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的槓桿有多恐怖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槓桿,我能撬動整個地球”。但在幣圈有這麼一類人,給他一個槓桿,他會虧掉兩個地球。

同時,也有另一類人“不走尋常路”,當大部分人研究主流幣時,他把目光轉到了默默無聞的幣種,企圖尋找到大眾沒有發現的“意外之財”。

這兩類人分別是幣圈裡的槓桿投資者和小幣種投資者。在瞬息萬變的數字貨幣世界,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尋求著一夜暴富的夢,但現實卻遠沒有夢境那般美好。

近日,比特幣的價格一度在 BitMEX 上暴跌至 3600 美元,在 Bitfinex 上跌至 3800 美元,創下了七年內最糟糕的單日跌幅。這場拋售恰逢美國股市遭遇大幅回調。


疫情當前,目前最重要的是“資金流”,因此眾多主力與散戶都紛紛恐慌性拋售投資籌碼,造成整個市場出現恐慌性下跌,不僅僅只有股市,就連幣圈被譽為“數字黃金”的比特幣也一度因為恐慌被打壓至3800美元附近的區間。


由於許多加密貨幣投資者正在利用借入的資金進行交易,因此當比特幣的價格突然下跌 20% 至 30% 時,槓桿頭寸就有被清算的風險。在期貨交易中,當價格移動方向與多頭或空頭合約相反時,會發生清算,從而導致整個頭寸被平倉。

槓桿越高,發生清算的幾率也就越高。連鎖式的清算通常會使市場更容易發生更大規模的下跌。


簡單來說,槓桿就是一個放大籌碼的厲害,無論賺錢或是虧錢,它都按照你開倉的倍數增加或減少,所以風險也是最大的,當你拿著一萬元去開倉做20倍槓桿的時候,你的實際交易量是20萬,所以真正每天影響市值波動的,散戶手上的現貨可以說影響很小,而最大的就是合約!多軍空軍的較量,能讓點位走出他們想要的趨勢,其實只是交易所一場零和遊戲罷了。


比如說散戶A非常有信心地判斷比特幣會漲價,一個月內會漲到10萬塊一枚。按照現在比特幣的價格,5萬多一枚。如果用槓桿怎麼玩?可能會有什麼結果?下面大叔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A提交十個比特幣作為保證金,加上10倍或者20倍的槓桿,做多比特幣。

此時A內心的OS是:比特幣5萬漲到10萬,翻了一倍漲了100%。那麼我加了個20倍的槓桿,到合約到期的時候我就能賺到200個比特幣了!臥槽200個!馬上就實現財富自由了!

就在A開始槓桿做多比特幣的時候,有一個大戶B,他覺得比特幣要跌,準備做空比特幣。那麼會發生什麼情況?B手頭資金量巨大,利用巨量的資金壓低比特幣的價格,然後散戶、包括其他部分大戶看到比特幣的價格降低,跟風拋售。於是乎比特幣價格進一步降低。

假如說就算非常保守地,比特幣價格下降了1%,對於A來說,由於使用了20倍槓桿,1%的跌幅就相當於20%的跌幅!也就是說,A損失了20%的保證金。而這還只是價格下跌1%的情況,幣圈的振幅大於20%都不是個事兒。

那麼,如果這時候比特幣價格繼續下降到一定程度,對於A來說,如果A不繼續追加保證金,就會被強制爆倉。也就是說A作為保證金的十個比特幣就這樣化為烏有了。

但是一旦A選擇繼續追加保證金,那麼就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怎麼辦?極端地說,A選擇去借錢、去賣房、去做抵押,來追加保證金。於是A發現,他越來越輸不起了,因為沉沒成本太多,多的讓A承受不了。退一步來說,假設A之前的看法是正確的,一個月後比特幣能漲到10萬一枚。但是大前提是A的資本能夠支撐到挺過合約期。也就是說,如果合約期到期前A的子彈就打光了的話,即使判斷非常精準,那麼對A來說也毫無意義。因為A在見到黎明的太陽之前就陣亡了。


合約市場每天的交易量大約有 20 到 45 億美元,超過全球加密貨幣市場排名前五的現貨交易所的總和。(根據 Bitwise Asset Management 的比特幣交易量的排行榜,排名前五的加密貨幣現貨交易所為幣安,Coinbase,Bitfinex,Kraken 和 Bitstamp 。這五家交易所的日交易量分別為 10 億美元,2.89 億美元,1.49 億美元,1.49 億美元和 1.13 億美元。)


一、比特幣出現恐慌性低價


由於高槓杆化的結構,比特幣市場一直以來都很容易在短期內出現大幅價格波動。


3 月 12 日,當比特幣價格從 7900 美元暴跌至 3600 美元時(跌幅超過50%),僅 BitMEX 上就清算了價值 10 億美元的多頭合約。


加密貨幣市場的槓桿有多恐怖


真正的問題發生在比特幣價格跌破 5000 美元的時候。這一次價格暴跌程度之劇,幾乎讓 BitMEX 的委託賬本被清空了。正如一位名為 Lowstrife 的加密貨幣交易者所指出的那樣,當比特幣價格到 4000 多美元時,有 1800 萬美元的買單。但是,清算引擎中還剩下大約 2 億美元的賣單。


當 BitMEX 下線時,隨著清算引擎停止清算更多 BTC ,比特幣價格開始在其他交易所小幅回彈。在某種程度上,BitMEX 的下線就類似於某種熔斷機制,防止了市場以前所未有的水平崩潰。


“整個委託賬本內只剩下 1800 萬美元,(我猜測)清算引擎內還剩下 2 億至 3 億美元。隨著市場價值在所有人眼前蒸發,我相信這個決定是為了起到熔斷機制的作用,” Lowstrife 說。


BlockTower Capital 的執行合夥人 Ari Paul 表示,當比特幣的價格跌破4800 美元時,投資者沒有選擇拋售。拋壓主要來自 BitMEX 和大額清算,之後才轉化成了賣單。


一旦價值超過 1000 萬美元的大額多頭合約開始被要求追加保證金或被清算,就會導致之後一連串的清算和止損單,引發市場恐慌。


“這是我對最近 24 小時內加密貨幣交易的觀察:首先—圖表、價格,它們並沒有真正反映人們在大多數時間以特定價格交易加密貨幣的情況。比特幣一跌破 4800 美元,以 BitMEX 上的一連串清算為最的市場反應就徹底主導了一切,更廣泛的加密市場(包括交易所和信貸交易臺)也是如此。這種情況本身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怪物。我不認為任何人會在 4100 美元的價格賣出比特幣,” Paul 解釋道。


所有數據都表明,比特幣價格跌至 3600 美元到 3800 美元區間的最大原因是加密貨幣市場高度槓桿化的結構。業內高管表示,加密貨幣市場支持下的“不良槓桿”使其極易陷入危機。


舉例來說,BitMEX 和幣安期貨平臺支持高達 125 倍的槓桿。這意味著,保證金為 1000 美金的交易者可以用借來的 125000 美金去交易。但是,極端波動性可能會導致使用高槓杆率的交易者被平倉—如果他們的損失超過了他們實際擁有的資本,交易所將平倉以確保他們可以償還損失。


加密貨幣市場的槓桿有多恐怖


二、投資人的沉沒成本心態


沉沒成本:被賭徒心態包圍的人,我已經賠了那麼多了,我不甘心!我要賺回來。


周進(化名)就是陷入槓桿泥沼中的一名炒幣者。

“目前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所均採用7天24小時交易,沒有漲跌停限制,相比而言,這個市場很自由,更重要的是部分交易所能夠提供槓桿服務沒有資金門檻,幾千元也可以使用4倍槓桿。” 在周進看來,槓槓交易為他這種資金小的用戶來說是件福利。

不過,周進並沒有因為“自由”取得回報,反而承受了較大虧損。

“我一開始想提高回報,就採取了全倉、4倍槓桿短線交易的模式,在市場震盪期間還不錯,通過抓波段在一週內盈利20%,不過後來市場走弱,讓我的總資產一天就直接腰斬。”周進懊惱地說道。

隨著市場持續大跌,王然所持的幣種也腰斬了,其總資產縮水超70%。無奈他放棄了槓桿忍痛割肉退出了。

“人的貪婪慾望是無休止的,加密貨幣本身的波動性已經夠大的了,還玩槓桿簡直自尋死路。”周進這樣總結他槓桿炒幣的經歷。

槓桿是一把雙刃劍,能把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能讓我一夜之間失去所有,在市場不明朗的情況下,切勿隨意開啟槓桿,也不要懷著:“一夜暴富”的美夢讓資本家吸乾你的血,畢竟在這個金融圈子裡,是真的沒有人情味可言,割你不需要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