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在很多家長眼裡,老師是偉大的,是受人尊敬的,因為老師是教育的先行者,讓我們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然而,在張先生心中,老師這個職業並沒有那麼高尚。之所以會這樣看待老師,是因為他遇到了以下這件事。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張先生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平時上班就要花費他大量的時間精力,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做功課。工作上的壓力已經讓他身心俱疲,令他崩潰的是老師每天都給孩子安排大量的作業,而他作為家長,必須得陪伴孩子一起面對。


每天下班回來已經很晚了,還要輔導孩子做功課,這讓他有點吃不消,於是半夜在群裡直接質問老師:“老師,恁睡了嗎?”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老師以為他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遇到了問題,看到了他的信息立馬就回了:“準備睡了,這位家長有什麼事嗎?”聽到老師說“準備睡了”,氣不打一處來,怒火在心,他直接在群裡懟老師:“你給我家孩子佈置這麼多作業,讓我大半夜還要陪孩子做作業,你自己去睡覺,你怎麼睡得著?你好意思嗎?”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張先生把心中的不滿直接發洩出來,其他家長看到也坐不住了,大家紛紛吐槽,整個微信群半夜時分炸了起來。大家都抱怨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了,讓孩子和家長都消化不了,壓力倍增。隨後老師把張先生拉黑並踢出群聊,這個話題也就結束了。


其實,這並不是個例,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就給學生布置了大量作業,老師覺得多做作業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記住更多考點,從而提高考試成績。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在種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不僅學生揹負著巨大壓力,作為學生監護人,家長也沒有輕鬆過,甚至為了輔導孩子功課,每天超負荷運作。


那麼社會應該如何平衡這種學習壓力呢?

這個問題不能只由其中一方來解決,而是應該由學校(老師),家長 ,學生三者來平衡,互相配合,互相理解。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首先是學校(老師):應該適當安排作業。

學校不能光看升學率,也不能以成績高低區別對待學生,更不能為了提升學校知名度就給孩子增加作業。


升學率,學校知名度是學校和老師的任務,不能把壓力施加在學生身上。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給學生布置過多的作業,往往會適得其反,第一,這些作業學生能不能全部完成是個問題,第二,光是完成這些作業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吸收,掌握知識點,更加沒有時間去記住這些內容。


老師應該合理安排作業,不是安排得越多學生的成績就越好,適當的作業可以讓學生鞏固知識點,讓學生記得更牢固,這樣才能保證孩子把學過的都能吸收進去,真正把知識點裝進腦袋裡,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其次是家長:積極配合老師,輔導孩子完成作業。

在學校老師負責傳授知識,那麼在家裡家長就應該配合老師的工作,督促孩子完成作業,跟進孩子的學習進度。如果孩子在學習上出現了問題,家長要積極跟老師溝通,以便及時解決孩子的問題。


更重要的一點是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孩子自願,主動去學習,學習效率會高几倍,比起靠老師和父母督促學習的孩子,自主學習的孩子效率更高,成績也會更好。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最後就是學生:自動學習,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學生不要有做作業是為了應付老師和父母的心態,不是為了父母而讀書,也不是為了老師而做作業,上課,學習,做作業,這些都是自己該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自己的以後和未來作輔墊,讓自己以後有更多選擇的權利和自由。端正好心態後,學習就會有更大的動力和目標,學習效率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那麼,除了要平衡學習壓力之外,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方式也需要注意,像張先生直接在群裡懟家長顯然是不對的,那麼應該怎樣跟老師溝通呢?

1,互相理解,互相體諒。

實際上,張先生直接懟老師是因為他沒有站在老師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沒有理解老師的用意,他只是看到老師給孩子佈置了很多作業,讓自己和孩子壓力山大。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其實,老師之所以佈置這麼多作業是希望孩子能夠記住知識點,學到更多知識。家長不滿意老師的做法可以私下跟老師溝通,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要採用極端的方式,影響家長和老師的關係以及孩子和老師的關係。


老師和家長都希望孩子好,只是角色不一樣,所做的事情也不一樣,達到的目的也不一樣,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就應該互相體諒,互相理解,實現共贏。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2,注意溝通時的情緒和方式。

張先生遇到問題時選擇直接在群裡懟老師,把憤怒發洩出來,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因為自己每天上班那麼辛苦,下班回來就想休息了,奈何孩子還在一堆作業中掙扎,看到孩子受委屈自己心裡難受,所以情緒變得煩躁惱火。


然而,越是憤怒的時候,家長越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正如我們平時所說的“衝動是魔鬼”,一旦情緒失控,就很容易說錯話做錯事。說出口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不可挽回,到時候讓自己後悔都來不及。所以,情緒煩躁的時候,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切不可說氣話,理清思緒再說。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3,面對並積極解決問題。

當家長提出問題時,老師要積極處理,而不是逃避責任,不能像上文的老師那樣,遇到情緒暴躁的家長就直接拉黑踢出群。


這種做法並不能解決家長的問題,反而讓家長覺得老師不負責,讓家長心寒,慢慢就失去了家長的信任。

“老師,你睡了沒”半夜一位學生爸爸發的信息,引起家長群炸鍋

我相信作業過多這個問題在老師,家長,學生三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改善,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不被過多的作業束縛,健康快樂地成長。


你家孩子有沒有作業過多的煩惱?你是怎麼應對的?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逗逗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育兒小妙招,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點個讚唄,一起輕鬆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