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和比較《哈利·波特》《魔戒》《冰與火之歌》這三部小說?

尹小昔


三者都是奇幻魔幻類小說的巔峰之作,但各自的主題和側重點有所不同。比如《冰火》核心體現的是人性的掙扎,其中穿雜著權謀,變革,救贖等,但它是三部中最“低魔”的小說,主角大部分幾乎都是不會魔法的,而《哈利波特》《魔戒》其中的人物魔幻元素明顯多的多。《哈利波特》“善與惡”鬥爭的主題貫穿始終,其中又帶有成長,種族主義的探討。《魔戒》則開啟了此類小說的先河,以二元對立的方式討論了人類世界中的一些問題。三者各有千秋。


好吐槽的80後老大爺


我和大家的看法不一樣,要看你從哪個角度去學習。實際上,《冰火》、《魔戒》、《哈利波特》裡藍思指數最低的恰恰是《冰火》,遣詞造句最簡單的也是《冰火》(基本都是四五個單詞的短句,而羅琳可以連續用五六個連詞輕鬆帶出四五十個單詞為一句),之所以大家會排《冰火》最高,大概是先貼了標籤,造成心理誤導罷了(醫學上沒患病而懷疑患病的,醫生給了他一顆澱粉騙他是藥就感覺好多了就是這個道理)。剩下《魔戒》和《哈利波特》,藍思指數差不多,《魔戒》的單詞多集中在術語上(甚至是所謂“精靈語”),屬於非文學語言,而《哈利波特》運用的是古典文學語言,重在塑造人物,更具有文學價值。所以,從文學上看,讀《哈利波特》最好,事實上高校英語系的《英美文學賞析》教材裡,有的版本就會選《哈利波特》,不太會選《魔戒》,絕無任何可能選沒有文學修辭價值的《冰火》。歐美一些泰斗級別的文學教授,如特里伊格爾頓在《文學名著閱讀指南》、托馬斯福斯特在《如何理解偉大文學作品》裡都會選擇論述《哈利波特》而不會選擇《冰火》。普通人根據成人消遣讀物的標準判定文學深淺是不靠譜的,《夏洛的網》按這個標準肯定會被誤以為不及《冰火》十分之一,但就算看起來最簡單的《夏洛的網》也在文學標準的深刻上把《冰火》碾成粉末。所以,最後的建議,想學文學想學作家遣詞造句,首選《哈利波特》,次選《魔戒》,墊底《冰火》。如果是抱著讀消遣小說的目的,請隨意,各憑所好就行了。


理想的茄子



三部小說都在描寫善和美,但風格不同。哈利波特中,善是日常校園裡一點點的沉澱,在魁地奇比賽和少年們青春心事的間隙裡,善與美都是平凡的,卻又不可輕侮。指環王中,善是遠古神話中縹緲的歌謠,是創世的光,是終結的意義,在永生的歌唱和永恆的放逐裡,善與美是純粹的,是對善與惡的神聖戰爭中那一日終將來臨的預言。而冰與火之歌中,善在現實世界鮮血淋漓的鐵則裡掙扎,在這個世界裡善需要付出代價,奈德的頸血染紅作品的底色;美也未必永存,森林之子在生存競爭裡失敗,大地的歌者最後歌唱的是自己的滅絕。但正因為現實殘酷,所以那些對善與美的堅持才帶著百死無悔的悲壯,而格外動人。當長夜到來,凜冬已至,大雪降下,冷風吹起,獨行狼死,群聚狼生,到那時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那些絞盡腦汁的陰險權謀如此沒有意義,而人類發明善與信念,最初是因為只有善和信念才能讓族群作為整體生存下去。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冰與火之歌中設置了“異鬼”這樣一種超越一切人類邪惡的天災,因為也許到了人類作為整體都走向滅絕的邊緣的時候,我們才能意識到,善不是愚蠢,而是一種最簡單和質樸的生存方式,而越簡單和質樸的東西就越堅實。嘲笑善良的人不懂世界殘酷的人,其實是不懂得真正的殘酷。當真正殘酷的凜冬降臨,個體的利益乃至於存在都變得微不足道,只有那樣信奉著最簡單質樸的原則的人,才能保持握緊手中長劍的勇氣。而布蕾尼、奈德、跳入熊坑的詹姆…這些看似愚蠢的信念和勇氣,其實是這個無法掌握而又極度殘酷的世界裡人類存在下去的希望。

小火星影視


冰與火之歌這部作品,當你覺得這個人是主角的時候了,那麼下一步這個人就掛掉了,其它的兩個原著沒有讀過[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