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乾貨分享,如果想考研,請聽老學姐一席話!

從我有考研打算以來,到準備考研,直至今日讀研,已經是四個年頭。


考研乾貨分享,如果想考研,請聽老學姐一席話!

這四年來,混跡於考研論壇,貼吧,考研群,接觸了數以千計的考研人,經驗帖也閱讀過幾百篇,聆聽過上百考研人的人生經歷,自己也是大齡辭職跨專業,兩次考研。對於考研的認識想必比絕大多數人都要深刻。

ps:我工科工作三年後零基礎辭職跨考金融碩士(417分)+司法考試(392分)。

就我的經歷而言,從一個工科生零基礎開始,同時完成金融考研和司法考試,一年內完成兩個完全不相關領域的學習,並通過相關考試,可以說完成了大多數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我從來不會拿自己舉例給後來人灌雞湯,因為我見過的失敗的人遠遠超過成功的人。

我對於考研有些自己的看法,今天談一談,雖是個人愚見,但希望每個打算考研的同學能夠看一看,僅供參考。

那些關於學習方法,時間安排,勵志加油的老生常談的問題,今天都不再多言,今天來談點被很多人忽略,卻是異常重要的問題——你真的懂考研嗎?你真的想考研嗎?你真的需要考研嗎?

一說起考研,很多人的反應就是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沒錯,這是考研的客觀定義,不過有多少人認真想過考研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它對於自身的主觀意義和價值在哪?

就我接觸過的絕大多數考研人而言,都是抱著學生思維去看待考研的,覺得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是鹹魚翻身的不二選擇。尤其是現在在某些機構的推廣之下,盲目考研風氣越發盛行。

考研確實是提高自身的途徑之一,但是它並非唯一的途徑,也並不是適合每個人的。千萬不要把考研看待成和高考一樣,是人生必由之路。考研只是大學畢業之後的選擇之一,和工作,出國,考公一樣,僅僅是一種選擇。沒有必要去妖魔化,更不要神聖化,盲目的去選擇考研這條路。

不少考研的同學其實都是被周圍的人帶上考研這條路的吧,或許是老師、同學和某些機構。自己真的有思考過為什麼要考研嗎?自己需要考研嗎?自己適合考研嗎?


考研乾貨分享,如果想考研,請聽老學姐一席話!

為什麼考研?也許是為了自己科研的熱情;也許是為了提升學歷,方便找工作;也許是為了進一步讀博;也許是為了考一些有學歷要求的公職;無論是哪一個目的,都應該從自身出發,找到考研對自身的價值,而不是被其他人推著走上這條路。想必大多數同學都覺得自己考研是有目的的吧,就是上述目的之一。沒猜錯的話,大多數同學的考研目的也是自己一拍大腿想出來的吧。有真正去真正調研過相關信息,認真去思考過自己想從事什麼工作,研究生學歷對這個工作有什麼好處,自己是否願意付出成本去取得這樣一個學位嗎?對於本科學校和專業不滿意的大多數人,當年高考志願就是被周圍的人推著走,或者自己一拍大腿填的吧,四年之後還想要犯同樣的錯誤嗎?

自己適合考研嗎?首先要明確考研是選拔性的考試。考研圈裡總有雞湯喜歡說自己是最大的敵人,然而事實上考研路上最大的敵人是你的對手。從自身條件來說,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自制力適合考研嗎?讀書十幾年,自己心裡應該有數。醜小鴨變白天鵝的故事確實膾炙人口,不過現實卻是殘忍的。有的人天生就不適合應試,如果沒有必要,何須非要走上考研這一條道路。

這兩年接觸過不少盲目考研的人,在備考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迷茫無助,無所適從的情況,大多數最後都是炮灰。在失敗之後,有的人變得更加迷茫,盲目選擇二戰甚至三戰,最後變成了麻木的考研機器,連自己都不明白考研的意義在哪,卻每天用考研欺騙自己和周圍的人,虛度光陰,麻痺自己。即使是考上的人之中,也有人因為沒有自己的想法,難以適應讀研的生活,找不到讀研的意義,退學、重考、甚至走向極端的人都有。

考研乾貨分享,如果想考研,請聽老學姐一席話!

這一年來很多人都諮詢過我考研相關的問題,我都會先反問這兩個問題,然而結果是大多數人都談不上來。然後我會讓他們先思考這兩個問題,想清楚了再來問考研具體的事。

我並非是給考研的同學危言聳聽,只是希望每一個打算考研的人能夠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從內心裡想要考研,有自身的內核動力去支持考研。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選擇考研,更不要被某些機構和老師的心靈雞湯所迷惑,盲目走上了考研的道路。

決定考研之後,擇校擇專業也是一個被人忽視的問題。

自己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學校,什麼樣的專業,很多同學仍舊是稀裡糊塗。

我知道,網上有很多擇校擇專業的經驗帖和技術貼,我想說的不是擇校擇專業的經驗和技術,而是你真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成本、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去擇校的嗎?

三本逆襲985、三個月逆襲清北的故事確實振奮人心,然而只有勝利者才會高歌,失敗者只會沉默,倖存者偏差是考研圈裡普遍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名校的熱門專業。很多機構和老師總是喜歡鼓吹只要你努力,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真實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你還願意去嘗試嗎?前幾天有一個雙非的同學問我,我們班有幾個雙非考上來的,有十分之一嗎?我告訴他,我們班七十幾個人,只有一個雙非考上來的同學,而且還是某一強勢財經院校。

“只要你努力,沒有什麼不可能!”每當我聽見某些老師向學生傳達這樣的雞湯的時候,我感到的不是振奮人心,而是覺得可悲。有的人自己沒有經歷過考研,卻一本正經鼓吹考研成功學;有的人自己經歷過考研,明知對於有的學生而言,考上名校熱門專業的可能性是多麼小,卻還一味地去鼓舞。想必沒有多少考研的老師會跟學生強調風險吧,原因大家都明白。

我同學和研友都說我是專業潑冷水,我確實是喜歡潑冷水,尤其是潑稀裡糊塗盲目跟風的同學的冷水。今年考研人數已經290萬人,一半的都是往屆生,考研的競爭早已經白熱化了。想單純的通過努力來套利,基本上不可能了。也許在早些年,能力、方法、努力,三者取其二就足以通過考研。而今天,缺一不可,考研市場已經充分競爭,容錯率越來越低。不要覺得自己努力就能取得成功。先問問自己真的有每天學習12+小時的毅力嗎?也許熱血之氣迴盪心中,覺得自己有,然而大多數人要麼堅持不了多久,要麼12小時有8小時在打醬油,要麼效率奇低,何必自欺欺人高估自己的毅力。何況每天學習12+小時的大有人在。

考研乾貨分享,如果想考研,請聽老學姐一席話!

在擇校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

說到需求,當然就是你考研是想要達到什麼目的。我舉幾個例子,假如說你打算將來考選調生,那麼985院校就是目標,專業視具體要求而定;假如你想回老家考個公務員,那選擇一個匹配崗位的學校和專業即可;假如你想進入某些知名企業,那麼應該調研清楚它的目標院校是什麼檔次,然後作出選擇。

其實在需求這個問題上,很多同學都是能明白的,但是在風險這個問題上,就被太多人忽略了。網上的考研經驗帖,最受歡迎的就是逆襲帖,這給很多人一個錯覺,名校熱門專業並不難考,我上我也行。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務必要結合自身來評估風險,不一定要多麼精確,但是不能好高騖遠,做白日夢。我記得去年某個同學和我考一樣的學校和專業,他估計自己有三成把握,最後分數卻足足差了90分。評估風險不是主觀臆斷,憑空想象的,要結合自己的情況,要評估對手的情況,現在考研的人越來越多,出現大小年的概率越來越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