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難,莫旁觀"!面對突發疫情,江蘇83歲教授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數"逆行者"英勇無畏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與此同時,悄無聲息蔓延的"情緒瘟疫"也不容忽視。自戰"疫"打響,有位耄耋老人,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為守護大眾心理健康竭盡全力。他,就是

南京師範大學郭亨傑教授

郭亨傑教授在首屆全國高等院校心理學史教學研究高峰論壇上發言

國有難,莫旁觀

"大疫面前有大謠"。自疫情爆發以來,各種未經證實的消息充斥在大眾面前,焦慮、恐慌的情緒就如病毒一般在網絡上擴散。郭亨傑教授作為心理學的前輩,看到緊急招募心理援助志願者的信息時,意識到給予人群以積極引導,幫助他們度過疫情引發的心理危機刻不容緩。83歲的他,第一時間,開始了向大眾科普心理學的征程。

從選題到撰文,均是親力親為。但是,為了及時推稿,長時間的寫作使郭老血壓升高,甚至頭暈到無法下筆。家人勸說,朋友勸告,並沒有阻礙到郭老繼續工作,稍有好轉,老人又是立即提筆,"國有難,莫旁觀,這是最起碼的愛國主義,做一點自己能做的事是應該的!"

郭亨傑教授居家撰寫防疫心理短論

郭老曾坦言,自己不是做心理干預的行家。但是在他看來,成千上萬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奔赴疫區,搶救自己的同胞,誰見了都會感動的,都會想到此時此刻自己也應該做點什麼。

為此,郭老給自己選擇了一個準確的定位——"用通俗語言從心理學角度回應群眾關切的某些心理問題"。為省心理學會科普欄目寫系列"防疫心理短論"、撰稿支持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防疫安心黨員先行"心理援助工作、為泰興心理危機干預熱線寫稿併為他們做的一些個案作點評,皆是郭老目前的主要工作。

郭亨傑教授於省心理學會微信平臺部分科普推文截圖

在郭老眼中,每一次成文,都是一個孩子的誕生。就如孩子被社會認可,撰寫的文章每每有社會反響之時,郭老都會格外欣慰。一篇名叫《老人心語》的文章推送後,他接連收到前線醫生的點贊,甚至有一位南京醫生因此落淚。

郭亨傑教授於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微信平臺部分科普推文封面截圖

郭亨傑教授於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微信平臺部分科普推文內容截圖

丹心未泯創新願,白髮猶殘求是輝

"作為一位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心理學人,我天天為這種命運共同體意識的覺醒和行為表現所激動,思考著可用什麼形式留住它,成為不斷激勵青少年成長的動力。"經此一戰,郭老決定與年輕同事一起籌劃編寫《命運共同體意識讀本》,在文章中構建了一個"命運共同體意識"的課程框架,將其與心理教育相結合,並涉及生命教育和價值觀教育,力圖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激勵年輕一代健康成長。

郭亨傑教授於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中大樓

郭亨傑教授退休前在南京師範大學一直積極從事心理學相關教育教學工作,退休後本應享受天倫之樂和老年生活的他,卻在耄耋之年再次出發,將目光瞄準心理學的普及推廣和幫助年輕人健康成長。

郭亨傑教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國有難,必不能袖手旁觀"的深明大義,將一名學者真正的風骨展現得淋漓盡致,他是後輩學子、青年黨員的學習榜樣!

關注"南京師範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南京師範大學陽光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