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鹿之戰後章邯擁兵20萬,為何不自立門戶,而是選擇投降?

  說起秦將章邯,恐怕大家都有所耳聞。在名將如雲的秦朝,章邯本來是沒什麼出頭之日。但隨著老一代將領的沒落,秦朝軍隊中開始後繼無人。尤其是在秦二世上臺後,聽信趙高的話對王公大臣大加殺戮,秦朝可用之將就更為稀少了。在這種情況下,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秦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章邯就是在此時橫空出世,力挽狂瀾,成為秦朝最後一員大將。

鉅鹿之戰後章邯擁兵20萬,為何不自立門戶,而是選擇投降?

  當陳勝派去的周文帶著幾十萬大軍到達戲水時,秦二世極為恐慌。他忙問群臣:“怎麼辦?怎麼辦?”平時溜鬚拍馬的官員們,此時鴉雀無聲。只有少府章邯提出一個建議:釋放驪山刑徒,發給他們武器抵抗陳勝吳廣的軍隊。秦二世死馬當成活馬醫,便聽取了章邯的建議。而章邯也正是從這時迎來了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他先是率著臨時拼湊成的大軍擊敗了周文的數十萬大軍,然後又破齊楚聯軍,擊敗聯軍統帥項梁。之後他屢戰屢勝,殺李歸、破鄧說、敗伍徐、斬蔡賜、降宋留,逼迫陳勝逃至城父。陳勝命張賀出戰章邯,張賀也不幸戰死,嚇得陳勝再不敢與章邯對戰。後來陳勝被車伕莊賈殺死,張楚政權也隨之瓦解。

鉅鹿之戰後章邯擁兵20萬,為何不自立門戶,而是選擇投降?

  當他在定陶斬殺項梁後,認為楚地餘眾不足為患,便開始渡過黃河,北上攻打趙國。沒想到擁兵20多萬的章邯,卻在鉅鹿之戰中被只有幾萬人馬的項羽給打敗。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章邯投靠了項羽。項羽滅亡秦朝後分封天下諸侯,章邯被封為雍王。而章邯當初手下20多萬人,則在前往咸陽的途中被項羽坑殺。

  很多人感到不理解,即使在鉅鹿之戰中章邯敗了,但他手中也還有20多萬的大軍。比起項羽和諸侯聯軍來,數量多的不是一星半點。他為何不像其他諸侯一樣自立為王,而是選擇投降項羽呢?這其中就涉及到幾方面的因素了。首先,章邯當時所處的形勢不利,無法逃生。雖然章邯有20多萬大軍,但當時在鉅鹿戰場上,他北有趙、齊、燕等諸侯聯軍,南有項羽的楚軍,西有攻佔了河內郡的司馬卬和攻佔了河南縣的申陽。加之劉邦、吳芮等人的部下已經攻破武關,切斷了他的糧草,所以他此時除了投降別無它路。

鉅鹿之戰後章邯擁兵20萬,為何不自立門戶,而是選擇投降?

  ​其次,趙高的逼迫。趙高為了獨掌秦朝大權,害死了丞相李斯。章邯也被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拔之而後快。秦軍退卻時,秦二世派人責問章邯。章邯恐懼,便派長史司馬欣前去請示。結果司馬欣不僅沒見到秦二世,就連趙高都沒見到,後來還被趙高派人追殺。回來後,他便遊說章邯投靠項羽。如果章邯自立為王,先不說項羽和諸侯聯軍的攻打,就趙高便能把他弄個半死。失去了秦朝的補給,章邯20萬大軍將寸步難行。

  最後,章邯的忠君思想,以及他沒有稱王的資格。在陳勝、吳廣起義前,幾乎沒有普通百姓敢覬覦王位。而覬覦王位的陳勝、吳廣,也被章邯所殺。如果章邯自立為王,豈不是打了自己的臉?而且,在項羽分封諸侯前,各國稱王的基本都是六國的王室後裔,即便強如項羽,也不敢在楚懷王面前自稱楚王。而秦國當時秦二世尚在,章邯又有何資格稱王?他稱王后又該去何處落腳呢?所以他最終只好選擇投降項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