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的性能如何?是否达到五代机的标准?

琅琊利剑


首先对于战机的划代来说,国内媒体普遍向西方靠拢,喜欢称呼歼20为四代机(五代机是苏俄标准体系),但是现在西方又开始转变了,普遍又把我们称呼的三代半战机称为四代机,将F22、F35等划分到五代机行列,国内媒体并没有转变这种思维,因此这里个人觉得还是称呼歼20为四代机比较合适!

歼20是否符合四代机标准呢?其实四代机目前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标准,最初各国都是参考F22那一套4S标准,但是后来发现这个起点太高了,连美国自己搞的F35也达不到这个标准体系,因此现在各国基本把超音速巡航这条选择性的遗忘,能够达到其他3S标准就达到4代机要求了,而这些性能中隐身性能被排在了第一位,歼20是标准的隐身四代机,战斗力比之三代、三代半是碾压的,至于与四代机的F22、F35或者苏57比较到底如何?到底谁有谁劣?现在还根本没有定论,各国四代机的数据其实都是绝对保密的,至于其他都是媒体的纸面数据分析+乱猜测而已!

首先说说四代机有着4S标准:

第一,具有超强的隐身能力。

第二,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第三,具有优异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以及信息融合能力。

第四,超机动能力

第一,歼20具有隐身能力自然是毫无疑问的。

隐身性方面来说,目前公认F22是最强的,歼20和F22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按照媒体公布的数据来说其实差距并不是很大,有媒体公布歼20的正面雷达反射面积为0.01㎡(这个数据其实只是媒体的猜测,个人比较怀疑),其实到达这个量级上即使F22达到了0.001㎡其实差距都是很小的了。

但是如果经过专业分析就知道其实歼20的隐身性和F22差距是很大的,以上数据如果真实其实也是在平飞巡航的时候的数据,如果战机进行姿态调整呢?比如歼20的鸭翼目前就有很大争议,主流的观点是鸭翼在机翼前缘倾斜状态,巡航时不会影响隐身状态,但是飞机调整姿态时鸭翼偏转就会破坏外形的隐身性,而F22采用的平尾调整姿态,偏转时机翼可以遮挡很大部分雷达波,隐身性更强,当然之所以采用鸭翼,其实就是因为发动机性能不足,弥补机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鸭翼布局,这样的设计也让歼20没有了回头的机会了,即使WS-15成功后也无法改变这个气动布局了!当然对于歼20的全动小垂尾+腹鳍组合的做法比较F22的超大垂尾的隐身性优劣问题,这个争论很大,个人觉得歼20的设计也许更好一些!

还有,外形折射雷达波隐身仅仅只是隐身的一部分,隐身涂料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平心而论,美国在这方面的有着绝对的技术领先优势,中国、欧洲在这方面与之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俄罗斯的差距就更大了!隐身涂料对战机的隐身性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歼20在这方面肯定输给了F22。

同时,F22采用了大S进气道全权避免了雷达直接照射发动机叶片以及形成放大效应的问题,隐身性非常好,但是难制造、进气有损失而且增加自重,F22也是为了隐身付出血本来成就大业!另外F22采用二元矩形截面矢量喷管,大幅抑制尾喷口气流的红外辐射,个人看过F15和F22的尾喷口的红外对比,F15尾喷口红外辐射显示闪耀得可以亮瞎人的眼睛,而F22的红外辐射仅仅比自身其他部位亮一点而已,其强度恐怕连F15的20%都不到(具体图片暂时找不到了)。要知道今天的设备对红外辐射的探测距离相当厉害,三代半的IRST系统已经能够探测到80~100公里外的较强红外辐射源,还有F35的EOTS系统都是相当厉害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飞机的隐身性将大打折扣,歼20没有类似的设计,而且发动机动力不足还得经常开加力,红外辐射就更明显了!歼20在这方面又输了一筹!

所以说歼20其实与F22的隐身能力是有较大差距的,这点不得不服!

第二,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好处不用多说了吧,能够更快的抵达战场,未来战争的节奏会越来越快,时间对于战争来说是无比重要的。另外,在超音速状态下发射导弹,射程会直接扩大20%~40%,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吧,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相同的导弹但是F22凭借射程优势可以先敌开火,未来空战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就是绝对优势,要想后发制人基本只有被击落的命运!

因此四代隐身战机,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是各国必须满足的,虽然现在除了F22其他的都达不到!超音速巡航让战机能够更快支援己方行动,更快抵达战场,在同时发现对手时具有先敌开火优势。

遗憾的是我国的WS-15发动机现在还正处于研发,研发到何种程度根本没有普,现在只是勉强用着WS-10B(另说是WS-10C,因为歼20的尾喷口形状与珠海航展歼10B的外型上明显不一样),我国在发动机方面一直都比较落后,很遗憾歼20目前并没有超音速巡航的能力!

第三,具有优异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以及信息融合能力。

歼20目前只知道使用的我国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具体型号还不知道,但是与F22使用的APG-77雷达还有较大差距,目前这款雷达在2011年已经升级到V2版本,这款雷达的探测性能已经超越了老式预警机,这个可以脑补一下是什么概念!

美国APG-77雷达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强的低频探测能力,其发射雷达波能量很小二具有低截获率能力,使F/A-22在瞄准锁定敌机时,其雷达警报接收机和电子干扰设备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F22锁定了,而且升级到V2版本后,又增加了侧视AESA,提高了态势感知和情报收集能力,并对于通信能力也进行了较大的提高。

而歼20虽然不知道有源相控阵雷达型号,但是其探测能力走了与F22相反的道路,比如歼20机头雷达罩就足够大,AESA雷达的T/R组件据说高达2000到2200个之多,发射功率在24千瓦,全球最大,提高功率以提高雷达波强度来增强更远的探测能力,这一点其实与F22探测能力上可能不相上下,但是技术含量上差距巨大,隐蔽性方面也差距巨大,F22可以做到杀“敌机”与无形,但歼20显然无法做到!

另外在信息融合方面这点与美军的差距就更大了,美国正在组建新一代的信息融合网络、新一代的数据链系统,这个其实在F35上应用更多一些。但这方面是我军弱项,目前我国的数据链系统基本达到美国link16的水平,这其实只是美军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发明!

当然比之F22,歼20的优势就是类似于F35系统的EOTS、EODAS光电红外集成系统,这一点后发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第四,超机动能力

F22的机动性毋庸置疑是非常让人惊叹的,美国公布的F22那一套超机动性能非常强悍,而且两台F119发动机提供的强悍动力也保障了F22这样的能力。

歼20的机动性主要依赖矢量喷口发动机,以及鸭翼和全动垂尾姿态调整能力,在360°的矢量喷口调整比之F22的二维矢量调整在机动能力上有一些小优势,还有鸭翼的典型特征就是强行提高抬头力矩,减小转弯半径,机动性能力上应该是比较强的。

但是歼20拉长了机身,翼展比较小,这样的布局明显的高速性能极佳而机动能力不足,因此综合比较来说歼20的机动性肯定不如F22,即使换装了WS15发动机后也应该无限接近F22的水平而已!当然这个只是个人见解,并不权威!

综上所述,歼20是我国战斗机研发能力上的一款翻身仗战机,是我国追赶美国,超越世界其他国家的一款顶级四代机,可能现在的整体性能上与美国的F22还有一些差距,或者很大差距,但是这只是起点,我们后劲十足!

其实我们想一想,歼10战机研发了多少年?我国歼10战机在2004年服役,才具有能够独立研发三代机的能力,那时候的我军和美军就是天壤之别。

到今天我国空军已经有了和美国空军正面对抗的实力了,这个进步之大连美国都感到惊叹,美国这些年真正感觉到对手来了。要知道这样的变化才仅仅15年而已!


狼烟火燎


歼20战斗机作为我国首款第五代战斗机,自然是很多人都想知道歼20战斗机的性能到底是怎样的?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五代机,比如美国的F22和F35战斗机相比,实力究竟如何?

不过这些问题没人能够回答,也包括歼20战斗机的设计研发工作者,光靠数据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况且那些公布出来的数据本身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些数据还是故意迷惑对手的,所以只是依靠数据,很难知道歼20战斗机的性能和排名是怎样的。

另外既然是对比,那么最好是需要对比的战斗机在一起比试的,不过这样的机会几乎是没有。五代机基本上就是像宝贝一样被研制的国家保护着,就比如美国的F22战斗机,服役十多年,也都没有参加过实战,最近几年才有消息它参与实战,而且也都是为了刷一下存在感,基本上没有任何威胁,F22过去之前,制空权早就获得了。

之前第四代战斗机,比如俄罗斯的苏27战斗机和美国的F15战斗机,双方到底谁才是四代机当中的顶级王者,美国和俄罗斯两边争论不休,为了知道对方战斗机的性能,两个国家也派出了战斗机进行了模拟的空战演练,结果是互有胜负,难分高下!

那么第五代战斗机能够像第四代战斗机那样,双方派出战斗机,使用和平交流的借口进行比试呢?答案是不能的,第五代战斗机最重要的就是雷达的隐身性了,这对于五代机来说,是绝密的东西,五代机的雷达特征最好是不能被对方获知的,所以五代机的国家都把五代机藏着掖着,不让对方的雷达有探测的机会。

除了想知道歼20战斗机的性能到底怎样之外,还让人比较关注的就是针对歼20战斗机的质疑,包括机动性和隐身性。机动性说白了就是发动机,这是几乎所有国产武器都会被质疑的一点,歼20战斗机一开始使用的是俄罗斯的AL31系列发动机,目前已经换装国产WS10发动机,甚至可能也已经换装WS15发动机。

隐身性重点质疑的就是鸭式布局了,质疑前面两个巨大的鸭翼肯定影响了歼20战斗机整体的隐身性。另外就是歼20巨大的外形,它是目前服役,也包括正在研制的五代机当中,尺寸最大的,所以导致了歼20战斗机饱受隐身性的质疑。关于这个质疑,正常人还是真的无法解释,只能说我们的科研工作者这样设计,肯定是有他们的原因,解决了隐身问题!

您怎么看?


资讯所长


歼-20威龙战斗机是我国研制的一款具备隐身能力新一代空优战斗机,这款战斗机除了具备隐身能力之外还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视距打击能力和超强的机动能力。歼-20战斗机采用鸭翼结构和全动垂尾设计,这款战斗机拥有众多的气动舵面,目前使用的发动机是从俄罗斯引进的AL31F的改进型号,AL31F是一款在苏-27系列战斗机上大批使用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未来将换装国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而且将是一款采用矢量喷口的发动机。

歼-20威龙战斗机的诞生代表了我国航空工业的一个突破,之前我国是在追赶世界水平,包括歼-10战斗机就是一个代表,如今随着歼-20战斗机的服役,让空军获得了一个明显的技术代差优势,因为歼-20战斗机是一款典型的第五代战斗机。第五代战斗的研制标准是以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A猛禽战斗机为代表,这就是所谓的4S: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视距打击能力和超强的机动能力。

中国的世界上第二个研制和装备隐身战斗机的国家,而且还在进行第二款隐身战斗机的研制工作,这就是FC-31隐身战斗机。美国装备了世界上最多的隐身战斗机,包括F-22A猛禽战斗机和F-35闪电II战斗机,目前美国空军拥有186架F-22A猛禽战斗机和197架F-35A闪电II战斗机。

F-22A猛禽战斗机,F-35闪电II战斗机和歼-20威龙战斗机这三个型号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五代战斗机,而且还都是已经服役的隐身战斗机。歼-20战斗机是一款重型战斗机,具备超远的航程,这是包括F-35闪电II战斗机和F-22A猛禽战斗机所不具备的性能。歼-20在使用现有的发动机就可以轻松实现超音速飞行能力,而这个和歼-20优秀的气动外形设计有很大的关系。歼-20战斗机采用了内置弹舱,可以实现多项武器的挂载,歼-20战斗机已经成为了空军的一款拳头装备。


航空视界


所谓五代机就是4s标准,即:Stealth(隐形);Super Sonic Cruise(超音速巡航能力);Super Maneuverability(超机动能力);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超级信息优势)

目前有美军的F-22 F-35,俄罗斯的苏57和我国的歼20和歼31

不过按照4S标准实际上也只有美军的F22和F35是完全达到。其他的都有一些差距,以歼20为例

首先Stealth(隐形)具备很强的隐形性能,歼20气动外形设计优秀,隐身涂料技术也十分强大。特别是正面的隐身性能完全不输F22,唯一缺陷就是背面喷口因为考虑到减少动力损失,没有采取锯齿尾喷管,所以背面隐身性能比F22F35稍差,以后会有所改进。整体已经达到了隐形的标准。

其次Cruise(超音速巡航能力),这个是也是歼20的最大短板,由于发动机采用的还是WS10B,推力有所不足,可能没法进行超音速巡航,不过在换装WS15后,这一点是可以实现的。

再次Super Maneuverability(超机动能力),歼20虽然发动机偏弱,但是歼20一种机动性、敏捷性和大仰角能力非常突出的战机。该机采用了独一无二的“鸭翼+边条+前后襟翼+全动尾翼”的综合气动布局来提高飞控能力。大三角翼安装在进气道上边缘。主翼带有下反角,可以增加滚转速度、提高飞机的敏捷性。大舵效的全动垂尾可提供足够的航向操纵力矩,进而提供较大的滚转速率。其气动设计采用了“涡升力”技术。在主翼前面,利用边条翼、鸭翼产生强大涡流,可以大幅增加主翼升力,获得更好的机动性能。其内载武器可以消除外挂武器和机体之间的互反射效应,还可以大幅降低飞行阻力。从机动性能看,歼-20与F-22大体相当可以畅想换装WS15后会有多强的机动性。

最后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超级信息优势)这一点也完全不用担心,歼20使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它相较于ESA雷达(电子扫描列阵列雷达)能大幅提高雷达的性能,比如同样安装在飞机,AESA就比ESA的消耗要小,并且可以提升抗干扰能力。有源相控阵雷达,歼20机头下方还安装有类似美国F35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机体表面个方向上也安装有类似F35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据悉,EOTS系统可以实现在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对空、对地隐蔽探测。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有益补充。而EODAS系统则可以为飞行员提供一个全向360度的可视空间,使得飞行员可以更好的观察战机后侧、两边的空域。有助于飞行员在空战中获得全向的空中态势感知能力,而随着新型发动机的加入,歼20的机载设备必将实现飞-火-推一体化控制。到那时,歼20的飞行性能和空战性能必将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歼20在装备WS-15后来毫无争议的称之为五代机了!目前还稍微差一点火候,不过面对其他的四代四代半机已经是有足够的碾压实力了,空军历年的红箭演习,歼20可谓威风八面。





所学博杂


在当今的世界上,目前一共有4款五代机,这四款五代机分别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22、F-35,以及中国的成飞设计并生产的歼-20,还有俄罗斯联合飞机集团-苏霍伊公司的苏-57战斗机。自从这四款五代机问世之后,很多人都想拿这四款五代机作比较,很多人都认为这四款五代机的排名顺序为F22、F35、苏57、歼20。对此,笔者认为这是个错误的排名。

歼20是我国成飞研发的隐身战斗机,歼20与美国的F22战机同时立项,由于我国在航空上要落后于美国,因此去年我国的歼20才列装部队。歼20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头部、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为锯齿边设计,歼20采用了更好的隐身材料,这是所有的五代机都不具备的。由于我国雷达早已经成为了世界的领头羊,歼20装备的有源相控雷达在远距离就能发现目标,歼20在航电上也要比其他五代机都有先进。并且,歼20还运用了全景像头盔显示系统。

在前一段时间美媒称中的歼20适合远程攻击,那是因为歼20装备了中国最优秀的空空导弹霹雳-15,霹雳-15使用了双脉冲火箭发动机,这使其射程达到了200公里以上,可以在敌机还没察觉的情况下发起攻击。这种优势是其他五代机所不具备的。

除此之外,歼20作战半径2000公里以上,远超其他五代机的作战半径,虽说现在歼20使用的发动机是涡扇-10B发动机,在机动性能上有一点缺陷。最近,我国为其研发的涡扇-15发动机也疑似进入最后阶段,而涡扇-15发动机的推力将会与俄罗斯的产品30、美国的F35战机所使用的F-135发动机18吨持平,因此换装涡扇-15发动机之后的歼20,任何人都不敢说歼20不适合近战了。除此之外,未来歼20还好装载上激光武器,到时候歼20作战力将会更加的强大,笔者认为,歼20在五代机的地位绝对的是排名第一,毫无争议的第一。


王牌武器库


评价一款武器装备综合性能如何,除了有限的技术设计推断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听听使用者对于手中武器的评价,这或许要比数字层面上的对比来的更实在。我国首批驾驶歼-20的飞行员对于歼-20给予“进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的高度评价,由此可见歼-20的性能并不弱于国际上同类产品。作为一个资深军迷,对于歼-20的关注至今也有十年时间,它是我个人心目中最优秀的一款战机,尽管国内对歼-20褒贬不一。

截止目前,技术发展相对成熟的五代机主要有美制F-22、F-35,、俄制苏-57和我国歼-20四个型号,实际列装部队服役的只有F-22和我国歼-20(至于F-35虽列装多国但顽疾缠身,故而不计算在内)。美俄三款五代机皆采用了常规气动布局设计,唯独歼-20一反常态采用了鸭翼式气动布局设计。总体来看,F-22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优秀五代机,苏-57是世界上诟病最严重的五代机,歼-20两极分化,一边吹嘘天下无敌,另一边贬至三代改行列。

歼-20相比世界上其他同类战机,除了国内舆论近几年频频引用的“后发优势”之外,歼-20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设计优势。

该型机采用独创的小展弦比升力体边条鸭翼式气动布局设计,说白了就是将鸭翼式气动布局通过增加边条与机身、机翼实现完美融合,最大限度的在隐身性和跨音速机动能力之间取得完美折中。从而在根源上彻底解决了国际航空界有关鸭翼设计与隐身性之间处理的问题,歼-20如此设计主要和我国对于其的作战运用定位有直接的关系,此外成飞经过对歼-10的设计和改进,鸭翼技术也相对趋于成熟。

也可以说歼-20整个气动布局设计的根本追求就是超机动性和敏捷性。除了前部鸭翼边条体设计之外,该型机还采用了较大的机身长宽比设计,机身长度约20.3米(不包含空速管),略长于F-22的18.92米;结合全自动垂尾以及尾腹鳍设计,保证了歼-20较好的超音速机动性能,单纯从设计理论层面看,歼-20是当前飞行速度最快的五代机。鸭翼式气动布局有利于跨音速飞行和大迎角下的机动性,同时辅助以完整的襟翼和边条体。综合上述设计,使得歼-20在气动布局上得到较为全面的优化,设计之核心机动性、敏捷性和可操纵性达到设计要求。

由于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一直受到发动机的制约,军内将其称为“心脏病”。歼-20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设计理念、航电设备以及性能指标都基本满足超越或接近F-22的水平,但配套发动机的研制进度并没有如愿赶上歼-20其他系统的研发进度,最终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就是,歼-20最大的超音速巡航速度优势被无情的遮蔽了,成为外界质疑、诟病歼-20的主要证据。

目前尚没有可靠证据显示歼-20换装了配套发动机,且从歼-20自2017年服役空军作战部队至今直保持最低数量并没有投入量产就可以得到佐证。有关列装之处,飞行员所讲的“进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的赞誉,很大程度都来源于歼-20成功的气动布局设计,以气动设计弥补发动机推力不够的案例仅歼-20如此;这也从侧面进一步反向印证了歼-20气动布局设计之优异。

至此,再讨论歼-20性能如何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歼-20通过实际服役在飞行员的手中得到证实,只有真正使用者才是最有发言权的。文字理论性对比只能是一种比较客观的科学论证方法,并不能完全评价一款飞机的实际性能。

此外,歼-20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航程和机载武器系统上。歼-20发展融合了一些新兴技术在里面,根据航展展出材料显示,歼-20很可能使用了该型材料,从而替代传统的吸波涂料或者降低吸波涂料的使用比例,这对于降低战机使用成本和提升可维护性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提升航程和载弹量有一定助益。歼-20机载武器主要以霹雳-10和霹雳-15为核心,从当前使用霹雳-8和霹雳-12组合来看,未来歼-20制空作战可构建以霹雳-8/10近距格斗弹、霹雳-12中距弹和霹雳-15远程截击弹组成的远中近综合空中攻防体系。

综合上述来评价,歼-20是款作战性能比较优异的隐形歼击机,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集大成者,虽有一些小瑕疵,但基本满足我国海空军未来作战需求,从研发历程、服役进度以及实战化训练成果等多个角度综合来看,歼-20处于一个相对靠前的地位,优于美制F-35和俄制苏-57以及其他在研隐形战机,拥有和美军神化的F-22一争高低的实力。


鹰鸽分析


歼20的性能很好,五代机里排名第一。世界上有4款现役五代机,按照服役的时间顺序,分别是美国F22A、F35、中国歼20、俄罗斯苏57。这四款五代机各不相同,承担的任务也不尽一样,体现出中美俄三个大国不同的军事作战思维。

这四款五代机中,只有F35是中型五代机,他的个头最小,只有一台发动机,是四款五代机中整机推重比最小的,也是现役四款五代机中唯一不能使用侧弹仓发射格斗空空导弹的型号,苏57虽然也没有侧弹仓,但是人家机翼根部有两个茧包,这两个茧包内装有R-73导弹。F35战斗机是多国联合研发,而且是偏重于对地打击的,因此他是一种空战能力较差的五代机。

既然F35不成器,那么苏57又如何呢?根据俄罗斯红星电视台拍摄的苏57战斗机专题纪录片,苏57确实有他的长处和劣势,苏57是一种纵深打击的战斗机,他的航程很远,载重很大,可以携带4枚KH59MK2巡航导弹,他可以使用两台117S大推力三维矢量发动机。但是他的劣势也很明显,比如他不是一款真正意义上完全隐身的战斗机,他只在机头部分涂抹了12层隐身涂料,机体部分没有涂抹,这是节约成本,但是也影响了隐身性能。

F22A最大的劣势则是雷达电子系统。虽然在F22A诞生的上世纪90年代,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先进的战斗机,也首开五代机之先河,但是F22A是现役四款五代机中,唯一一种只有单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飞机,这和传统的四代机没有什么区别。歼20、F35、苏57这三款战斗机都不仅装备有主雷达,还在机头侧面和机翼外缘装备了雷达副天线,扩大的探测角度和范围。

同时,F22A也没有装备EODAS和EOST这两种目前现役五代机必须要有的反隐身作战装备,他们是红外/光电探测跟踪系统,可以对导弹进行火控,苏57虽然也没有这些装备,但是可以挂载EOST吊舱来解决这个问题,歼20和F35都直接把相关设备嵌入在机头之下,使得战斗机本身就有强大的反隐身作战实力。

因此综合看来,世界上最好的五代机就是歼20了,最差的就是F35了。当然,这也不是说歼20就没有他的缺点,他也有诸如发动机推力小,没有矢量能力等缺点,但是随着WS15的装备,这一问题也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海事先锋


作为我国第一款第五代战斗机,歼-20融合了全球多种已经在使用的优秀战斗机的优点,美国著名的F-35战机中使用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就被用到了歼-20的身上,不过它使用了其他第五代战机没有使用的腹鳍。

歼-20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款鸭式气动布局的隐身战斗机,有比较不错的超音速控制率,良好的大仰角升力特性,有较大的瞬时攻角和翻滚率,不过其鸭翼在偏转时会产生较强的镜面反射回波,不利于雷达散射截面的影响比一般布局的要大的多,从目前已知的第五代战机中得知目前使用全动垂尾的只有苏-57,像其他的F-22,F-35都是常规的固定尾加可动舵面,歼-20的鸭翼和双垂尾就是全动的。



歼-20比歼-10的相对主翼位置更加靠前,力臂增大之后效用增强,因此鸭翼无需太大就可以达到所需的要求。它是第二架使用EODAS战斗机,是成飞研制的一款高隐身,高机动性,高态势感知等能力的第五代制空战斗机,是接替歼-10,歼-11等机型的第五代重型战斗机,我国是继美国以后世界上第二个从论证设计,到研发,测试,生产到最终服役全部阶段的国家,2017年 3月9号,歼-20正式进入列装序列。

它和美国的F-22猛禽首飞同年正式立项,第一架技术工程验证机在2009年制造成功,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黄田坝军用机场首飞,此后又多次进行试飞,且试飞强度也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还进行了绕八字,低空高速通场后大仰角拉起,,开加力小半径转弯等高难度飞行动作,拥有优质的低空机动能力。



歼-20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进气道侧面有两个通风孔,为了隐身用网格覆盖了,而歼-20因为配备了大功率的主控相控雷达,因此热量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了新一代的液体冷却系统,当然,这是国际五代机的标配之一,F-22和F-35都使用的这种冷却方法。

但是歼-20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的散热排气口位于进气道外侧,容易被探测到,F-22和F-35的散热口就在背部,这样更加隐身性能更好,不容易被红外辐射源探测到。



有消息称,歼—20已经采用了局促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反无源探测材料,可以使它性能不低于F-22。

歼-20使用的DSI进气道相对于F-22使用的CARET进气道更加优质,它取消了F-22的CARET附面层隔离装置,把附面层从进气口上面和下面排出,不需要再另外装一个副面层隔离装置,减少了复杂性和重量,在超音速总压恢复上至少不弱于F-22的CARET。



今儿零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先进的战机,这让我国在面对,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的空军是拥有明显的优势,相比同时期的战绩,俄罗斯的苏霍伊苏-57战斗机研制进度推迟还没有正式交付,美国的f-35战斗机也因为多次出现故障导致大面积停飞,出口受阻,韩国kf-x隐形战机被曝出,因为掌握不了关键技术而被迫降城四半战机,所以江20在亚太地区还是处于领先行列的。


琅琊利剑


所谓五代机的4S标准,核心就是隐身。超视距作战在二代机上就实现了,超机动性在三代机实现了。超音速巡航能力,只要发动机推力足够大,就可以实现。超音速巡航不是飞机的事,而是发动机的事。

只有隐身设计是五代机特有的。而且在未来空战中对非隐身战斗机具有巨大的优势。

目前的歼20还不是完全版本的,这种发展方式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式。

美国发展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就是先装备第一阶段的D4导弹,等完全成熟了再装备D5。

歼20在等发动机,一旦发动机完成,歼20就具备全部五代机的能力。目前已经具备了作战能力,


一叶枫流


这个问题真的是老生常谈了,题干部分可以分为两个问题“J20的性能如何?”“在五代机中怎么样?”

我先来回答第一个:J20的性能怎么样?很简单,我不知道。如果你问我J20的设计侧重什么?而这些设计会导致哪个方面有问题?这样的问题,我还是能够解答一二的。

但是如果是“J20的性能怎样?”这样的问题,我想目前能够在网上披露的大部分人都是在以自己的理解在分析罢了,没有一些真实的数据作为基础,怎么可能知道J20的真实性能如何。

举个例子,我们不知道J20的各种条件下的具体航程,就不可能得出J20航程大或者小的结论,所有的分析也只是在分析罢了,没有实际的意义,数据一出来就知道强弱了,谁知道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J20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鸭翼

而且中国军方对于这些的数据的保密性做得很好,目前大部分在服役的飞机的性能参数都是不会在开源网站上公开的。这一点其他国家的做的也不错,但是其在宣传时也总会有一些数据或图片流露出来,比如F-35的数据。而且在保密期间过后,这些数据也会公开,比如F-15,F-14,苏27的飞行手册解禁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在中国你根本看不到类似的数据解禁,不只是军事,政治也一样,这是老传统了。其实这样也好,高度保密的部分总留有神秘性。

回到正题,个人认为J20的性能可以通过以下几点高为度概括:(正如前文所说,这只是我个人的分析,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优点:在总体的气动外形方面,J20的鸭翼+三角翼,大长细比机身都是优化超音速波阻,我们完全可以说J20是为超音速而生,从这点来看,J20是绝对成功的。

缺点是:1.J20想要超巡是有难度的,2.J20并不擅长于亚音速机动能力,3.鸭翼和腹鳍会影响正向和侧向RCS。


简单的说一下原因,对于超巡来说,有三个难点分别是超音速波阻,超音速状态下的配平阻力以及发动机三点。J20的超音速波阻经过优化,但是对于鸭翼机来说,由于力臂长短的问题,配平效率比平尾低,况且J20的重心位置会加剧这一难度,因为J20的主翼十分靠后,鸭翼也不靠前在进气口的位置,相对于一般的远距耦合机型来说,这个鸭翼的位置已经十分靠后了。这就进一步缩短了鸭翼的力臂长度,那么配平阻力显而易见的就是难点。

对比上图的J20和台风我们可以看出来,同样是远距耦合,两者主翼和鸭翼的位置差距

对于发动机来说,要想适合超巡,涵道比和增压比要尽可能的小,然后就是尽可能的提高涡轮前温度。J20想要更轻松的超巡无疑对接下来的WS-15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J20并不擅长于亚音速机动能力,无论是亚音速下的能量机动,角度机动,还是过失速机动能力,具体原因是J20的推重比,较大的亚音速诱导阻力系数,还有鸭翼的配平力矩问题都是难点。

因为鸭翼+三角翼的优点是减小跨音速区间的波阻,缺点就是亚音速下的诱导阻力较大,这是无法避免的,后掠翼机型就是这样,在机翼方面无法同时做到超音速和亚音速一起优秀,因为展弦比,后掠角等参数是固定的。除非是变形翼,在飞行过程中改变机翼的展弦比和后掠角。

J20的隐形能力总体来说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其正向,侧向RCS值会受到鸭翼和腹鳍的影响。上世纪NASA委托波音做的研究,只要是鸭翼机就无法做到“low observable”

第一张图中的×和第二张图的右下角“RCS”

“J20在五代机中的地位如何?”这个问题很难去回答,因为比刚才那个还没谱,如果说性能强大与否还能简单分析一二,这个问题只能得到充满偏见的答案。

因为就连性能如何,都是估计出来的,怎么可能会比较出一个高低?就算F-35目前可信的数据比较多,但是空缺的依然太多了,别说剩下三架飞机。

J20我之前说过,F-22的数据现在依然是个谜,就连空重都不清楚。苏57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还是去年才知道苏57也有内置弹舱,数据就更别想了。

航展之类的,除了F-35和F-22比较卖力,J20就是出工不出力,苏57我印象中都没参加过航展,演习就更扯了。

所以就算没有数据,其他的比较途径还是无法得出结论,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充满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