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獨立,別讓心軟“坑”了娃

很多家長在談話的時候都會和其他家長們談話,說我家的孩子可機靈了,他會做哪些事情等等。其他家長也會給予回應,覺得這樣的孩子可真是機靈,自己家的孩子怎麼沒有這樣呢?人們往往對這樣機靈的孩子有特殊的喜愛,但是

有些機靈並不是對孩子有益處的,有些機靈是長大後沒有出息的標誌。我們父母一定要警惕這幾種現象,那麼我們下面就來告訴家長,有哪幾種現象代表著孩子將來沒有出息

父母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獨立,別讓心軟“坑”了娃

第1點、做事喜歡投機取巧

一些孩子做家長交代的事情或老師交代的事情時,往往會找到一些另類的辦法,讓自己儘快的完成,可以去玩耍等等,儘管這些行為有的時候看起來很機靈,但實則不然,如果孩子總是想這種辦法的話,他的能力得不到鍛鍊。

父母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獨立,別讓心軟“坑”了娃

孩子在幼年時期還處於能力發展的階段,他們並不是像我們成人一樣,在工作階段,兩個階段我們要做的事情的性質與目的都是不同的。根據兒童方面的研究表明:孩子在幼年時期應儘量用‘正常’的方法做自己去做的事情,不要害怕辛苦,如果這個時候就喜歡做這種投機取巧的事,那麼當真正的苦難來臨時,這種孩子往往也是堅持不下來的。

父母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獨立,別讓心軟“坑”了娃

第2點、嘴甜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孩子嘴甜,這一點很好,因為覺得孩子從小就嘴甜,那麼長大之後,在社會上一定混得開。孩子在幼年時期儘量應該保持誠實,實話實說,只有這樣才能讓他養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如果孩子為了一些目的總是嘴甜,說一些自己和他人都不覺得是事實的話,養成說謊話的習慣,這對他將來的發展和人生規劃都是有著極大的影響的。

父母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獨立,別讓心軟“坑”了娃

第3點、喜歡找藉口

孩子有時做錯事情會找到一些博人一笑的藉口,家長們會覺得這個孩子真的很機靈,於是便把這個事情過去了。但,愛找藉口這個習慣在幼年時期絕對不能養成,孩子要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這一點是遠比那些博人一笑的藉口要好的多了,找到藉口,這一點並不值得讚揚,我們要讓孩子自己首先自己的主觀原因,其次才是客觀原因,從小養成承擔責任的習慣。

父母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獨立,別讓心軟“坑”了娃

家長應該如何來引導孩子養成正確的習慣呢?

第1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以身作則孩子這些習慣從來不是無中生有的,往往是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而在他們幼年時期,環境中最大的因素就是作為父母和親戚的我們,我們在孩子身邊充當著榜樣和行為準則的一個身份,如果我們自己不以身作則,總拿我們成人世界的一些規則去對待孩子,孩子往往也會學著做一些同樣的事情,而我們有時會分不清成人世界和兒童的世界的區別。

父母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獨立,別讓心軟“坑”了娃

很多事情在兒童的世界有他們的做法,但成人世界看起來是笨做法,但我們要知道孩子在幼年時期是一個發展的階段,他需要養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學會一些好的習慣,而並不是我們成人生活的那一套。


第2點,對孩子有一個認真的監督,當孩子出現不好的習慣時,我們父母一定要做好引導和糾正的準備,幫助孩子改正他的錯誤。

父母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獨立,別讓心軟“坑”了娃

孩子幼年時期價值觀尚未形成,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引導,我們做家長一定要細心觀察孩子,認真的對待與教育孩子,就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有一個好的未來。

父母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獨立,別讓心軟“坑”了娃

培養一個獨立又自信的孩子,梅梅推薦《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書中圖文並茂

,內容十分貼近寶寶的生活,從孩子的內心出發,用榜樣的力量指引孩子更好的成長。不僅可以幫助寶寶養成好習慣,還可以幫助寶寶塑造健全的人格。

父母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獨立,別讓心軟“坑”了娃

書中教育的方向非常健全,足夠對2~5歲的寶寶進行教育指導。

父母在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獨立,別讓心軟“坑”了娃

購買鏈接如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