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跋涉,普济世人

在中伊两国人民友谊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像张骞、班超一样受到人们重视的伊朗人,他就是东汉来华的高僧

安世高


安世高,本名为清,字世高,以字行,出家前是安息国的王太子。


据晋代道安编纂的《众经目录》记载,安世高所译经典共35种,41卷。


安世高是汉译佛经的创始人,对佛教文化在我国内地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长期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


千里跋涉,普济世人

天资过人,佛心初悟


安世高小时候就因为其孝行而著名,而且他聪慧好学,知识面很宽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精于医学,乃至鸟兽之声,都无所不通。


可以说,安世高是个神异之人,名声远播,西域各国对他都很敬重。


据说,有一日,他同伙伴一同出游,途中看到一群燕子飞过身旁,它们的呢喃之声传入世高的耳朵中,当下他就明白燕子之意,于是对同伴说:


“燕子告诉我说,过一会就有人给我们送吃的来了。”


不出所料,他们走了一段后,就有人在路边备下了香气腾腾的饭菜,待众人饱餐之后,佩服世高的料事如神。


一传十,十传百,使世高的声望传遍了安息国。


千里跋涉,普济世人


安世高身为一国的太子,可以尽情享受皇室的荣华富贵。可在他心中却视金钱如粪土,专心信奉佛教,从始至终持有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处世态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父王骤然离世,世高强忍悲痛在百姓众臣的拥戴下,成为安息国的国王。


时间减轻了世高的丧父之痛,他开始逐渐对官场中的勾心斗角、繁文缛节厌烦起来。


他对居皇位之尊,拥万贯之财不感兴趣,父王的离去更使他觉得世事无常,苦海无涯。


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抉择后,他毅然放弃皇位,让位于他的叔父。走上了出家之路,开始了佛教徒的生涯,进一步的修行。


千里跋涉,普济世人

东渡入华,弘扬显异


世高自正式出家之后,非常精进,加上天资过人,不久便对佛教经藏了如指掌,其中对阿毗昙尤为精通,并深得其中三昧。


在安息国修习一段时间后,便开始游历西域诸国,寻求佛法,传经布道。


西汉之时,已有通往西藏的交通道路,汉武帝时开始和安息国有使节来往。


随后东汉章和元年、二年、永元十三年均有从安息国来的使者送来珍奇物品。


千里跋涉,普济世人


安世高来华之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二百年时间,在宫廷中和社会上都有一些信徒。


这些佛教信徒对于佛教的了解,一方面,主要还是把它当作诸般方术的一种,加以祠祀,祈求福祐并希望借以满足一些现实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与西域交通的频繁,来华僧人的增多,信徒们也早已得知,域外僧徒实行着一种称为“禅”的重要修行方法,大家希望自己也能切实地如法修行。

安世高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了对症下药的宣教弘化措施。


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博学多才,为人治病、望气、占候、推步,以加强人们对佛教的敬信;


他更主要的却是全力进行译经,向人们介绍有关禅数即止观的种种方法和理论。


千里跋涉,普济世人

译佛教之经籍,宣禅数之秘旨


世高来华途中,游历西域诸国,精通西域诸国语言。


到东都洛阳不久,便又通晓中文。


这些对他的翻译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当时佛教初传,佛教名词很难找到相对应的汉语词汇,常常要为一个名词的意译或音译斟酌再三。


世高克服了各种困难,对佛经进行了精心的翻译。


世高翻译注重原文,侧重直译,坚持较完整反映原文的思想,避免曲解本意。


《高僧传》说他译文:“义理明析,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


关于他所译经籍,不同经录有不同记载。


《长房录》记世高译有176部,《开元录》载有95部,《高僧传》有39部。


在安世高所译的经典中,主要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阿毗昙五法四谛》、《十二因缘》、《转法法轮》、《八正道》、《禅行法想》、《修行道地经》等。


世高翻译经籍不仅采用笔译的方式,而且还采用口译的方式。


由他口头翻译,再由别人记录成书,如道安经录所记载的《阿含口解》。


因为世高系王族出身,所以人们常称他为安侯,他的这一类译经便称为“安侯口解”。


千里跋涉,普济世人


当时洛阳是佛教传播和翻译的中心。


安世高舍弃安息王之尊位,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传播佛教,可以说对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他的译经和讲经方式都影响了以后的译经僧。


他开创的“口解”方式,在传译过程中,分类解释,他人记录下来以后就变成了对经的一种注疏。


安世高所传禅法,对当时的影响巨大,由于他的译文注重直译,意思难免有重复不通之处。


总之,安世高是一个在东汉初充满神异色彩的外国僧人,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具有拓荒作用的名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