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和比较《哈利·波特》《魔戒》《冰与火之歌》这三部小说?

尹小昔


三者都是奇幻魔幻类小说的巅峰之作,但各自的主题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冰火》核心体现的是人性的挣扎,其中穿杂着权谋,变革,救赎等,但它是三部中最“低魔”的小说,主角大部分几乎都是不会魔法的,而《哈利波特》《魔戒》其中的人物魔幻元素明显多的多。《哈利波特》“善与恶”斗争的主题贯穿始终,其中又带有成长,种族主义的探讨。《魔戒》则开启了此类小说的先河,以二元对立的方式讨论了人类世界中的一些问题。三者各有千秋。


好吐槽的80后老大爷


我和大家的看法不一样,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学习。实际上,《冰火》、《魔戒》、《哈利波特》里蓝思指数最低的恰恰是《冰火》,遣词造句最简单的也是《冰火》(基本都是四五个单词的短句,而罗琳可以连续用五六个连词轻松带出四五十个单词为一句),之所以大家会排《冰火》最高,大概是先贴了标签,造成心理误导罢了(医学上没患病而怀疑患病的,医生给了他一颗淀粉骗他是药就感觉好多了就是这个道理)。剩下《魔戒》和《哈利波特》,蓝思指数差不多,《魔戒》的单词多集中在术语上(甚至是所谓“精灵语”),属于非文学语言,而《哈利波特》运用的是古典文学语言,重在塑造人物,更具有文学价值。所以,从文学上看,读《哈利波特》最好,事实上高校英语系的《英美文学赏析》教材里,有的版本就会选《哈利波特》,不太会选《魔戒》,绝无任何可能选没有文学修辞价值的《冰火》。欧美一些泰斗级别的文学教授,如特里伊格尔顿在《文学名著阅读指南》、托马斯福斯特在《如何理解伟大文学作品》里都会选择论述《哈利波特》而不会选择《冰火》。普通人根据成人消遣读物的标准判定文学深浅是不靠谱的,《夏洛的网》按这个标准肯定会被误以为不及《冰火》十分之一,但就算看起来最简单的《夏洛的网》也在文学标准的深刻上把《冰火》碾成粉末。所以,最后的建议,想学文学想学作家遣词造句,首选《哈利波特》,次选《魔戒》,垫底《冰火》。如果是抱着读消遣小说的目的,请随意,各凭所好就行了。


理想的茄子



三部小说都在描写善和美,但风格不同。哈利波特中,善是日常校园里一点点的沉淀,在魁地奇比赛和少年们青春心事的间隙里,善与美都是平凡的,却又不可轻侮。指环王中,善是远古神话中缥缈的歌谣,是创世的光,是终结的意义,在永生的歌唱和永恒的放逐里,善与美是纯粹的,是对善与恶的神圣战争中那一日终将来临的预言。而冰与火之歌中,善在现实世界鲜血淋漓的铁则里挣扎,在这个世界里善需要付出代价,奈德的颈血染红作品的底色;美也未必永存,森林之子在生存竞争里失败,大地的歌者最后歌唱的是自己的灭绝。但正因为现实残酷,所以那些对善与美的坚持才带着百死无悔的悲壮,而格外动人。当长夜到来,凛冬已至,大雪降下,冷风吹起,独行狼死,群聚狼生,到那时我们才会发现,原来那些绞尽脑汁的阴险权谋如此没有意义,而人类发明善与信念,最初是因为只有善和信念才能让族群作为整体生存下去。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冰与火之歌中设置了“异鬼”这样一种超越一切人类邪恶的天灾,因为也许到了人类作为整体都走向灭绝的边缘的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善不是愚蠢,而是一种最简单和质朴的生存方式,而越简单和质朴的东西就越坚实。嘲笑善良的人不懂世界残酷的人,其实是不懂得真正的残酷。当真正残酷的凛冬降临,个体的利益乃至于存在都变得微不足道,只有那样信奉着最简单质朴的原则的人,才能保持握紧手中长剑的勇气。而布蕾尼、奈德、跳入熊坑的詹姆…这些看似愚蠢的信念和勇气,其实是这个无法掌握而又极度残酷的世界里人类存在下去的希望。

小火星影视


冰与火之歌这部作品,当你觉得这个人是主角的时候了,那么下一步这个人就挂掉了,其它的两个原著没有读过[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