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長,如何才能做到跟孩子“有效溝通”?

因疫情宅在家裡的這兩個多月,對於很多平時需要工作的父母,以及正在緊鑼密鼓備戰高考的孩子們來說,本是一個“母慈子孝”、拉近親子關係的機會,但是不少家庭卻是“雞飛狗跳”,家長吐槽最多的就是:

“我覺得孩子不像小時候那麼好溝通了,說輕了愛理不理,說重了還會鬧脾氣,弄得我們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作為高三學生的家長,如何做到跟孩子“有效溝通”,真的是一門學問。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有效溝通”的一個訣竅——“非暴力溝通”。

如何讓你的溝通更有效?——試試“長頸鹿語言”

非暴力溝通,也稱“長頸鹿語言”。為什麼叫這麼個奇怪的名字呢?

這得從長頸鹿本身的特點說起。我們知道,長頸鹿是陸地動物裡面心臟最大的動物,它的心臟大概有三十斤重,相當於三四歲孩子的重量。長頸鹿的脖子非常長,這讓它站得更高,視野更寬闊。同時,長頸鹿的長脖子,還代表它願意把自己真實的部分(真實的感受和需要),都展露給別人。另外,長頸鹿的嘴巴可以分泌一種酶,這種酶可以幫助它把果實上的刺消化掉。

總結起來,“長頸鹿語言”有四個特點:心臟很強大;視野很開闊;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神奇的酶可以把對方語言當中的刺消化掉不被傷害,同時又吃到了那些帶刺的嫩芽。

與“長頸鹿語言”相對的,叫“豺狗語言”,即無效的溝通。跟高大帥氣的長頸鹿相比,豺狗個頭小,視野狹窄,而且非常容易發脾氣,充滿暴力元素等等。我們做家長的在跟孩子的溝通過程中,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你是否在有意無意當中,使用了傷害親子關係的“豺狗語言”。

非暴力溝通模式——“長頸鹿語言”的四個關鍵要素

“非暴力溝通”也即“長頸鹿語言”的模式是,當我們共同面對某一個問題時,邀請對方和自己站在一起,用愛的方式通過“合作”更高效地解決問題。

但是很多父母跟孩子溝通時會存在一個誤區,即認為合作是孩子要配合家長,孩子要聽家長的。其實這只是一種單向的溝通,不是合作,這樣的溝通往往是無效的。

那麼,具體如何進行有效的“非暴力溝通”呢?

關鍵把握四個要素,即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將這四個要素有效地聯結起來,我們就能減少和孩子的衝突,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觀察

即家長要以一個開放的、旁觀者的姿態,客觀地去看待你的孩子,而不要去“評論”你的孩子。如果家長試著把“評論”放下,焦慮也會隨之減輕,這時候再去跟孩子溝通,就是一種平和的、放鬆的姿態,而不再是一種緊繃的、對立的狀態。

感受

這裡的“感受”包含兩個方面: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比如面對孩子玩遊戲這件事,自己的感受是生氣、失望、心煩意亂。那麼孩子有什麼感受呢?是開心的、放鬆的,還是難過的、焦慮的?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瞭解了自己和孩子雙方的感受,才能產生“共情”,為下一步的“合作”打下基礎。

需要

感受的背後是需要。這裡的“需要”同樣包含兩個方面: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生氣的背後,我們真實的需要是希望孩子做什麼?孩子的感受背後,又有哪些真實的需要被父母忽視了?從家長的角度來說,當然是需要孩子好好學習,考上理想的大學,希望孩子未來能在社會上立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父母的需要。孩子的需要又是什麼呢?是放鬆休息,是自由,是自主權,等等。這樣來看,其實父母和孩子在需要的層面是沒有衝突的,關鍵是能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溝通方式。

請求

瞭解了孩子行為和感受背後的需要,就能夠通過合理的溝通進一步解決問題了。你可以向孩子明確地表達,你希望孩子做什麼。這個“請求”是建立在前面的“觀察”、“感受”、“需要”的基礎上的,只有這樣的溝通,孩子才會樂於接受,才是“有效”的。

作為家長該怎麼做?——學會有效的溝通技巧

理解了“長頸鹿語言”的上述四個要素,我們就能進一步掌握與孩子的溝通技巧。具體來說,非暴力溝通體現在三個方面。同時這三個方面,也都包含了上面提到的四個關鍵要素。

1

第一個方面:自我連接(或自我同理)。就是面對孩子激怒你的行為,你首先要做的不是發一通脾氣,而是覺察自己當下的感受,以及感受背後你的真實需要是什麼,讓自己保持心態冷靜。這就像長頸鹿一樣,不僅要有一顆大心臟,還要學會轉換角度,用“酶”把“刺”消化掉,化干戈為玉帛。

比如看到孩子在玩遊戲或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時,有的家長會立刻火冒三丈:“都什麼時候了,就知道玩,趕緊學習去!”

正確的做法是:在跟孩子溝通之前,首先覺察自己的感受——“我很生氣,很失望,心煩意亂”;我的真實需要——“我希望孩子能把握時間,能健康地成長”。這樣的自我體察,會讓自己的心態慢慢冷靜下來。

2

第二個方面:誠實表達。等自己的心態慢慢冷靜之後,下一步就是要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跟孩子做坦誠的溝通,並提出你的建議或希望;而不是用命令或沉默的方式面對孩子。像長頸鹿一樣,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真實需要。

因為命令的方式會增加孩子的對立情緒,會讓事情朝更糟糕的方向發展;而沉默在孩子看來就是一種默許,或是一種拒絕溝通的姿態,更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正確的做法是:你可以這樣說,“當我看到你不想學習只想著玩的時候,我很生氣,也很失望,我感到心煩意亂。我希望你能暫時放下游戲,把更多的時間投在學習上,付出總有回報,你現在的每一份努力,都會讓你離考上理想大學更近一步,我也會為你的努力感到安心。”

3

第三個方面:同理傾聽。作為家長,需要關注的不只是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更要關注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也就是把孩子作為一個客體,抱著同理心去傾聽、關注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他這樣做有什麼感受,他背後真實的需求是什麼。家長只有像長頸鹿一樣,站得更高,視野更寬,才能用更寬廣的視角去看問題,而不一定非得“戰鬥”或“逃跑”。

比如面對玩遊戲的孩子,我們不去評判,而是帶著一種好奇,一種興趣,一種關心,想要去知道,他現在選擇玩遊戲而不是選擇寫作業,他到底想滿足什麼需要呢?如果我們體察到他很開心,很放鬆,他的需要可能是休息,可能是自主權,可能是自由,我們的溝通方式可能會換一下。

正確的做法是:你可以這樣說,“我看到你在玩遊戲,是不是今天學習比較累,需要休息一下?”當孩子感受到被理解的時候,他會更願意跟你站在一起,合作去解決問題。這時你可以接著提出你的“請求”(或者說建議):“你看這樣好不好,如果你特別想玩遊戲,那我們來做一個約定,每天只玩半個小時遊戲,剩下的時間咱們就把手機收起來,好好學習。”

總之,作為家長,首先要充分體會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同時要學會通過語言來感受孩子的真實需要,傾聽孩子的需求;其次要觀察和分析孩子的需要是否已被自己真正的感受到;最後要將自我的觀察轉化為具體的語言,表達出來告訴孩子。只有這樣,家長說,孩子才會聽,家長聽,孩子才會說,家長和孩子之間,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高三家長,如何才能做到跟孩子“有效溝通”? | 戰“疫”迎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