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名门,未婚同居,终身没有名分,却用大半生保护了他的文稿

许广平是近代史上的一位名人,她被大家所熟知主要是因为她是鲁迅的伴侣。在鲁迅去世后,她的全部生活都是在奋力保护鲁迅的手稿。

遇到许广平,是鲁迅的幸运,也是近代文学史的幸运。


她出身名门,未婚同居,终身没有名分,却用大半生保护了他的文稿


她出身名门,未婚同居,终身没有名分,却用大半生保护了他的文稿



许广平出生于广州的第一家族,许地许氏。


清初,许氏家族的第一代从澄海迁来广州,许拜庭是许氏的第二代人,他因诚信起家,一步步做到了广州的一大盐商,此后繁衍出了一个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许氏望族。


广州许地许氏家族历经200年沧桑,其间人才辈出。仅在晚清光绪年间,许家就出了18位举人、进士、翰林。


许氏名人中有鸦片战争抗英英雄许祥光,被人称为“许青天”的浙江巡抚许应鑅,拥护戊戌变法的廉洁清官许应锵,民国粤军创建者许崇智,辛亥革命元老许崇灏,东征名将“铁血将军”许济,与邓小平并肩发起百色起义的红军名将许卓,潜入国民党的地下工作者许锡缵,以及三任中山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许崇清等。许广平也正是这个许氏家族的后人。

她出身名门,未婚同居,终身没有名分,却用大半生保护了他的文稿


从清代到近代,许氏家族的兴衰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作家伊妮就据此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后来还拍了同名电视剧《千秋家国梦》。


许广平的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官至礼部尚书、闽浙总督。她的父亲许炳枟是庶出的,又没有功名,因此在家族中并不受重视。但他还算开明,对许广平的教育也很上心,他希望她将来能有出息、自强自立,因此让她像男孩子一样读书、学官话、上学堂,也不要求她缠足。


年少时受到的教育也决定了许广平的性格,她是倔强且叛逆的。

她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在宴会上玩“碰杯为婚”,醉酒时稀里糊涂地将她许配给了当地的一个马姓劣绅。

懂事后的她知道了此事,便去跟马家的人说:这门婚姻不能算数,那是我父亲喝醉时应下的,我不答应。

马家人自然是不同意的,后来还闹到了官府。但是,在许广平的坚持下,渐渐的,许家上下也都不支持这门婚事。最后,许家付了一笔退婚费,事情才得以了结。


这是她年少时的第一次抗争,这次抗争,也改变了她之后的命运。

她出身名门,未婚同居,终身没有名分,却用大半生保护了他的文稿



退婚后不久,她便考入天津女子师范学校就读,又于一九二二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女高师)。

在女高师的第二年,她结识了她此生最倾慕的人:鲁迅。


许广平生于1898年,认识鲁迅时也才25岁,而鲁迅当时已经是42岁了,比她足足大了17岁。


鲁迅当时正在女高师教书,许广平正是他的学生。在鲁迅的课堂上,她永远是坐在第一排,听得最专注的那个学生。


1925年3月,社会思想解放浪潮席卷,学生运动频繁发生。当时的校长杨荫榆反对学生运动,导致师生矛盾激化,之后学生闹到教育部,要求撤换校长,但没有成功。后来学校竟把带头的学生开除了,而许广平就是被开除的学生之一,她是当时学生自治会的总干事,也是学潮中的骨干。


开除学生这件事,引起了很多师生的不满,鲁迅便是其中之一。鲁迅支持学生运动,还与文学评论家陈西滢打起了笔仗,此事轰动一时。

她出身名门,未婚同居,终身没有名分,却用大半生保护了他的文稿


被开除学籍后的许广平,提笔给鲁迅写了他们之间的第一封信,诉说她的苦闷,没想到鲁迅在收到信后,当天就给她回信了。


此后,他们便开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许广平对鲁迅的仰慕之情也很快转变成了爱恋。


正如在寂寞的空气里,不知不觉的发生微笑。这是她每次在收到信时的心情。


在信中,她向他大胆地表露了自己的感情。


她是热情的、勇敢的、执着的。


可鲁迅是有了妻子的,面对许广平的告白,他犹豫了。他给不了她名分,不想耽误她的青春。


鲁迅与妻子朱安,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他对她没有爱情,名义上虽是夫妻,却并未有夫妻之实。


朱安是典型的旧社会女子,她从小缠足,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训诫。但是这样的她却无法理解鲁迅,无法进入鲁迅的内心。鲁迅也曾让她自由选择,她可以离开他另嫁他人。但是她却选择了留下来,不管鲁迅待她如何,她都不愿离婚。他们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


许广平意识到了鲁迅的担忧,她认为只要能与他相爱,名分根本就不重要。她在信中写道:


我们以为两性生活,是除了当事人之外,没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缚,而彼此间情投意合,以同志一样相待,相亲相敬,互相信任,就不必要有任何俗套。


她的坚定终于打动了鲁迅。在一九二五年10月的一个夜晚,鲁迅回信写道:


我可以爱!

你战胜了!


二人在一起后,时局动荡,鲁迅被列进了国民党的通缉名单里,许广平多次陪同鲁迅外出避难。鲁迅与许广平在一起的十年里,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许广平也担任起了帮他整理书稿的工作。

她出身名门,未婚同居,终身没有名分,却用大半生保护了他的文稿


一九二九年,他们的孩子周海婴出生了。

一九三六年,鲁迅在上海病逝。


鲁迅曾写给许广平的一首诗,也写出了他们婚后的爱情生活: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她出身名门,未婚同居,终身没有名分,却用大半生保护了他的文稿



鲁迅去世后,许广平继续为鲁迅整理、编辑书稿。她孤身一人抚养儿子周海婴,还每月寄钱给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


一九四一年日军进入上海租界,许广平被捕入狱。

日军知道她跟鲁迅的关系,想从她口中得知上海文化界的左翼人员名单。许广平对上海大部分文化人的底细是一清二楚的。但是她一个字也没有向日本人吐露。经过了76天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之后,才得以释放。


郑振铎称颂她为“中华儿女们最圣洁的典型”。


自许广平被捕之后,朱安没有再收到许广平的汇款。经济困顿的她打算卖掉鲁迅的藏书。后来许广平得知消息,便立即托人去看望朱安,叫她要要好好保存鲁迅的遗物。


鲁迅临终前,握着许广平的手说:“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许广平没有遵照鲁迅的嘱咐,她此后的生活都在为保护鲁迅的书稿而努力。

她说:等我终于整理了你的书稿,终于养大了海婴,便也来寻那安静的去处。

她出身名门,未婚同居,终身没有名分,却用大半生保护了他的文稿


一九六八年,因为“四人帮”偷窃鲁迅书稿,许广平受到刺激,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七十岁。


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不忘保护这些书稿,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她知道鲁迅的文稿对于中国文学的价值,更多的是因为她对他坚定而执着的爱。


鲁迅的婚姻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在有生之年遇到了许广平。他们携手走过了十年,留下了一段爱的传奇。

她出身名门,未婚同居,终身没有名分,却用大半生保护了他的文稿


热爱写作与生活

希望我的文字能温暖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