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發展紅利助力新疆春耕跑出“加速度”

<article>

(抗擊新冠肺炎)農業機械化發展紅利助力新疆春耕跑出“加速度”

中新社烏魯木齊3月20日電 題:農業機械化發展紅利助力新疆春耕跑出“加速度”

作者 孫亭文 胡嘉琛

隨著氣溫回暖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新疆天山南北數十萬臺農機,經過檢修與保養後衝進“解凍”的田間,開足馬力翻地、播種、覆膜……多年發展的農業機械化紅利,讓新疆春耕跑出“加速度”。

新疆焉耆縣種植大戶楊瑞生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我們現有3000多畝地,七八臺農機。為加快春耕步伐,我們還僱他人的農機來春耕。春天的時間可謂‘寸陰寸金’。現在忙碌為秋季豐收打下基礎。”新疆大部分地區農業只能一年一熟,春耕秋收。

焉耆縣合勝種植專業合作社依靠多臺農機提前春耕,3500畝地已經種上小麥、辣椒等農作物。其負責人周旭榮說,目前合作社裡的大型農機在田間“跑得更歡”,“我們的農機現在正為有需求的農民朋友提供服務,一方面加快了他人的春耕速度,一方面我們增加了經濟收入,農機肯定跑得更歡啦。”

喀什地區疏附縣蘭幹鎮農民馬爾·司馬義家有9畝耕地,但只有4口人,農活主要依靠他本人。他說:“目前正是需要拖拉機的時候,這臺拖拉機幫了大忙,我得抓緊時間春耕,爭取今年小麥有個好收成。”據疏附縣雅爾丹農機合作社統計顯示,正值春耕時間,最近前來租賃農機的村民逐漸增多。

作為中國的農業、牧業大區,新疆近年來“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新疆由農牧業大區向農牧業強區轉變”。其中,馳騁在新疆各地大面積“條田”裡的農機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新疆農機總動力穩定在2150萬千瓦以上,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其中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8%以上。

新疆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受益於國家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例如,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新疆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由2019年的6億元(人民幣,下同)升至9.29億元。同時,新疆繼續堅持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滿足喀什地區、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四地州資金需求,此外新疆財政扶持農機化發展專項資金也重點向上述地州傾斜,今年四地州可獲該專項資金579萬元。

上述政策有效提升了新疆民眾購買農機的能力。近日,焉耆縣農民劉福建選購了一款大馬力的拖拉機,該拖拉機售價42.8萬元,他本人只需付款27.8萬元,剩餘的15萬元都由國家補貼。焉耆縣農機銷售經營戶卞祖濤今年以來已銷售50臺拖拉機、20多臺薄膜機,最近又從山東省運來30臺辣椒栽苗機,有些已被農民預定。

隨著新疆農田越來越多使用各類農機,其也成為當地民眾增收的途徑之一。喀什地區英吉沙縣西湖村的拖拉機手阿卜杜克熱木·阿布拉說:“全村的春耕工作主要依靠我的拖拉機,我將開足馬力幹活,活多我的收入也將增加,幹著有勁!”據悉,英吉沙縣著力在“農田、果園、庭院”三塊地,有序開展春耕備耕和農業生產工作,當地春季農業生產基本不受疫情影響,甚至在質量和進度上明顯好於往年。

除農業機械化紅利外,新疆在農資生產企業復工、春耕農資運輸、農資銷售門店開門營業、春耕備耕貸款等多方面進行有力保障,全力支持農民恢復生產、渡過難關。今年,新疆農作物意向種植面積逾7064萬畝,較2019年穩中有降,種植結構呈現小麥減、棉花減,玉米增、蔬菜增、特色作物增的“兩減三增態勢”。(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