欧美方进口工业原料,然后再切割加工成零件等等,这看似国产的实际上却也可以看成为进口的。

实际上现在的很多跨国企业都是采用百国百货的生产方式,他们从全球采购零件,然后再送到一些人工成本低的地方加工成型,最后送回本土武装。目前航空工业最强的三国分别是美国俄罗斯法国,但是能够生产航空铝材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跟德国,而超大型飞机的机翼铝材更是只有俄罗斯能生产,即便法国也得只能向以上几个国家进口。所以,把巴西列为航空强国有点过了,就是个外表好看而已。


优己


你问题问反了,一个产业发达并不意味整个国家经济发达。俄罗斯航空也很发达,也不是发达国家,中国多个领域的工业也是世界领先 但是也不是发达国家。正确的问法应该是“巴西不是发达国家,为什么航空工业那么发达?”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是巴西经济中仅有的骄傲和荣耀,其壮大原因有很多,最根本原因就两个,一是利用环境优势,二是对市场预测正确。


非洲熊猫


因为巴西航空工业(ERJ)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发动机和电子系统都是美国提供的。


欧陆商贸


如此…这个词用的。其实还远没到要用“如此”这个词的地步。要说全面的航空工业,巴西的实力还没有中国强,至少没有中国体系全。而且没有那个发达国家是靠单一的航空业就成为发达国家的。航空是个烧钱的事儿,只要国家体量到一定地步,都差不多能搞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