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起的阳光究竟是什么意思——评电影《密阳》

去年因为《燃烧》,李沧东又重回公众视野,当然,这里公众的范围要远远小于《寄生虫》的“公众”。也没什么愤慨的,就像你不能要求《燃烧》拍得像《寄生虫》一样。

在韩国诸多大师中,李沧东最具古典诗人气质无疑。他不似金基德那般“嗜奇”,也不如奉俊昊这样“平衡”。据说李沧东还是鲁迅的崇拜者,在冷峻这点上他们确实挺像的。但李沧东的所谓社会批判似乎要走得更远一些,总能抵达人性最幽暗的存在。

《薄荷糖》与其说是在讲一次政治事件导致一个人的毁灭,不如是在哀叹流逝的时间里,一个人注定面目全非。《燃烧》与其说是在讲述社会阶层问题,不如说是对存在荒原上虚无的一次确认。《诗》在探讨美能否拯救人生, 而接下来要探讨的《密阳》则是对宗教发出了叩问。

你们说起的阳光究竟是什么意思——评电影《密阳》


申爱带着儿子来到一个叫“密阳”的小城准备开始一段新生活,可非常不幸的是,她的儿子被人杀害了。申爱一度陷入绝望之中。后来在一群基督徒邻居的劝导下,慢慢加入宗教。她去教堂,作祷告,唱颂诗,创伤慢慢愈合,甚至最后她决定去监狱看望那个杀害她儿子的凶手,按主的教导,原谅他。

然而,当她见到那个杀人凶手时,罪人没有一丝愧疚不安,相反他满面平和,提及此事时,他也心安理得地说:“自己不觉苦痛了,这事已经过去,上帝已经宽恕了我。”他的平静宛如一个真正的信徒。

申爱顿时崩塌了,她痛苦地问道:“我还没原谅你,上帝怎么能先原谅你呢?”

你们说起的阳光究竟是什么意思——评电影《密阳》


至此,《密阳》展现出了它最深刻的一面。

这是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问题。在《卡拉玛佐夫兄弟》中,虚无者伊万就曾经因为那些小孩子无辜的眼泪而否定上帝。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些眼泪何以发生?上帝的救赎怎能如此随便?难道所有的罪过就可因为一声忏悔而抵消?

换一种语境,这种质问依然尖锐:杀戮无数难道仅仅放下屠刀就可成佛?

你们说起的阳光究竟是什么意思——评电影《密阳》


当然有无数的信徒和真正的虔诚者最后化解了这道难题。就如克伦凯郭尔所言,他们完成了“信仰的一跃”。尚在纠结此种问题,只能意味没有真正放下。因为信仰有时候就像置身与于悬崖之边,你已无路可逃,唯有纵身一跃,在坠落之时倘若能看到了一朵花或一束光,那便是信仰。归根到底信仰没有选择,没有对比,没有计算,只有无条件地放下。

申爱没有完成这纵身一跃。李沧东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在影片结尾,仿佛度过一生的申爱在院落里梳剪长发,那个老实宽厚的宗灿又默默来到她身边,什么也没问,只是帮她举起了镜子。宗灿是她来到密阳后认识的一个好人,可就像所有好人一样,他没什么吸引力。宗灿在暗恋自己,申爱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一无所有后,只有他来到了这个院落。此刻,该说些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天气不错,阳光落在一角,也落在了他们身上。

你们说起的阳光究竟是什么意思——评电影《密阳》


正是在这个处理上,李沧东是一个诗人。诗人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诗人不是答案,而是怀疑;诗人不是心安理得,而是无所适从。他渴慕阳光,但又忍不住要问:“你们说的阳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诗人永远要在“阳”字前面加一个“密”,那才是迷人之处。

有时候想想,也能理解李沧东为何喜欢鲁迅。他们同样是人到中年才开始有点名气,此前只有漫无边际的孤寂。他们同样有《呐喊》社会的一面,又有《野草》那样哲学的一面。最重要的是,无论贴了多少标签,他们骨子里到底是个有点深刻的诗人。

你们说起的阳光究竟是什么意思——评电影《密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