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愛因斯坦是被捧出來的天才

愛因斯坦小時候,在別人眼裡,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3歲還不太會說話,到了6歲表達能力還是很差,一方面是因為

他不太喜歡說話,另一方面則因為他總是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指南針為什麼總是指向南方?什麼是時間?什麼是空間?別人都以為他是個傻子。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有一次,他的母親帶他去郊外遊玩,別人家的孩子在野外都是活蹦亂跳,撒歡奔跑,可是愛因斯坦卻一個人坐在河邊默默的凝視著湖面。

這個時候,旁邊的親友就問愛因斯坦的母親:“愛因斯坦為什麼總是一個人對著湖面發呆?是不是精神有問題啊?不如趁早帶他去醫院檢查檢查。”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聽到這樣的話,愛因斯坦的母親並沒有去質疑自己的兒子,而是很自信的對他們說:“我兒子沒有任何毛病,他不是在發呆,而是在沉思,在想問題,他將來一定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學教授。

不止這一次,愛因斯坦的母親一直以來都表現出一個母親對於孩子的那種堅定的信心與摯愛之情,也正是這份欣賞、這份關愛,讓小愛因斯坦的天賦得以發展,未被不理解之聲埋沒。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愛因斯坦的母親教育孩子的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認為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後來的事實證明,愛因斯坦在這種認可下不斷成長,直至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教授曾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

他在一所小學隨機挑選了幾名學生做智力測驗。測試結束後,他告訴老師,這些孩子都非常聰明,以後肯定有所成就。

8個月後,當羅森塔再回到這所學校對名單上的幾名孩子進行測試。他發現,這些孩子的成績普遍比第一次進步很多,老師對他們的評價也都很好。

其實這些學生都是羅森塔隨機選出來的,但是老師得到他的信息後,開始對這些學生有了較高的期望和積極正面的評價。

這些學生受到老師的正面關注、積極暗示,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慢慢開始往好的方向發展。

這個實驗也說明了,教育孩子,積極暗示往往比其他方式更有效。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這一效應表明:

一個孩子能否成為天才,取決於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一樣愛他、教育他。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心理學家說,暗示是指通過

語言、手勢、表情等施加心理影響的過程,暗示的結果是使受暗示的人在心境、情緒、興趣、意志方面發生變化。暗示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暗”,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稚嫩的心靈。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1、學會對別人說“我的孩子真行”

孩子也好面子,父母在與別人談及孩子時,千萬不能“謙虛”,而是應當將孩子好的一面“驕傲地”展示給別人。例如,你可以告訴別人:“我家孩子今天又得了一朵小紅花了”“我家孩子很懂得孝敬老人,有好吃的總是讓爺爺奶奶先吃”等等。

儘管這些話不是直接對孩子說的,但孩子聽在耳裡,記在心上。他們就會在父母的這種積極的暗示下,將父母的話作為自己的行為標準來作出進一步的努力。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2、藉助神態表情肯定孩子

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時,給孩子讚賞、肯定的眼神,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愉悅;孩子遇到挫折時,給孩子鼓勵、安慰、愛撫的目光,讓孩子感受到勇氣和力量。這些飽含情感和愛的積極暗示,能對孩子產生更大的影響。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3、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典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時刻影響著孩子,為孩子所效仿。家長自覺排隊,用行為暗示孩子,插隊的人是不受歡迎的;在公共場所不隨地亂丟果皮紙屑,也會讓孩子學會自覺把垃圾丟到垃圾桶裡。家長良好的行為舉止都在無形中暗示孩子正確的道德、行為規範。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這些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對孩子起到積極正面的影響。

當然,除了心理暗示,我們也可以通過書籍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習慣,讓孩子從小就做最好的自己。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孩子可以學習不少英語知識,所以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向愛因斯坦的母親學習: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捧出”更優秀的孩子

10冊不過是38.5元,平均下來一本也就是4元不到,不過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家長不妨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