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害了孩子的不是遊戲,也不是懶惰,反而是最親的父母

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所以父母的教育其實非常重要,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而現在的家長也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重視並不一定能教育好孩子,教育孩子還是要掌握方式方法的。

李玫瑾教授:害了孩子的不是遊戲,也不是懶惰,反而是最親的父母

案例:

在國外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兒,一個小男孩兒,在超市裡玩著遊戲,他的父親見了以後,就批評孩子只知道玩遊戲,什麼都做不好,有種就別活了。然後就掏出了一把上了膛的手槍,拍在了孩子面前。

可是令這位父親怎麼也沒想到的是,這個孩子在父親轉身的那一瞬間,拿起了手槍,自殺了。

李玫瑾教授:害了孩子的不是遊戲,也不是懶惰,反而是最親的父母

類似的事件在中國也有出現過,一名男孩兒和母親在車上因為學習的事情起了爭執,孩子最後打開車門,從大橋上跳了下去。

還有個意外懷孕的高三女孩兒,在吃飯的時候試探著和父母說班裡的一個女生懷孕了,想看父母的反應。可是女孩兒的父親卻在聽完這件事以後,說女孩兒真不害臊,還有臉活著。女孩兒聽完很絕望,和父母撒謊說自己要去一趟衛生間,就從衛生間的窗戶上跳了下去。

李玫瑾教授:害了孩子的不是遊戲,也不是懶惰,反而是最親的父母

分析: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事情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李玫瑾教授曾經講過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危害。有時候害了孩子的其實不一定是遊戲,也不一定是懶惰,而是最親近的父母。作為家長,一定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變得很優秀的。但什麼是優秀呢?在他們的心中,優秀是沒有盡頭的,就算孩子可能已經很優秀了,他們還希望孩子變得更好,所以很可能會在言語上把握不好度。

李玫瑾教授:害了孩子的不是遊戲,也不是懶惰,反而是最親的父母

可是恰恰就是因為他們把握不好度,所以孩子很可能會被父母的一句話害了。其實孩子很簡單,只是想要一句父母的認可。可是父母卻覺得自己如果表現出一絲絲認可,孩子就會因此而驕傲。

確實,有的孩子可能你表揚太多就變得越來越驕傲。但是,從來沒被表揚過、鼓勵過、支持過的孩子,也一樣會變得非常自卑。而這是許多家長都意識不到,也完全看不到的。家長的忽視,也是把孩子推向更深的深淵的那隻手。

李玫瑾教授:害了孩子的不是遊戲,也不是懶惰,反而是最親的父母

我身邊有個朋友,她的父母就是這樣。在他們看來,孩子是誇不得的。所以無論我朋友做得有多麼好,最後換來的都只有一盆冷水。漸漸地,朋友也不再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了,那雙原本寫滿期待的眼神,也變得黯然無光。

後來,她因為心理問題影響到了生活,就去看了心理醫生,這時候才知道自己得了很嚴重的心理疾病。可是她的母親卻認為只有精神病才會去看心理醫生,得上心理疾病的孩子都是因為脆弱。

李玫瑾教授:害了孩子的不是遊戲,也不是懶惰,反而是最親的父母

其實脆弱並不是最直接的原因,孩子脆弱的原因很可能是受傷太多次了。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1. 把控好度,適當稱讚孩子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把握好一個度,適當稱讚孩子,而不是隻有批評與打擊。一味地批評孩子、打擊孩子,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非常不利,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

李玫瑾教授:害了孩子的不是遊戲,也不是懶惰,反而是最親的父母

2. 多關心孩子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應該多多給予孩子關心的。現在許多家庭都是“0溝通家庭”,這些家庭的家長平時只顧著工作,很少有時間關心孩子,與孩子溝通。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很可能也會與家長越來越疏遠,變得非常叛逆。

3. 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目標

希望孩子可以很優秀是我們每位家長的願望,但是這個願望我們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定,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目標,那樣對孩子來說未免也太不現實,會讓孩子感到壓力過大,一旦超過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就可能釀成大錯。

李玫瑾教授:害了孩子的不是遊戲,也不是懶惰,反而是最親的父母

4. 愛孩子不是控制孩子

每位父母一定都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我們在愛孩子的時候應該把握好一個度。而不是讓孩子活在自己的控制中,不允許孩子違抗自己的意願。

你是經常用“語言暴力”的父母嗎?你平時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評論。

李玫瑾教授:害了孩子的不是遊戲,也不是懶惰,反而是最親的父母

育兒小貼士:

教育孩子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我們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所以,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行為,有些不經意的小習慣很可能就是害了孩子的根本原因,批評孩子並不一定是錯的,但是隻有批評的話,對孩子也是一種很深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