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專刊丨來看看巴州檢察辦理的那些“打假”案件!

3•15專刊丨來看看巴州檢察辦理的那些“打假”案件!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維權意識加強,在購買零食、菸酒時,大家總免不了看看保質期,問問生產場地,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買得放心、吃得安心。但是,總有一些商家依然鋌而走險,用不對等的交換做著“泯滅良知”的交易。巴州區人民檢察院在努力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做了這些事情。


銷售假煙?罪無可恕!

2016年以來,巴中市恩陽區人李某某在未取得《菸草零售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通過QQ、微信等方式聯繫賣家,採用物流、上門提貨的方式從廣州、成都購買假冒偽劣捲菸,並向巴州區多名零售商或個人銷售其所購買的假冒偽劣捲菸。截止案發,李某某已銷售金額達人民幣118658元,尚未銷售的假冒偽劣捲菸價值為32755元。

巴中市巴州區人民檢察院在受理該案後,經審查認為:被告人李某某在未取得《菸草零售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銷售假冒偽劣捲菸,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並向巴州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經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李某某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0元;追繳被告人李某某全部非法所得,扣押在案的假冒偽劣捲菸予以沒收,由有關機關依法處理。

3•15專刊丨來看看巴州檢察辦理的那些“打假”案件!

相關法律知識鏈接:

非法經營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是指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的犯罪:(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結算業務的;(四)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 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劵、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假冒註冊商標還想瞞天過海?

欲蓋彌彰!

2017年9月,四川蓬安縣人汪某某擬為巴中某公司釆購一批美心門,約定單價為1360元/樘。後與美心工藝門巴中特約經銷商王某達成採購協議。

因約定工期臨近,且正值春節期間美心公司暫停下單,汪某某與王某商議另找廠家生產假冒的美心實木門。

2017年底至2018年2月期間,汪某某委託其父親仿照規格型號、尺寸、顏色、數量、用料等,在成都市郫都區的某木門廠生產了一批木門,隨後又找到一家紙箱廠仿製了“美心工藝門”外包裝盒,對該批實木貼板門進行外包裝。同時,汪某某收到銷售款人民幣11萬餘元。該批門被運至巴中某公司後,被懷疑是假冒偽劣產品。2018年3月27日,經美心公司現場鑑定,該批門為假冒"美心"的門。2018年7月11日,王某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同年9月18日,汪某某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巴中市巴州區人民檢察院受理該案後,經審查認為,被告人汪某某、王某違反國家商標管理法規,未經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假冒註冊商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汪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被告人王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和輔助作用,是從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應當從輕、減輕處罰。被告人汪某某、王某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經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汪某某犯假冒註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3000元;被告人王某犯假冒註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對扣押在案的假冒註冊商標的門及門套予以沒收。

3•15專刊丨來看看巴州檢察辦理的那些“打假”案件!

相關法律知識鏈接:

假冒註冊商標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是指違反國家商標管理法規,未經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未經註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小貼士:

銷假售假類案件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會觸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或者非法經營罪,主要區別於銷售者的資質,部分涉及到知識產權的案子如上述汪某某、王某案件,還可能構成假冒註冊商標等罪名,具體視案件情況而定。


2019年以來,巴州區人民檢察院持續重視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依法批准逮捕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犯罪嫌疑人6人,起訴412人,起訴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12人,在檢察環節強化監督,快捕快訴有效打擊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犯罪活動,成果明顯。接下來,巴州區人民檢察院將繼續立足本職、服務大局,重點圍繞食品、藥品等領域,積極開展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工作,用檢察力量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樹立起一道綠色的法治屏障。

3•15專刊丨來看看巴州檢察辦理的那些“打假”案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