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叫赵云娶桂阳第一美人?

lmy0817


所谓的桂阳第一美人,就是桂阳太守赵范的嫂子樊氏。她虽然是个大美人,但是否真的冠绝桂阳就见仁见智了。

刘备和孙权联手打败曹操之后,开始经略荆南四郡,其中零陵已由刘备亲自拿下,剩下桂阳、武陵、长沙三郡。

赵云亲自请缨去夺桂阳,遇到了同姓兄弟赵范

刘备拿下零陵后,赵云主动请缨去拿下桂阳,在桂阳城下,赵云连败陈应、鲍隆两员大将后,逼得赵范自己拿着太守印绶出城投降。

赵云接受了赵范的印绶,两人就开始了一场酒宴。宴会上赵范提出:两人都姓赵,而且都是常山真定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可结为兄弟,而且赵云大赵范四个月,理应为哥哥。赵云一生流浪漂泊,突然有了一个兄弟,自然是喜出望外,没怎么思考就同意了。

第二天再入城时,赵范特意叫了寡嫂樊氏来服侍酒宴。《三国演义》中对樊氏的记载是: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乃问范曰:“此何人也?”范曰:“家嫂樊氏也。”子龙改容敬之。

可见赵云起先也是对樊氏有心的,这也难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不过一听原来樊氏是赵范的嫂子之后,赵云体内的道德激素开始分泌,这时候的赵云或许也对自己的失礼而感到懊恼吧!

而且在一听赵范想要把樊氏嫁给自己后,赵云的反应是“大怒而起”,大骂赵范一顿,这反应未免过激了一点。赵范怎么说都是一城的太守,况且这时候赵云自己还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如此激动的赵云,实在是不符合他那谨慎温和的人设。

也是因为如此,在之后刘备和诸葛亮都想给赵云做媒时,赵云是坚决不同意,以“名不正言不顺”为由拒绝了,即使是刘备以“大事已定”为由,想把樊氏嫁给赵云,可依旧被赵云拒绝了。因为赵云实在过不了道德这一关,过不了自己的良心。

至于说为什么刘备要把樊氏嫁给赵云?正常来说是因为刘备和赵云君臣相知,想着给赵云成家立室,但以阴谋论来说:刘备此举未必不是想把赵云也拉入水,让他也湮没在社会的泥泞之中。

简单说一句就是:把赵云带坏。因为赵云太完美了,太完美的人是不适合在乱世生存的,也不受同事和领导喜欢(具体可参考岳飞)。赵云没有污点,自然就能理直气壮。而刘备等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污渍在身上,始终在赵云面前就有点抬不起头来。


历史的精髓


刘备拿下零陵后,赵云主动请缨去拿下桂阳,在桂阳城下,赵云连败陈应、鲍隆两员大将后,逼得赵范自己拿着太守印绶出城投降。

赵云接受了赵范的印绶,两人就开始了一场酒宴。宴会上赵范提出:两人都姓赵,而且都是常山真定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可结为兄弟,而且赵云大赵范四个月,理应为哥哥。赵云一生流浪漂泊,突然有了一个兄弟,自然是喜出望外,没怎么思考就同意了。

抛开那些权谋利益,赵范的嫂子确实长得太漂亮了,倾城倾国之色,美女配英雄嘛,刘备是把赵云当兄弟看的,如果说之前还把他排斥在刘关张三兄弟圈子之外的话,长坂坡之战让刘备看到了赵云的忠勇无双。枪匹马在曹操百万军中所向披靡,势不可挡,还能够全身而退,这一点恐怕关羽和张飞都未必能做到,算是刘备集团狼狈逃跑过程中一个很鼓舞士气的插曲,给他挽回了不少面子。更重要的是,赵云不顾生命危险九死一生紧紧是为了帮他寻找妻子和儿子,自己都把妻儿可以随便丢弃的衣服,赵云对自己的忠诚是不用再怀疑的,当初本来就是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投奔过来的,这么久了一直在颠沛流离,还始终不离不弃,好不容易在荆州安定下来,给他安个家也算是有情有义了。谁知赵云是不解风情,跟关羽一样不好女色,还是有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壮志。

我们可以想象以赵云的个人性格他在汇报这件事的时候一定是正襟危坐,言辞激烈的。而刘备他们呢,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这件事可能多一点,团队中出现这样一件趣事,恐怕不会是严肃对待,打趣罢了。


江水趣谈


刘备为何叫赵云娶桂阳第一美人?

我揣度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刘备新娶了媳妇

刘备年过半百,虽然才刚刚死了老婆,但又娶了新媳妇了,还是吴国的公主。所以作为老大经常娶媳妇,而作为手下的得力小弟,也是奔四的人了,还是初哥,刘备也是不好意思,过意不去了。所以我感觉,在新野的时候,应该没少给赵帅张罗,奈何新野偏僻小县,人口不少,美女没有几个。而赵帅呢,天天跟着甘糜二位夫人,眼界可是蹭蹭地往上涨,没办法只能高不成低不就,拿着龙胆快奔四了。

因为,当知道桂阳还有一位绝色美人中意自己的小弟时,当然是想玉成其事。

刘备新娶了娇妻

赵云长期以来都是作为刘备的近卫军统领护卫刘备左右的,当然也就护卫在主公夫人的左右了。赵云可不像曹操的典韦和许褚,五大三粗,胸毛能够长五寸长,像个恶鬼(恶来),天生对女人带有免疫体质。而赵云刚好相反,生得相貌堂堂,高大英俊,天生有异性吸引力。而刘备和孙尚香又是典型的老夫少妻,估计得差一半。所以,刘备也是有些担心,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二弟喜欢绿帽子,刘备可是忌讳。所以,刘备肯定很着急给赵云张罗一门媳妇,找个人来管着他。

刘备收买人心

赵范新降,也不知道主子刘备的好恶,有点无所适从,要是能够搭上赵云这条线,那么在刘备阵营里的位置就稳当了。所以,赵范也是在极力撮合寡嫂和赵云的婚事,我估计,赵范说的那番话,其实就是他自己编出来的。

嫂曰:‘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家兄同姓。

而刘备刚打下了那么大的一片疆土,自己的亲信很少,只能启用原来地方上的官员,但这些官员的忠心如何,人心隔肚皮,那是摸不着的。如果,赵云能够娶了赵范的寡嫂,那么相当于稳住了赵范了。所以,这是三全其美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刘备为何叫赵云娶桂阳第一美人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是赵云,你娶不娶?

欢迎点评!


比禾观史


三国时期其实是有不少绝色美女的,非常有名的美女比如说貂蝉、大小乔,其实三国还有四大美丽少妇,分别是甄氏、邹氏、杜氏、樊氏。

甄氏是袁绍的儿媳妇袁熙的妻子,邹氏是张绣的婶娘,杜氏是吕布部将秦宜䘵的妻子,樊氏是桂阳县令赵范的寡嫂,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最后一名美少妇,桂阳县令赵范的寡嫂--樊氏。



众所周知,曹操好人妻,只要看到别人的老婆很漂亮,曹操会想着法子娶回来,四大美少妇中曹操就娶了两个,还有一个甄氏留给了自已的儿子曹丕,而今天的主角樊氏可是曹操得不到的渴望。

但并不是人人都好这一口,显然赵云就不喜欢别人的妻子,哪怕是寡妇,在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诸葛亮南征荆南四郡,赵云领兵攻打桂阳县,只一战便活捉了桂阳县令赵范手下大将,赵范也知道赵云的威名,因此打开城门投降了赵云。



赵范投降后,备置酒菜执行赵云,这一聊得知赵云与赵范除了同姓,还同是常山郡真定县人,而且两人出生年份也相同,两人同姓又同乡还同年,这在三国乱世中,是非常难得的,简直是缘份啊,于是赵云和赵范当场结拜为兄弟,赵云大赵范四个月,因此赵云是兄长。

两人继续把酒言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范为了拉近与赵云的关系,请把自已哥哥去世后留下的寡嫂樊氏请出来了,并向赵云介绍,赵云看樊氏身穿白色的丧服,但是生得一幅倾国倾城的容貌。



赵范接着对赵云说:家兄已经去世三年了,我常常劝嫂子改嫁,但嫂子说改嫁可以,只要满足三个要求就可以,一是文武双全、天下闻名;二是相貌堂堂、威仪出众;三是要姓赵。因为有这三个要求,所以家嫂一直没有遇到好人家,现在兄长您来了,家嫂正好托付给兄长您!我们就亲上加亲了。

结果赵云一听这话,非常生气说:我既然与你结拜为兄弟,你的嫂子就是我的嫂子,我怎么能做如此不伦之事呢!



赵云这一拒绝,就直接把两人关系弄僵了,赵范老羞成怒,赵云还打了赵范一拳就离开了,两人不欢而散,就这样反目成仇了。

两人闹僵后,赵范还设诈降之计想击败赵云,可是被赵云识破,并俘虏了赵范,押送到刘备面前,刘备就审问赵范,赵范就把前面与赵云发生的一幕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尤其是赵云不肯接纳赵范的寡嫂那一段。



赵云为什么不肯接受赵范的寡嫂啊?

有四个原因:

1、赵云与赵范已结拜为兄弟,如果还娶寡嫂,赵云操心遭人耻笑唾骂;

2、寡妇再次嫁人,有失贞节;

3、赵范刚刚投降,还不知道他心里安的是什么心?



4、主公刘备刚刚平定荆南,还没有稳定,赵云不想因为这事坏了主公刘备的大事。

刘备为什么要让赵云娶赵范美丽的寡嫂呢?

很简单,首先,赵云当时肯定是未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再正常不过,长年在军中打仗,没有机会考虑个人问题,刘备劝和不劝离。



其次,刘备对赵云非常信任,尤其是长坂坡大战之后,赵云为了救刘备的家属,拼了命的跟曹军拼命,七进七出曹军阵营,就是为了救出刘备的家属,刘备深受感动,也非常信任赵云,把自已最重要的身家性命托付给赵云。因此刘备也希望赵云能成家,眼前正是好机会。

最后,赵云这个人不仅传统观念深厚,而且为人非常正直,是标准的正人君子,如果刘备不劝赵云的话,以赵云个人的意见,是不会娶寡妇的,赵云认为娶寡妇有失贞节,其它在三国时期多了云了。



比如曹操,号称“寡妇收割机”,娶的寡妇就多了云了,再比如刘备,后来在益州也是娶的寡妇,还成了日后的皇后,还有关羽当初也想抢秦宜䘵的妻子当老婆,可是被曹操捷足先登,娶寡妇不正常嘛,但赵云观念太传统了。

赵云这么传统的人,如果不是让身为主公的刘备来劝说,恐怕还真是娶不上媳妇,所以刘备就尽力劝赵云娶了樊氏。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人们常说赵云被演义夸大了,但对比史实,夸大的可能只是他的武勇,他的为人处世,忠贞爱民,大忠大节,演义却是远远描写得不够,史实上的赵云,一直受到一种奇怪的待遇,有大功无大赏,禀性坚贞却在蜀汉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就连他死后的谥号,也是等到姜维陈祗当权时,为团结人心再三请求刘禅才得以谥封顺平侯,刘备时第一个赐谥法正,到诸葛亮蒋琬都有谥号,再一次追封时,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榜上有名,连夏侯霸还有谥号,只落下赵云,刘禅对于救命恩人这样的态度很让人不解。


曹操南征,荆州束手刘琮出降,刘备穷途败走,险于当阳危于赤壁,乌林赤壁之役,孙刘合兵打败曹操,半边荆州被二家瓜分。(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刘备打出刘琦的旗号,原先荆州降将闻风而来,其中就有黄忠等人。在周瑜主力攻打南郡时,刘备驻兵公安,一边襄助孙吴,一边南取荆南四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战事没有演义说的那么精彩,几乎是兵到即归顺,赵云带兵取桂阳,原太守赵范投降。


铁拳不打笑脸人,在云别传有一则记载,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兼领桂阳太守,老太守赵范便设宴款待他,二人酒至半酣,赵范讨好的问赵云成家否,得知尚未有妻子,便自告奋勇介绍他的嫂子樊氏,说其兄早丧,嫂子天香国色,堪为良配,愿为将军持箕帚。曹操收了张绣的婶母,惹出一场大祸事,死了侄子曹安民,勇士典韦和亲儿子曹昂。难得赵范如此识趣,换别人身上早笑纳了。可是赵云不同意,一口回绝,搞得大家很尴尬。(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据说赵范的樊姓嫂子长得国色天香,守寡在家。刘备听说了这回事,便对赵云说,笑纳何妨?赵云回说,赵范投降不久,心里怎么想的我们不知道,如果他别有用心,结为姻亲很难处理。何况天下女人不少,我也不必非要一个寡妇。坚定得有点不近人情。(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而刘备的劝说,应该是出于关心下属的终身着想,不能老让人家提着脑袋跟你打天下,一说到福利脸都黑了。也可能想通过联姻拉拢赵范,毕竟能当一郡太守,影响力不可小视。

《云别传》把赵云拒亲这回事和赵范逃走的事连在一起,可能把它们作为关联,认为赵云有先见之明,幸好没有娶赵范的嫂子,不然真的两面不是人。但如果换个角度看,也可能赵范通过联姻这种方式,想加强自己在刘备方的地位,结果赵云不答应,他没有攀上靠山心里发虚,越想越怕,为免后患而逃走。


南方鹏


所谓的桂阳第一美人,就是桂阳太守赵范的嫂子樊氏。她虽然是个大美人,但是否真的冠绝桂阳就见仁见智了。

刘备和孙权联手打败曹操之后,开始经略荆南四郡,其中零陵已由刘备亲自拿下,剩下桂阳、武陵、长沙三郡。

赵云亲自请缨去夺桂阳,遇到了同姓兄弟赵范

刘备拿下零陵后,赵云主动请缨去拿下桂阳,在桂阳城下,赵云连败陈应、鲍隆两员大将后,逼得赵范自己拿着太守印绶出城投降。

赵云接受了赵范的印绶,两人就开始了一场酒宴。宴会上赵范提出:两人都姓赵,而且都是常山真定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可结为兄弟,而且赵云大赵范四个月,理应为哥哥。赵云一生流浪漂泊,突然有了一个兄弟,自然是喜出望外,没怎么思考就同意了。

第二天再入城时,赵范特意叫了寡嫂樊氏来服侍酒宴。《三国演义》中对樊氏的记载是: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乃问范曰:“此何人也?”范曰:“家嫂樊氏也。”子龙改容敬之。

可见赵云起先也是对樊氏有心的,这也难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不过一听原来樊氏是赵范的嫂子之后,赵云体内的道德激素开始分泌,这时候的赵云或许也对自己的失礼而感到懊恼吧!


而且在一听赵范想要把樊氏嫁给自己后,赵云的反应是“大怒而起”,大骂赵范一顿,这反应未免过激了一点。赵范怎么说都是一城的太守,况且这时候赵云自己还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如此激动的赵云,实在是不符合他那谨慎温和的人设。

也是因为如此,在之后刘备和诸葛亮都想给赵云做媒时,赵云是坚决不同意,以“名不正言不顺”为由拒绝了,即使是刘备以“大事已定”为由,想把樊氏嫁给赵云,可依旧被赵云拒绝了。因为赵云实在过不了道德这一关,过不了自己的良心。

至于说为什么刘备要把樊氏嫁给赵云?正常来说是因为刘备和赵云君臣相知,想着给赵云成家立室,但以阴谋论来说:刘备此举未必不是想把赵云也拉入水,让他也湮没在社会的泥泞之中。

简单说一句就是:把赵云带坏。因为赵云太完美了,太完美的人是不适合在乱世生存的,也不受同事和领导喜欢(具体可参考岳飞)。赵云没有污点,自然就能理直气壮。而刘备等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污渍在身上,始终在赵云面前就有点抬不起头来。



一贰一橙


三国时期的英雄数不胜数,同样美女的数量也很可观,我们先不说大小乔和貂蝉,单说甄姬、蔡文姬等人也是才华与美貌并重的美人,而赵云所娶的桂阳第一美女更是出类拔萃。原本当时的赵云并不想娶桂阳的第一美人,可是当刘备知道后,果断为赵云牵针引线,促成了这一段美好的姻缘,为何刘备会如此八卦,一定要让赵云娶桂阳的第一美人呢?

当时的桂阳太守赵范刚刚投奔刘备,想要刷新一下好感度,于是就想把自己的嫂子娶赵云,毕竟大家都知道赵范的嫂子真心是一个大美女。

可是赵云却直接就给拒绝了,而这件事就被刘备得知了。

首先刘备身为赵云的领导,同时也是他的好兄弟,当然了刘备是这么说的,而赵云也就是这么一听。

反正身为你的兄长为你操心一下终身大事好像没有什么错。

尤其是一直以来赵云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而且跟大多数武将关系都相当的好,一度让大家认为赵云的取向是不是不对呢?

兄弟之情怎么都好说,但是超越了就不太好了,所以当刘备知道这件事之后,果断要为赵云出头,让其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也就说大家看到赵云成家了,才会更加的放心,毕竟男人都是好色的,不论是关羽还是张飞都是如此,赵云在他们当中真心有点太纯洁了。

为了让赵云以后可以更好的为自己效力,一定让他没有后顾之忧,也就是让他成家立业,并且把后代给整出来。

古代不都是这么说的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就是刘备的私心,而论公的话就更应该让赵云娶了桂阳的第一美女了。

当时的赵范虽然已经归顺了刘备,但是人心这种东西真心不好说,谁知道刘备会如何处置赵范,毕竟自己只是一个降将。

于是跟赵云在喝酒的时候,才会提出来要让赵云娶了自己的嫂子,为得就是给自己来个定心针。

如果这件事放到刘备的身上,可能直接就成了,只能说赵范把目标找错了,非要跟刘备身边最正经的武将找开心,于是大家都不开心了。

赵云属于半路投奔刘备,跟关羽还有张飞的关系不能比,为了让自己可以得到机会,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小心谨慎,生怕犯什么大错。

而赵范这样的举动,虽说有讨好自己的想法,可是却越过了刘备,哪怕自己内心很愿意,也不能答应,不然就是对刘备的不忠。

或许这些小事不会影响到赵云在刘备心中的份量,可是很多事情就是从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当中慢慢的形成巨大的隔膜。

所以赵云果断拒绝,并且还大声的苛责了赵范,当时赵范脑子就有点不够用了,自己这算不算拍马屁拍到马胯上去了。

而刘备一看情况不对呀,这个赵范刚刚投降自己,却因为拍错马屁的原因,可能要再次反叛自己,果断出手,让赵云娶了桂阳的第一美女。

这样一来赵范也就算是有了主心骨,不会再胡思乱想,对于刘备来说,既让自己的手下成家立业,提高了忠心,同时还安抚了赵范,这属于一举两得的好事,这也是刘备为何一定要让赵云娶桂阳的第一美女的主要原因。


虎头山小妖


这说明刘备为下属着想啊!这要是曹操,早就自己笑纳了,还轮得到你?君不见,当初关羽在曹操手下时,请求曹操把秦宜禄的妻子赏赐给自己,结果曹操看过后,自己留下了,气得关羽干瞪眼。

故事背景

赤壁之战结束以后,刘备向荆南发展,攻占了零陵、桂阳、武陵、长沙等地,势力大增,奔波了大半辈子的刘备,终于有了一块立足之地。

刘备派赵云领桂阳太守(演义和正史有出入,演义中仍然是赵范当太守),赵范打算把自己的寡嫂樊氏许配给赵云,樊氏有倾国倾城姿色,这本来是一件美事,但是赵云不解风情,果断拒绝了。

赵范想让赵云娶嫂子,那是因为赵范新降,想搞好关系。那刘备为何想让赵云娶樊氏呢?在我看来,这是刘备对赵云功劳的奖励,同时也是关心下属的终身大事。


一、奖励赵云

赵云也算是刘备的老员工了,和刘备相逢于患难之中,多年来,南征北战,多有功劳。特别是长坂坡一战,赵云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

但如此大功,刘备又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奖励。刘备这些年四海飘零,也没什么家底,拿什么奖励功臣呢?刘备只得自己创造了一个官职,封给赵云,以示荣耀(赵云历任的牙门将军、翊军将军,都是刘备首创的官职)。

这次赵范很“识时务”地要求联姻,并且樊氏又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这是个大好事,自古英雄爱美人嘛!所以,刘备肯定希望赵云能笑纳,顺便再给他一个月的婚假,也算是刘备对赵云这么多年劳苦功高的奖励。

二、关心赵云的个人问题

历史上,关于赵云的妻儿记载极少,这个时候赵云到底婚否、有没有孩子,都是个未知数。

如果按照演义看,赵云说的“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这么来讲,赵云应该是尚未娶亲,这会儿赵云已经是中年了,还没有妻子,那刘备作为领导,本着关爱下属的原则,肯定要给赵云牵线,毕竟,赵云帅则帅矣,却是个直男,不懂讨女子欢心。

所以,刘备此举,都是为了赵云着想,但是,最终在赵云的坚持下,这桩美事没成,真是可惜啊!曹操都替你着急!


历史都付笑谈中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首先咱肯定一点,三国时期有这么档子事,而且这美女还是个寡妇。

当然这事搁到三国里,也不叫个事,毕竟一代枭雄曹操,他还就喜欢娶二婚的美女当老婆。

三国美少妇,曹操自己个就收了两,还有一个留给了儿子曹丕,这剩下的最后一个就是赵云这个。

但这个过程,比较曲折了。

毕竟像曹操这样的癖好,也不是是个人就喜欢,作为三国时期堂堂美男子有着不败战神美誉的赵云就不喜欢。

就这档子婚事,赵云不想娶,这美女的小叔子还偏让娶,结果双方闹崩了,为这事,好悬没打起来。

最后刘备刘皇叔又想从中调解一下,让赵云认了这门亲,结果赵云还死活不答应。

这事闹的尴尬不?

那么这是个啥过程呢?下边就听俺给大家伙聊聊这档子事。

事情的起因

话说曹操搁家里积攒了不少的力量,这就提大兵找刘备和孙权掐架,按照他的设想一口气这就把大华夏给统一了,这就是三国里比较著名的赤壁之战。

结果这事曹操预想的挺好,但架不住老天爷没答应这事。孙刘两家联盟之后,这就上演了著名的火烧赤壁。

把曹操战船烧成了飞灰不说,自己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的跑,这才逃出了孙刘两家的围追堵截。

那么这次掐架,曹操损失是比较惨重,但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双方又开始在荆州这块进行了对峙。

孙权为了更好的抵御曹操,这就上演了刘备借荆州的戏码,其实历史上刘备人家借的压根就不是全部的荆州,而是荆州下辖的南郡而已。

那么有了这个前提,赵云的故事可就上演了。

赵云被刘备指派攻打荆州的桂阳郡。

赵云是啥,三国后期的常胜将军,就没有败绩,所以打这桂阳郡,那是手到擒来。

在桂阳城下,赵云连败赵范两员大将。

赵范蹲在城头上一琢磨,这事还就得投降了,再打下去他也没啥好果子吃的,因为压根就不会有援兵的。

于是赵范就提着自己的太守大印出城,算是投降了。

赵云这人他也不是那种好杀之人,你都投降了,他再把刀子架你脖子上,这事他也干不出来。

所以双方是在及其融洽的气氛下,就把投降这事给办了。

题主的事

事后赵范专门办了一场宴席来接待赵云,赵云也接受了邀请这就去了。

在席间双方推杯换盏,一边聊天下大事,一边拉着家常。

这一拉,了不得,双方不仅都姓赵,而且俩人这都是常山真定这块的人。

老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泪汪汪吗?

喝上一杯酒,俩人的感情又上了一层楼。

再往下聊,赵云和赵范还是同一年出生,只是赵云比赵范大了四个月。

你是巧不巧,巧事年年有,今天特别多,所以双方一拍大腿,这就打算磕头结义。

“哥哥!”

“弟弟!”

得咧!这俩声叫的,心扉算是敞开了。这顿老酒喝的感情又进了一步。

那么第二天,赵云再去的时候。这赵范就把自己的嫂嫂的叫了出来,算是服侍俩人喝酒。

说道这里估计小伙伴要问了:“他俩吃得好,喝的好,关他嫂嫂啥事?”

咋说呢?这算是一家人了,家里女眷出来接待算是感情好的表现。

再说赵范的哥哥死的早,作为小叔子也想把这嫂嫂嫁出去,但这嫂嫂的要求比较高,一直就没有合适的。

赵范瞅着赵云不错,就有意撮合一下,所以这嫂嫂就出场了。

赵云一瞅这咋就出来一个女的,而且这容貌也漂亮,毕竟是个男人都喜欢瞅漂亮一点的女人,所以赵云就搭了一句:“这女的谁呀?”

赵范呵呵一笑:“俺家守寡的嫂嫂樊氏!”

赵云一听这话,立马就不像刚才那样,对这嫂嫂很恭敬。

这种态度是下意识的,赵云认为自己和赵范是结拜兄弟,那么赵范的嫂嫂就是自己的嫂嫂,你太浪了,这就不符合礼仪不是。

但这一出搁到赵范的眼里,可就不一样了,他感觉赵云似乎对他这嫂嫂有点意思。

你瞅,这事俩人就闹岔气了,最后的结果就奔着预想不到的状态可就去了。

这喝着喝着,赵范就提出来:“要不哥哥把俺家嫂嫂纳了就完事了!”

这家伙一句话,把火药可就点着了,赵云拍着桌子可就起来了。

一张白脸可就被气的通红,把个赵范大骂了一通。

这赵范的大脸蛋子可就挂不住了,站了起来,赵云更加的生气了,一拳就打在了赵范的身上,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事弄的就比较尴尬了。

这不后来就有人劝赵云干脆把这樊氏纳了就完事了,那么刘备也有这个心思想撮合一下。

但赵云是乌龟吃秤砣铁了心了,说啥都不同意,这事基本上就黄了。

对这着的一个分析

接下来咱就分析分析刘备为嘛同意这事。

首先赵云这人早在刘备还搁公孙瓒手底下听用的时候,就已经结识了。

而赵云也知道刘备想要收服他的打算,但出于道德他就没有同意,毕竟他还是别人将领,人家也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

后来兜兜转转的又到了刘备的手底下,这都多少年了,赵云就没有成婚,加上刘备的蜀汉已经有了个形状,这就不能让手下人连个老婆都没有,所以刘备有心思把赵云这人生大事给解决了。

这是刘备心里的第一点。

再有一点就是赵范他原来就是桂阳郡的太守,刘备何尝不是想通过这段婚姻,和当地人进行磨合,毕竟占领一块新的土地,最麻烦的就是服众。

所以刘备的公心私心这都有。

那么赵云为嘛不同意呢?

很简单,赵云这人是个股子里边特别正的一个人,传统的道德观念相当的深厚。

赵范和自己这就是结拜兄弟,啊,你回头就把人家的嫂嫂给娶了,这就得让人戳脊梁骨,他赵云受不了这个。

再有一个,赵云感觉赵范这人居心叵测,毕竟你一个刚刚认识的人,这就把自己的嫂嫂给推了出去,这后边所图胜大。

要知道当年曹操要娶张绣的嫂嫂,张绣的反应是多么的大,张绣可不认为这是好事。

而现在的赵范却极力促成这事,心不正啊!

事后也确实印证了赵云的猜测,后来刘备让赵云兼了桂阳太守的职务。

而赵范借着机会可就逃了。

如果当时赵云真的接纳了,赵范一跑,赵云多多少少还受到牵连。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说道三国美女我们首先想到的有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其实三国还有四大美妇——甄氏、邹氏、杜氏、樊氏。甄氏是袁绍的儿媳妇袁熙的妻子,邹氏是张绣的婶娘,杜氏是吕布部将秦宜的妻子,樊氏是桂阳有名的美女,桂阳县令赵范的寡嫂。

在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命赵云领兵攻打桂阳,赵云非常英勇,一战便活捉了桂阳县令赵范手下大将,赵范知道赵云的威名,因此很识趣的开城投降了。

赵范为了拉近与赵云的关系便非常热情的给赵云备置了酒菜,与赵云把酒言欢,得知赵云还是常山郡真定县人,而且两人出生年份也相同后与赵云当场结拜,菜过五味,酒过三巡赵范为了进一步拉近与赵云的关系便使出了杀手锏,将自己的寡嫂请了出来。

樊氏身穿白色的丧服,但容貌却是倾国倾城。赵范对赵云说:“家兄已经去世三年了,我常常劝嫂子改嫁,但嫂子说改嫁可以,只要满足三个要求就可以,一是文武双全、天下闻名;二是相貌堂堂、威仪出众;三是要姓赵。”这几个要求明显是为赵云量身打造的,意思就是想把寡嫂嫁给赵云。

在三国时期女人丈夫死后再嫁是很正常的事。曹操就是很喜欢人妻,曹操的儿子曹丕正室夫人甄氏也曾是人妻。理论上并无不妥但赵云非常生气的拒绝了。赵云为什么不接受樊氏主要有几个原因。

  1. 赵云是个非常传统的人,在他看来既然已经与赵范结拜了那么赵范的嫂子也就是他的嫂子,娶自己的嫂子在他看来是不伦之事。

  2. 有人喜欢人妻就有人不喜欢,而赵云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刚正不阿也不喜欢娶别人的妻子。

  3. 赵云刚拿下桂阳还没坐稳就开始娶妻恐有不妥 担心有诈。

  4. 赵云是个非常沉稳的人,胜不骄败不馁,刘备刚刚平定荆南 赵云不想因为自己的私事对此有所影响。

刘备听后,不以为然,劝赵云娶桂阳美人樊玉凤。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刘备对赵云是绝对的信任的,赵云与刘备有救命之恩,尤其是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曹营舍命救阿斗,所以刘备听说樊氏确实漂亮想借此完成赵云的终身大事。而且刘备看来赵云过于古板了,如果自己不操心下他的终身大事,担心以赵云的性子就娶不到老婆了。

其次,刘备新到江汉之地,刚刚占领人家的地盘根基还不稳,而赵范正是桂阳县令,趁机笼络一下当地大豪也是好事,可惜赵云并没有了解刘备的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