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報刊 特色鮮明 影響廣泛 《撫安社區每日抗疫快訊》深入人心

《撫安社區每日抗疫快訊》深入人心

微信報刊 特色鮮明 影響廣泛 《撫安社區每日抗疫快訊》深入人心


堅守在撫順街道撫安社區疫情防控一線的同志們,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瀏覽由社區自主創建的微信報刊《撫安社區每日抗疫快訊》。自2月24日創建以來,《快訊》關注度直線上升,在同志們之間逐漸流行起來,其影響力越來越大。

這份被社區同志稱為“小小報”的《快訊》,以短小精煉著稱,每天採寫編輯,在社區抗疫微信群中刊發,適時推送到撫順街道公眾號。《快訊》以一幅圖、一句話,簡潔明瞭圖文並茂為主要形式,設立黨旗飄飄、社區風采、志願者行動、領導關懷、下沉幹部身影、今日數據、群眾點贊等板塊。意在通過這種“短平快”的手段,多視角、多方位地反映報導、記錄展現抗疫一線重點工作和同志們的戰“疫”風采。隨著一線同志和居民群眾的要求、抗疫形勢任務的需要,《快訊》所反映的內容不斷豐富,板塊不斷更新。


微信報刊 特色鮮明 影響廣泛 《撫安社區每日抗疫快訊》深入人心


“今日數據”板塊實時反映每日居民、車輛進出等情況,封閉卡口值守的同志以此為依據,結合防控要求,及時地調整人員和部署,指導居民根據需要安排個人出行,為群眾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緩解了人員和車輛聚集的問題。社區和參加疫情防控的人員,通過《快訊》就能及時瞭解掌握防控動態、工作重心,做到心中有數,結合任務和要求,以此指導本身的防控工作。《快訊》為社區工作人員、下沉幹部、志願者等互相“通氣”帶來了便利,同志們通過《快訊》及時瞭解大家的工作情況,相互參考、彼此借鑑、取長補短。“社區風采”、“志願者行動”、“下沉幹部身影”等板塊,第一時間反映防控一線同志們的工作狀態;不顧危險帶頭進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居住的樓道、不畏風雪嚴寒日夜堅守封閉卡點、細緻周到地為居民服務和熱心幫扶弱勢群眾等,一個個先進典型、一樁樁感人事蹟,迅速呈現在《快訊》上,讓大家學有榜樣,鼓舞了大家鬥志,提升了同志們的士氣。這種力量和影響自然輻射到了社區居民群眾之中,他們為這些同志們的奉獻、忘我的精神和鬥志所感動,撫安社區自覺配合防控工作、自願為社區和疫情防控提供幫助的居民越來越多。一線的同志在《快訊》上看到自己的身影,反映出自己的辛苦和貢獻、同志們的點贊和鼓勵,盡感欣慰,幹勁倍增。市、區和辦事處主要領導親臨一線檢查指導、關懷慰問,在“領導關懷”板塊上不斷出現,領導們的重要指示、一句句叮嚀囑咐,大家一目瞭然,牢記於心,以此相互鼓勵。


微信報刊 特色鮮明 影響廣泛 《撫安社區每日抗疫快訊》深入人心


《快訊》是由省文旅廳下沉幹部姜一平建議,撫順街道副主任張威主導創建的。然而就是這樣一份膾炙人口的微信報刊,創建之初卻陷入了窘境。一些同志認為疫情防控這麼吃緊、勞累辛苦,作為疫情防控兩大主陣地之一的社區,唯一的任務就是管控和為居民服務,力量應該投入到一線,不該弄這樣的“花架子”。一時間,很少有人提供線索、採寫和整理相關信息,《快訊》還辦不辦,兩難之間,張威副主任和撫安社區主任路妍經過研究決定,《快訊》不僅要辦下去,而且一定要辦好。在耐心做好大家工作、反覆闡明其作用和意義的同時,採取了相應硬性的措施。一是指定專人負責採集、編輯;二是要求全體同志人人關注參與,隨時收集、提供線索,並規定必須完成任務;三是一名領導統籌主管,認真督導。由此,《快訊》不斷完善,越辦越好,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認可,把大家的心連在了一起,逐漸成為撫安社區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品牌和力量。

不僅如此,隨著《快訊》二十多天來每日連續的刊發,其作用也在不斷地拓展。《快訊》就像一本日記,記載著社區疫情防控的點點滴滴,重大事項、政府通告、主要任務、領導指示要求,其重點內容和時間節點等等,在《快訊》上都有體現,查找快速便捷,利於指導、調整工作。《快訊》創建的時間雖然不長,卻已成為撫安社區疫情防控的資料庫。

《撫安社區每日戰疫快訊》創建、刊發的作用和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更加顯現、更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